如何看待现代自恋流行病

时间:2023-10-07 11:21:51 穿搭 我要投稿

  “每次打开‘朋友圈’,就看到一大波晒美颜自拍照的人,让人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怎么现在大家都那么自恋啊!”白领陈小姐时常抱怨道。如今,自恋的人随处可见,自拍只是其中一个表现,其他的“症状”还有:遇到镜子总要照照;大事小事都要写成日志放网上;无比渴望他人的赞美……

  许多人错把“自恋”当“自信”。自信是一种建立在客观评价上的自我相信,而自恋则是过分地自我陶醉,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古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那西斯,他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最后憔悴而死。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恋在中国正在流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一项涉及2.5万人,年龄范围为11岁到71岁的中国人自恋水平调查发现,国人普遍自恋,且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自恋,年轻人比中老年人更自恋,有钱的比没钱的更自恋,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自恋。研究者推测,近三十年来发生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巨变可能是导致国人趋于自恋的推手。

  具体说来,在个人层面上,每个人都会多少有一点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倾向,觉得自己比一般人更聪明、更漂亮、更优秀,这是无可厚非的。美国心理学家由此提出了自恋的自我调节模型:自恋者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希望从外界获得尽可能多的积极反馈,以维持富丽堂皇的自我形象。文化层次高的人,往往会通过良好的言谈举止来展现自己;但一些饱受快餐文化、拜金文化影响的国人,更愿意通过打扮、自拍等不需要“费脑子”的行为表现自己。

  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开放让西方思潮涌入国内,其中就包括美国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强调自我欣赏的文化。那些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文学、音乐作品在国内备受推崇。

  中国现代自恋的流行又与传统文化有关。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童俊教授研究发现,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家庭中,弥漫着儒家文化道德观。“儒家人格”被一种需要依赖“天地君父”的沉重焦虑所支配,结果带来对“自我”的不确定感。而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焦虑、对权威过份依赖的恐惧感、对赞美的无限渴求,导致了这类人要用不断的“秀”来获得他人的认同。

  有了自恋的心理和社会根源,现代智能手机的发达为自恋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现在人们只需打开手机相机,按下拍照键,用软件修图,不到一分钟就能将“美美”的自己展现给大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称,手机确实使人越来越自恋。

  科学家发现,自恋的人通常具有虚荣、脆弱、自我中心、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攻击性强等缺点。如果自恋到病态程度,那就会发展成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常常因傲慢无理、嫉妒心强、人缘差而陷入工作和生活的困境。

  要矫正这种毛病,首先要通过对过往行为的回忆和同他人比较中逐步客观地认识自己,知道无理由地认为自己优越是一种自我欺骗。然后要从小事做起,如多帮助他人、赞美他人,来修正以自我中心的行事方式,培养互惠互利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家庭方面,父母要在教育中避免溺爱孩子、夸大孩子优点、忽视缺点,要多让孩子自然地去呈现自己,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和承担责任,才不至于长大后陷在“我很优秀,你们都不如我”的幻想里。

【如何看待现代自恋流行病】相关文章:

如何看待孩子发热09-19

如何看待男人婚后出轨08-26

如何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09-17

如何看待师生恋09-10

如何看待裸婚时代09-19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说谎?09-22

如何看待同性恋群体08-14

如何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08-05

十二星座如何看待暧昧感情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