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

时间:2024-06-30 09:41:42 美容 我要投稿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护理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论文锦集15篇

护理论文1

  关键词:劲松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规范管理

  高血压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老年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以及低控制率的特点[1],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针对高血压患者给予有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对预防控制高血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规范化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起到一定防控作用,但长期管理效果并不理想[2]。自我管理模式能够弥补规范管理中的不足,能够在短期内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效果显著。北京劲松社区在20xx年2月-20xx年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80例,分别给予自我管理与规范管理、常规管理,现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xx年2月-20xx年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男54例,女36例,年龄29~93岁,平均(67.0±9.8)岁;观察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39~90岁,平均(66.5±9.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①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方法。在社区居委会干部协助下,组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组,选1例患者作为组长,主要负责活动场所选定、血压计以及小黑板等活动必备物品的配置,并协助指定一位医务人员辅助管理,提供咨询指导服务。观察组自我管理方法具体包括:给每位小组社区成员发放高血压自我管理相关书籍,社区的卫生服务站可以向小组成员提供免费测量血压以及相关健康咨询服务,高血压患者可以根据自我管理方面的书籍,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高血压控制行动计划,记录好近期的运动、服药、饮食等情况,设定血压控制目标,制定降压药物服用时间、血压测量时间等,自己的健康行为自己规范,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②对照组给予规范管理。根据《北京市社区慢性病管理手册》中的规范管理内容[3],对高血压患者给予风险度评估,按照以医务人员为主要引导的宣传方式给予规范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办高血压健康宣传讲座,定期更换社区内健康教育宣传栏,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认识,提供免费的血压测量等。观察指标: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经过不同管理模式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干预前后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测量患者血压,数据收集完成之后对比、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经过不同方法管理,观察组在干预前后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经过不同方法管理,观察组在干预前后血压水平与控制率变化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加上生活、饮食习惯的不规律,高血压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三高(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低(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以及低控制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4,5]。对高血压患者给予有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对预防、控制高血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规范化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起到一定防控作用,但长期管理效果不够理想。自我管理和规范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自我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医患之间的交流关系,能够帮助患者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健康教育引导,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6]。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管理,观察组在干预前后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水平与控制率变化以及行为改变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能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晓,赵秋利,李金秀,等.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30(20):5-8.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xx[J].中华高血压杂志,20xx,26(8):8.

  [3]刘静,谢波.我国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xx,9(21):13-15.

  [4]吴蕴华,张金玲,孙源樵.上海市闵行区233名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上海预防医学,20xx,22(5):242-243.

  [5]张蓉,孙芸.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31(4):27-30.

  [6]范春花.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误区的质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xx,43(4):453-455.

护理论文2

  想要写好护理专业的论文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大家不妨多看看范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护理专业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培养

  摘 要:做好医疗事业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事业,这项事业的主要后备力量就是护生,而决定护生能否做好以后的护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护理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形成过程中的职业道德,然而在现在的大多中职卫校当中对于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存在一些理由,一些教育内容流于形式,不能与实际相结合,严重违背了中职护理专业护生培养的要求,在教育的方式上也只是注重灌输式教育,课堂气氛过于呆板,学生并不能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本文从中职护理专业护生的特点出发,结合在职业道德培养当中存在的不足,对如何优化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培养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 护生 职业道德培养 优化措施

  为社会输送大量医疗服务行业一线人才的主要基地是中职卫校,其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能够适应该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越拉越多的医院已经从过去的公益事业转变为盈利事业,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也转变为服务与消费的关系,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支撑,而护患关系往往决定了医患关系,可见对护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护理专业护生的特点

  现在大多数中专护理专业护生为90后独生子女,还有就是大多数护理专业都是女生,由于都是在家里的呵护下成长的,从小优越感就比较强,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这就造成了在平常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去应对,在学习一些医学知识时常常会形成压力,使得整体的素质就出就比较差。可以用青涩、多变、可塑来形容这个年纪的学生,青涩主要是指他们的情绪不够稳定,多变主要是指性格比较容易受到影响,可塑是指学生也容易被引导,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就需要循序渐进,缓慢进行的教育方式。

  二、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在目前的中职护理专业职业道德培养中存在一些理由,一些教育内容流于形式,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具体表现如下:

  1.对护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缺乏重视。一些中专院校对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足够重视,觉得在学校期间没必要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等工作后也可以继续培养,使得现在护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目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了学生在选择工作时,非常看重工作的地区以及提供的工资和工作时间,很多毕业生都选择留在一些大城市,造成了一些岗位应聘人数多,一些岗位冷清的局面。还有就是造成了上岗后不够敬业,奉献意识不够,过于逐利,这都是因为在校期间对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缺乏重视的理由。

  2.职业道德教师自身的素质不够。一些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薄弱,不能满足现在职业道德的工作要求。首先,教师大都不是专业的,非专业教师居多。第二是与其他学科相比, 职业道德教师更少的机会去参加职业道德实践,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并不多。第三是缺乏对护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入研究。第四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概念是相对落后, 教育护生时缺乏 、平等和尊重。第五是一些教师缺乏耐心,不去主动地关心护生。

  3.社会上对中职护理职业缺乏认同感。我们的专业护理教育起步较晚,起点低,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理解护理教育的重要性不够全面, 从而使被动接受中等护理教育的人相对其他专业多。一些学生因为高考失败才选择到中等职业护理专业学习,而不是主观上想去学习护理专业。

  4.中职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存在局限。教材上虽然指出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足够的实例来说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可以说知识一些口号式内容,还有就是教材缺乏针对性,由于护理专业护生以后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关乎人的健康理由,并不是像其他行业一样面对的是商品,所以就需要严谨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然而现在的.教材适用于很多专业,对护理专业的针对性不强。

  三、如何优化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策略

  针对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的理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地措施来优化职业道德培养策略。

  1.加大对中职护理专业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职业道德教育引起重视,多举一些职业道德素质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事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言传身教,中职的护生正处于没有形 生观和价值观的年纪,在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职业道德引起重视,那么学生也会对职业道德引起重视,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2.提高中职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以适应现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和学生多变的性格,对教师要进行再教育,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定期参加教育培训,在平常的教学时要多注重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对患者负责的工作责任感。

  3.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学医和做人紧密相连,护士走进教室的第一课就是应该培养一种爱心,学生在进行教育实践时要进入医院进行餐馆和走访,使护士能够对医院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医院进行临床实践的,在实践中可以发展服务的意识,可以学到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培养一个充满爱心的自己,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4.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氛围。社会氛围对护士职业道德培训的有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对护士的职业道德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利的环境会对护生的职业道德产生负面影响,良好的氛围会在潜意识中提高护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顾冬梅,俞杰,沈红五.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护理本科生实习成绩影响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xx(03)

  [2] 徐萍,罗金艳,项颖卿.高职院校护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与策略[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xx(09)

  [3] 李霞,黄丽萍.浅谈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 20xx(01)

  [4] 陈斯祁,郭志芹.强化高职高专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xx(04)

  [5]彭德金.高职院校《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内容的处理策略[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xx(03)

  [6]穆桂斌,张春辉.大学教师人格特质、职业认同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xx(05)

  作者简介:赵至国,男,出生年月:1981、2,籍贯:青岛胶州里岔,学校:青岛第二卫生学校,研究方向 :解剖学老师。

护理论文3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住院的患者103例,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从心理到身体均给予最佳护理,一段时间后给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回收后计算满意率。结果经过优质护理后,非常满意61(59.22%);满意32(31.07%);不满意10(9.71%);满意度90.29%。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缩短了他们恢复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改善了他们在医院的生活质量,疗效明显,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康复训练;骨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是指以患者为中心,把基础护理作为护理的主要工作,全面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把护理工作落到实处[1]。20xx年1月至20xx年4月我院在骨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很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1月至20xx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03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1例,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42岁。所有患者除了骨科疾病,其他方面均良好。

  1.2护理方法

  1.2.1入院护理: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患者,护送至床前,妥善安置并通知医师。主动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治疗医师、管床的护士以及疗区的护士长,介绍该病治疗方案与治疗时间等。

  1.2.2心理护理:患者在医院都会感到孤独,害怕,再加上是骨科疾病难免会有生活上的不方便,这些就更容易使他们产生恐惧、无助等负面心理。①术前心理干预。患者在术前一般会有害怕手术效果不好,手术费用过多,今后可能丧失劳动能力等担忧,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此时,一定要主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热情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理解,耐心的对患者提出的疑虑进行解答,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尽快接受治疗,以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②术后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手术的结果,告知其术后锻炼对于恢复手部能力的重要性,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担忧,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自主锻炼的依从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2.3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①变被动为主动:以前患者输液时大多是等待患者的呼叫铃声响了,再去更换输液,这样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采取优质护理服务以后,护理人员开始主动输液、换液和加药,并且增加了对输液患者的巡视次数。②生活上关心:询问睡眠情况、对于不方便的的患者进行辅助口腔护理,对于病重病危的病室需要保留廊灯,便于观察患者的.情况,适当关闭门窗,注意温差变化。

  1.2.4疾病护理:骨科的患者大多是身体上的创伤,疼痛是在所难免的,减轻他们的疼痛对身体和心理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要根据患者的疾病身体特点设计方案,除了给予一定的止痛药外,还要通过一些物理止痛方法进行护理,冷热敷,按摩等等[2]。除此之外,还要密切留意患者的病情和各项检查指标,来帮助他们关注疾病发展恢复状况。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病情特点、不同的身体状况,查房时要根据各自的体征着重巡视,并认真做好记录。如果有任何问题、特殊情况发生都要及时与医师沟通,尽早处理,以免耽误病情。如果患者有任何疑虑,也要积极回答,解决他们的疑虑,若无法解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平时做好基础和生活方面的护理,由于可能会长期躺卧于病床之上,有产生压疮、静脉栓的可能性,要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的防范措施,并保证周边环境的通畅,防止磕碰发生。

  1.2.5康复训练:加强对患者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指导是骨折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患者在手术后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肌肉、软组织、骨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于促进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这是骨科患者恢复功能的重中之重。应当为骨科患者设计锻炼计划使患者早日康复。

  1.3评定方法:护理满意度内容,有工作责任心、术后护理、服务态度、业务熟练四项内容,每项评分是25分,得分<70分为不满意,70~89分为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2]。

  2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后,非常满意61(59.22%);满意32(31.07%);不满意10(9.71%);满意度90.29%。

  3小结

  临床护理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一门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临床护理是维护人类身心健康与促进人的身心疾病康复的工作,责任重大,要不断地完善与创新。要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转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中的是采取“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综合的护理护理方案,每一个护士即能独立管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凸显出来,工作的主动性更高了,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要求以人为中心,做到合理化用人,充分发挥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达到人力资源效益发挥的最大化。本文通过改善医院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情感管理、设立护理人员明确的奖惩制度等方面进行护理管理,不断为护理人员提供舒适、愉悦的工作环境,及时与患者沟通,同时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本文从通过改善医院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情感管理、设立护理人员明确的奖惩制度等方面全面评估,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因此,优质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桂荣.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临床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xx,8(6):628-629.

  [2]武香丽.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xx,31(18):151.

护理论文4

  【摘要】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为我国护士行业准入考试,同时它也是评价考试人员是否符合护理职业要求。由于护士资格考试制度在近年来不断改善,从而使得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科目不断增多,不仅考试题目的难度增加了,还使护理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以护士执业为研究主题,主要对其资格考试制度改革以及护理教育发展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护理教育;发展研究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士行业的准入考试,这种考试也是对护士执业专业知识技能的一种质量检验和反馈,同时也是衡量护理专业教育水平的公认标准[1]。鉴于护理专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性,护理教育已经给予这项考试更多关注,不断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使其与国际接轨,从而使得护士资格考试更具标准化和严肃性。

  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改革

  1.1偏向实践能力的考察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过程中注重实习,偏向对学生实践能力考察[2]。比如积极研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从而发现要提高学生对实习的重视就要加强对实习单位的考察,及时和实习单位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保持密切联系,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了护理学复习计划,合理的安排临床实践以及护理学理论知识,更好的满足考试大纲需求。同时实习医院定期开展护理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竞赛,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2针对护理工作需要的知识

  要求学生将基础的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比如要求学生掌握对特殊疾病患者的专业护理,如:昏迷患者,及时做好口腔护理,并为患者翻身擦背;及时更换被褥;鼓励儿童勤洗手,将房间温度控制在25℃左右[3]。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洗头,水温控制在40°左右,时刻注意这类患者的体温以及脉搏,进行定时测量。

  1.3重视细节,减少大原则的考察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涉及到的学科从护理学专科改为全能,更加注重护理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了健康教育和护理问题这两项内容,注重突出疾病预防实践操作[4]。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能力,以此方式提高了考试内容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护理教育工作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重视细节教育,减少大原则考察,从而有效提高了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

  1.4减少危重症与少见疾病的内容

  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增加了护理实践内容,比如特殊患者护理,心理健康护理,适当减少了危重症以及少见病症方面内容,注重对护理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有助于护理学生积累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考试内容以生活中常见疾病为主,从而不仅提高学生对护理教育内容的认同感,还提升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5减少基础学科的比重

  将原来四门考试内容整合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这两门,同时增加了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法规、人际沟通等多项内容,减少了基础学科比重,注重培养护理学生多方面技能。

  1.6题型分布的变化

  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过程中实现了对考试题型分布的调整,增加了临床病例方面的考试题目,不断提高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临床病例实际结合程度,从而增强了考试题目实用性。

  2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2.1贴近资格考试的变化,跟随考试大纲

  2.1.1考试内容编排变化

  比如在护理教育发展中主要存在考试内容编排形式的变化,在20xx年,护理教育管理部门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学科改为系统,同时制定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指导意见》已经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实现了对护理学专业知识内容的有效整合[5],在过去的资格考试中主要有:护理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理论知识,经过整合后,其考试内容重点体现在新生儿疾病护理、生殖系统疾病护理、肿瘤患者疾病护理等知识,突出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细化。

  2.1.2涉及学科的变化

  比如在20xx年新增了护理伦理以及中医护理,人际交流等多项人文学科的内容,由此看来,在20xx年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中更为突出专业工作人员对护理学人文素养方面的考查。

  2.1.3考试大纲更具抽象化

  例如在20xx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中不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临床护理相关经验,必须具备一定临床处理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着重强调了学生临床问题实际解决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考试大纲更加贴近护理教育实践[6]。但是这对护理实习生来说具有很大难度,必须要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掌握专业的护理学内容。

  2.2更新教学理念,引入数字化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护理教育过程中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同时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需求,并将学生作为护理教育工作中的主导部分,将护理学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护理实践,从而实现一体化护理教学。

  2.3针对护理学生特点,改进教学辅导方法

  由于护理教育区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水平,就必须及时针对护理学生自身特点,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教育方式[7]。比如某护理教育人员及时打破了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通过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技术来丰富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拒绝填鸭架式的教育方式,同时大力提倡将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护理教育观念,并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了情境化、角色扮演法、理论实践一体化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积极鼓励学生在教中做,在做中学,同时以小组为单元,不断加强小组探讨,要求学生积极讨论在护理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以及重点,以此寻找问题解决方法。另外针对学生专业技能,选拔了一些表现较好的学生参加护理技能竞赛,从而成功营造了技能成才的和谐氛围,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在公平竞争中正确认识自己,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有效促进护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

  2.4着眼整体原则,深入细节内容

  为了使护理学生所学内容得到很好的运用,需要将护理教学内容细化到各个知识点,比如为了能够全面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要求,某护理教育人员将其考试内容及时分解到各个学科中,实现了知识点有效分解,充分体现护理教学内容的精细化,同时还保证了考试内容全面覆盖,以此更好的满足了大纲考试改革要求,积极促进了护理教育工作的稳定进行。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知识技能,还为护理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结束语

  随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在护理教育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将学生为教学主体,鼓励学生在学中做,教中学,通过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护理教育内容和实际岗位需求的适应性,并对教学内容作出适当调整,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效结合起来,这对护理学生未来发展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娟.护士执业考试改革与高职护理教育对策[J].长江丛刊,20xx,3(12):231.

  [2]万钰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版),20xx,2(3):212.

  [3]胡志英.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谈当前护理教学改革[C].第九届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20xx:45-58.

  [4]胡志英,汪静,赵悦.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论当前护理教学改革[J].包头医学院学报,20xx,32(5):138-139.

  [5]赵露露.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谈当前护理教学改革[J].才智,20xx,16(10):23.

  [6]郑恒,汤之明,张少华,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xx,32(3):420-424.

  [7]李长宁.我国卫生人员结构与规模供需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xx:128-135.

  [8]王吉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体系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xx,14(2):119-123.

护理论文5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xx年1月至xx年10月,笔者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男72例,女34例,年龄18~82岁,平均50岁,胃、十二指肠溃疡56例,肝硬化20例,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20例,胃癌4例,胆道出血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

  2抢救处理

  在抢救患者时,护士必须保持冷静,头脑清醒,动作敏捷、熟练,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

  2.1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选择大号针头,血管宜避开关节,不易滑动,以利快速补液输血。遵医嘱立即为患者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准备。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血细胞比容;吸氧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适当用镇静剂,以免因患者紧张,引起更大量的出血。

  2.2积极止血: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或执行止血措施。①如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取的止血措施是胃内灌注冷生理盐水,收缩胃血管,减少胃粘膜血液量。采用灌注和吸出同时进行的方法,不但能协助止血,还能观察出血是否停止。②胃内灌注经稀释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壁小血管的a受体,使其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③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生长抑素。

  2.3内镜治疗:内镜治疗的有效方法包括溃疡内注入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加1%polidocanol(硬化剂)、乙醇等,或热探针烧烙术,单电极电烙术或yag激光。第一次治疗失败后,常可重复一次,增加成功率[1]。

  2.4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如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患者除应用止血药治疗外,必要时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插管时应向患者解释置放气囊导管是抢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以取得患者密切配合,争取时间,配合医生尽快插管成功,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3加强观察

  3.1正确估计失血量:一般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10ml;柏油样大便提示出血量在50~80ml;胃内积血量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般失血量在400ml以上时,才有循环系统失代偿的现象。因此可根据症状、脉搏、血压、血红蛋白浓度等估计出血的程度。轻度出血:患者有头晕、乏力。估计出血量约占总血容量10%以下(小于400ml);中度出血:病人有面包苍白、烦躁、心悸、口渴、尿少等症状,脉搏100次/min左右,收缩压降至90~100mmhg,血红蛋白70~100g/l,估计出血量约占总血容量20%(1000ml左右);重度出血:患者除有面色、口唇苍白外,还有休克症状,脉搏细速、出冷汗、甚至无尿等。脉搏大于120次/min,收缩低于80mmhg,血红蛋白低于70g/l,估计出血量占总血容量30%(大于1500ml)[2]。

  3.2排除非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①口咽、鼻腔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拔牙而咽下血液引起的呕血与黑便。②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等导致的出血。③进食动物血引起黑便。④口服含铋剂或炭粉、中药等均可出现黑便,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

  3.3病情观察: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大出血应用升压药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出血量、血压等,一般15~30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根据血压情况,调节补液及升压药的速度,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吸氧。②注意观察患者休克状态有无改善,如患者面色逐渐转为红润,皮肤温暖,出汗停止,血压上升,则提示好转。③注意观察尿量,出现少尿或无尿者,则高度提示周围循环不足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故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有休克时留置尿管,测量每小时尿量,应保持尿量>30ml/h。④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大便潜血试验,以了解贫血情况,判断出血是否停止。⑤应结合患者的原发病进行全面的病情观察,如因胃粘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者,应观察是否伴有腹痛,有无胃穿孔等。⑥注意观察呕吐物,大便的性质、颜色、量、次数等,做好记录及床边、书面交班。

  3.4出血是否停止或再出血的评估:患者出血后黑便持续时间受排便次数的影响,因此根据患者一般情况,排便状况,测量血压,心率等综合判断出血是否停止。下列情况提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治疗。①反复呕血,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或胃管抽吸液持续为血性。

  ②黑便持续存在,或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变成暗红色,伴肠鸣音活跃。

  ③经补充血容量后,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无明显改善,或暂时好转又恶化。下列患者易出现再出血现象,应密切观察①本次出血量大。②有多次大量出血史。③24h内反复大量出血。④呕血患者的再出血比单有黑便机会多。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⑥有明显动脉硬化的老年人。⑦病变处有隆起的小血管或红色小斑点等。一般认为一次出血后48h以上未再出血者,再出血的机会明显降低。

护理论文6

  摘要:本研究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在校选修护理伦理学、主动学习护理伦理方面知识、认为护理伦理重要的同学护理伦理得分较高,且它们也是护理伦理知识得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建议学校应转变授课方式,加大护理伦理方面的教学,使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并且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增加关于护理伦理方面的学生活动,伦理学教育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关键词:护理专业本科论文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护理已经由单纯的生理护理向整体护理拓展、从仅仅疾病观察护理及医院内临床护理向社区护理方向倾斜[1]。社会对医护工作期望值的日益增加、责任范围日趋扩大,使得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日趋复杂,包括护患双方在诊治和护理等活动中的行为关系,尤其包括了道德、利益乃至法律关系等,由于现在医患关系背景日趋严峻,护生有必要更好的具备护理伦理学的知识。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起于1983年,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且国内护理伦理学的教育重点多放在护理道德规范和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上,而对高职院校护理伦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研究尚少。护理学生是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者,对护生、社会的发展来说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水平都是极其必要的。本研究以苏州市某高职院校为例,对312名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护理伦理认知现状,比较其在实习前后有无区别,最终希望为学校的护理伦理教育提供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xx年6月-20xx年5月从护理专业专科大三实习学生中抽取3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护理专业专科大三实习学生。排除标准:实习时间<3个月以及失访的护生。

  (二)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护生的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专业态度等内容。2.自制《实习护生护理伦理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经预调查,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研究者参考MJT道德判断测验、DIT道德推论工具等相关道德测量工具并结合多个版本护理伦理学教材,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也邀请了从事护理学的专家对问卷进行修改。问卷内容包括了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学历等,也包括了临床护理伦理认知问卷:侧重知情同意、医疗保密、生命价值原则、医疗最优化。经过预调查,问卷的信度较高,克朗巴哈系数达到0.853。

  (三)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主要运用问卷现场调查法。于护生去实习前发放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并于护生实习12个月后发放护理伦理决策问卷。所有调查问卷由专人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实习护生一共发放问卷31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1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9%。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或方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学生的情况与护理伦理知识得分的关系。

  二、结果

  1.一般资料参与本研究的专科护生共310名,其中男17名,女293名;年龄21~24(22.04±0.23)岁;该批护生均分配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习;家庭所在地情况,123名学生来自于城镇,187名学生来自于农村。所有研究护生在调查中表示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243名。在校期间参加伦理学选修的有123名。

  2.实习前后专科护生伦理决策能力比较实习前后护生伦理基础知识得分情况见表1。综上可见,实习前护理伦理基础知识的得分低于实习后的得分。但是实习前后护理伦理的基础知识得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可见,各种特征分组下护生实习前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情况比较可见,性别、生源地和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校选修护理伦理学方面,参加选修的同学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较高,高于未选修护理伦理学的同学,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主动学习护理伦理方面知识,主动学习护理伦理的同学分数高于未主动学习的同学,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方面,认为护理伦理重要的同学相对护理伦理的分值也较高,且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由结果可见,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主动学习护理伦理学、在校选修护理伦理学的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综合来看,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的P值为0.000,最为显著。可见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非常重要,其次为在线选修护理伦理学、主动学习护理伦理学。

  三、讨论

  国外的护理伦理教育开展得较早,美国的护理伦理学始于18世纪早期,美国护理伦理学已成为护理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美国的人文课程在所有医学院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25%[2],已经自成一套以科学为基础的护理知识体系;且他们认为核心知识的第一项即为护理伦理学。我国护理伦理学的教育起步较晚,国内医学教育普遍对护理伦理学课程重视不够、偏重于伦理理论知识的讲解等,但是对护生护理伦理的培养、与护理行为密切结合的实践训练、在临床实际情况中如何有效的进行护理决策等方面均极为缺乏。而且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医疗工作中,医护关系已变为“并列-互补型”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也处于更为敏感的时期,对护生护理伦理方面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由结果可见,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护理伦理认知水平不高,表明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前护理伦理认知水平较低,护理伦理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峻,因此需要引起护理管理者、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并最终制定相应对策并付诸实施。根据本文结果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状况,建议护理教育部门应该更多的关注护理伦理教学,大力发展该方面的教育投入。学生在护理伦理方面认知水平较低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缺乏相关教育;

  2.学生还未接触临床护理工作,对临床中的护理伦理问题没有切身体会,不能对病人感同身受;

  3.学生对护理伦理方面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学校开设伦理课程数量本身有限,即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护理伦理学知识,却缺乏较为深刻的理解,对护理伦理问题的有关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对此,护理管理者需及时制订相应的对策,引起广大护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等部门应注重将护理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应该根据护生对各方面伦理认知水平掌握的不同程度而有所侧重,加强学生较弱环节的培养,重视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培养,学校及医院应重视护理伦理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多采用案例教学法,转变授课方式,采用PBL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可通过收集临床过程中护士遇到的各种伦理难题,组织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讨论,最终促进学生伦理水平的提高[4],并且学校应该加大护理伦理方面的教学。并且可以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增加关于护理伦理方面的活动,可以在校期间加强教育,除了在课堂授课中加强教育外,在其他方面的学生活动中,如日常团日活动中可以加强教育,如“授帽仪式”、“心理剧大赛”等都可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学校针对护生的伦理学教育必须将理论工作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应在整个医学教育阶段贯穿伦理学各个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本次研究表明,护生的护理伦理知识较低,实习前后改善不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其护理伦理认知水平,可以侧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护生进行护理伦理认知教育。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将临床与实践相结合,将护理伦理的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为护理伦理教育改革提供更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伍永慧,施雁.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xx,25(4):447-448.

  [2]崔妙玲,韦宇宁,杨连招.352名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xx,19(15):9-12.

  [3]白阳静,李宁,李晓玲.论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xx,23(7):1698-1699.

  [4]李春玉,金锦珍,崔仁善.35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xx,6(2):12-13.

  [5]费鸿.人文因素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J].高教学刊,20xx(05):32+34.

  [6]杜威,彭慧丹,季春元.浅析护理伦理教育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渗透[J].高教学刊,20xx(13):110-111.

护理论文7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精神科护理管理以满足精神科临床工作要求与精神病人需要,笔者结合本院工作实际认为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一是观念、理念具有导向作用,因此要把转变护士服务理念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去抓,要通过多形式教育使护理人员牢固树立“患者至上”的理念。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质量的保证。制度建设要着力抓好落实。三是要重视抓好护士长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四是要注重专科特色,重点抓好精神专科中“病人安全、心理护理、尊重病人、病人自我管理”的护理管理,以满足病人治疗康复的需要。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研究护理工作的特点,找出其规律性,并遵循医院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提高护理质量。精神病人因精神症状支配不能与现实环境保持一致,常发生伤害自身与他人的行为,因此精神科护理有其特殊性,不仅要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护理,更要为病人提供温馨的安全、心理护理,这就要求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教育、促护理观念转变

  理念是指导人们思考行为的价值取向与信念。护理理念是护理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信仰。让全体护理人员达成有助于病人健康恢复的共识和共同信念,是高标准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医院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院在转变护士服务理念方面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选派护理管理人员与护士到行风建设先进医院跟班学习,促观念转变。二是邀请南丁格尔奖的获得者等典型模范人物来院进行先进事迹报告,强化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的信念。三是组织护理人员深入开展“如果我是病人”、“如果我是病人家属”的大讨论,紧密结合护理人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换位思考。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使护理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得到加强,“患者至上”、“患者是衣食父母”、“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病人”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使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维护病人的权益成为全体护理人员的自觉行为,从而有效地融洽了护患关系。四是开展星级护士评比,完善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2.建章立制、着力抓好落实

  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工作职责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工作质量、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可靠保证。一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以及工作流程,如开放病房病人功能、放射检查、治疗流程封闭病房病人外出病房检查、治疗流程等,使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二是明确精神科临床各班的岗位职责,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相互支持。三是狠抓制度的落实,抓好经常性的评比检查,对查对制度、查房制度、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坚持周查月评,坚决杜绝有章不循的现象。四是病房的管理必须坚持做到“四化”“八字”(病房管理制度化、物品放置规格化、技术操作常规化、护理管理人性化。安静、整洁、舒适、安全)。五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让她们充分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并在执行中加深理解。六是护士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模范执行。

  3.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护士长在管理中的作用

  护士是第一线管理者,是护理队伍的骨干,是完成各项任务和实施实划的具体组织者和承担者,在护理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护士长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护理业务技术,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管理艺术。一是按照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选拔好护士长。二是教育护士长要忠诚于病人的利益,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三是引导护士长从忙乱的事务中摆脱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好护理管理上。即基础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管理,业务技术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继续教育管理等。四是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艺术水平。在工作中能妥善处理好上级与下级、医与护、护与护、护与患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做到以德感人,以情感人,以实带人,以能育人,以信服人,善于运用激励、沟通等方法,使科室人员认同总体工作的目标与计划,并充分地发挥科室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有效地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五是为护士长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轮换安排护士长到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全面提高护士长的综合素质。六是建立公正、公平、客观评价护士长工作业绩的标准体系,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4.抓住重点、提高专科护理特色水平

  由于精神疾病的性质对专科护理要求有其特殊的内涵要求,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要针对其特殊性重点抓好以下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精神科安全护理制度和安全护理工作程序,重点做好防止精神病人自杀、外走、冲动伤人、毁物的工作,严格执行“四防”病人的护理常规,协助医生加强药物治疗,对“四防”病人,坚持做到入院时查,住院天天查,外出返回时查,严防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导致意外。二是加强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灵魂,有道是“心病还须心药医”,精神病人大多伴有心理问题,良好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化解精神病人的心理症结,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早日恢复。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特别重视以病人入院阶段、住院期间、出院前期三个阶段不同的接触方法和内容,分层次地开展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此外还要特别重视语言的作用,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意伤人六月寒”。三是注重提高精神科护士识别精神病人伴发躯体疾患的能力,防止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由于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的影响伴发躯体疾患后往往不会主动自诉,而精神科护士对内科疾病的知识又较缺乏且注意力放在精神症状的观察护理上,对精神病人伴发躯体疾患常有忽略甚至酿成严重后果,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护士对躯体疾患的识别能力,一方面要经常提醒护士注意观察躯体疾患的症状与体征,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四是教育护理人员恪守职业道德,重视病人的生命,切实地尊重病人的人格。对病人的怪异行为不嘲笑不讥讽,严禁将病人的病态表现作为谈笑资料。五是防止滥用对病人的干涉权。为了保障病人的生命权,对某些拒绝治疗护理的精神病病人,医护人员可行使干涉权,甚至实行强迫治疗或保护性约束。但干涉的原则是必须有利于病人的治疗或康复,不伤害病人,决不允许变相体罚病人。六是充分发挥病人自我管理的作用。由于精神病人具有思维、感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且住院时间较长,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对病人的管理也至关重要。病房要安排专职护理人员按照“以病人为中心,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自己管理自己”的要求负责做好病人的自我管理工作,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兴趣、爱好,在病友中的威信度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分别选出大组长、小组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宣传委员等等,使他们各尽其职,发挥一技之长,通过各种类型的工娱活动,康复治疗,为他们康复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夯实基础护理、促进医患和谐

  精神科住院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平均在60天左右,没有家属陪伴,所以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基础护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而且对其今后的需继续住院的依从性以及和谐医患关系都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一是要明确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工作标准。二是要增加护士配置,使病床护士比达到1:0.4,以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切实到位。

护理论文8

  出血急骤量多者,要防止血块下坠阻塞气道,而引起窒息。由于血液流入口腔,应做好口腔和鼻腔的护理,清洗面部血迹。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被,处理呕吐的血液,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无腥味。宜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之食物,可给清热、凉血、止血有利的富含维生素C的芹菜、荠菜、藕汁、甘蔗汁等。清凉饮料和水果,如梨、苹果、西瓜等。忌食辛辣煎炸助火食品,以免辛燥动火,迫血妄行。禁烟忌酒。按医嘱准确按时给药。中药汤剂应根据证型不同,在服药的时间、温度、方法上遵循中药服药原则给予。肺经盛热,胃火炽盛,肝火上炎者中药汤剂宜凉服,脾不统血者,宜温服。

  辨证施护临床实践中可将鼻衄辨证为4种类型,开展辩证施护工作。肺经热盛证。主证:鼻腔出血,量少色鲜红。伴咳嗽身热,口干咽痛。鼻腔灼热干燥,黏膜充血,尤以黎氏区黏膜为甚。舌尖红,脉数。辩证施护措施:①病室温度宜稍低,湿度适宜,忌燥热及刺激性气味。②安静休息,采取半坐位或半卧位。进行安慰、解释等心理疏导,必要时给以镇静剂。消除紧张恐惧之情绪,避免七情所伤,以防肝火上冲而加重出血。③宜多食清热、凉血、止血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如芹菜、菠菜、冬瓜、空心菜、黄花菜。水果如西瓜、雪梨、柑橘等。此外,如绿豆粥、西瓜汁、甘蔗汁、芦根汁、鲜马兰头汁。也可用鲜藕或生地、菊花煎汤代饮,以及滋阴降火,清热生津的食品。④中药汤剂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宜凉服。

  胃火炽盛证。主证:鼻中出血量多,血色鲜红或深红。伴口干口臭,鼻内燥热,便秘溲赤。鼻中隔前下方毛细血管扩张,有出血点。舌红,舌苔黄厚而干,脉洪数。辩证施护措施:①取半卧位或平卧低头位。②配合医师可用明胶海绵、气囊填塞止血,也可用后鼻孔填塞,填塞后避免喷嚏,用采取深呼吸制止。③在填塞期间,注意口腔清洁,每次进食后用漱口液漱口。鼻内滴石蜡油,每日3次,以润滑纱条,便于抽取。口唇干燥可涂润滑油,尽量避免打喷嚏,以免引起出血,可做深呼吸制止。④热烁胃阳,故口干口臭,烦渴引饮,大使燥结,小便短赤,应多饮水及饮料,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补充液体,增加津液。

  肝火上炎证。鼻出血量多,色深红。伴头胀头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鼻黏膜充血,出血部位可在鼻后部。舌红,舌苔薄黄,脉弦或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脾不统血证。主证:反复鼻衄,血色淡红,血稀量少。伴面色黄白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鼻中隔黏膜片状糜烂,徐徐渗血,不易凝结。舌淡或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细弱。辩证施护措施:①病室宜安静稍暖,忌干燥和异味刺激。②卧床休息,动静结合,保持心情平静,正确对待疾病,忌忧思恼怒,安心配合治疗与护理。③饮食宜进补益气血之食物,如蛋类、肉类、鱼类等,有助于滋阴养血。④鼻痒或干燥者,不要用手指挖鼻,可涂以润滑剂,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劳逸结合,调节情志,忌暴怒、郁闷。勿在烈日下活动,勿久居高温环境。尤其是活动性出血时,不可头低位作业,以防诱发鼻出血。冬季室内使用空调取暖时,要在室内放些水或在炉上放一壶水,以保持空气有一定湿度。空气干燥,宜戴口罩,以免损伤脉络而致出血。避免风燥外邪损伤鼻窍,秋燥之季要保持鼻窍黏膜湿润。尽量选择局部刺激性小、毒性小的药物。如石蜡油、黄连油膏等涂抹双侧鼻窍。平素多食甘凉水果、蔬菜,以补充对止血有利的维生素A和C,如芹菜、荠菜、马兰头以及藕、生梨、苹果、西瓜等,以生津养液,滋润鼻黏膜。少吃辛辣煎炸助火食品,更不能饮酒、吸烟。要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粗纤维和水分的食物。常食香蕉、蜂蜜等。要改掉挖鼻不良习惯,不要用力擤鼻,不要轻易剪鼻毛。积极防治引起鼻衄的原发病和鼻部及邻近器官疾病。要尽量避免鼻部外源性损伤,一旦受到外伤,应及时彻底治疗。

  总之,发生鼻衄时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辩证施护,不仅能快速、有效的控制病情,而且能促使患者较少痛苦、预防复发、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护理论文9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xx年1月—20xx年6月间该院内科门诊部接收的8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人性化管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逻辑思维顺序、应急预判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内科护理创新、内科护理价值观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内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护理涉及到的内容较少,细节性不强,已经无法满足广大患者和家属的基本需求,为此,应该在总结护理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出更加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真正做到以患者为核心,满足他们的各方面需求。该文以20xx年1月—20xx年6月间该院内科门诊部接收的8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组对比了常规护理和人性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xx年1月—20xx年6月间该院内科门诊部接收的8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8±1.5)岁,其中神经内科患者10例,呼吸内科12例,心血管内科20例;对照组患者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1.3±1.8)岁,其中神经内科患者12例,呼吸内科14例,心血管内科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类型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人性化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2.1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前,护理人员应转变自身观念,认清自己的工作性质,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主动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和任务。医院应该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将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能及时传授给内科护理人员[1],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2.2实施情感护理。情感护理也叫做心理护理,是贯穿于护理全过程的.一项内容。内科患者多是老年人,在护理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指导患者,根据老年人的病情程度和受教育水平,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多和老年人聊天,疏导他们的心理,纠正其存在的不正确思想,用自己的耐心、责任心和专业能力征服患者,赢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护理人员应耐心观察,面对突发事件也能做到紧张有序,这样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其存在的不良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1.2.3构建人性化护理环境。内科是医院中接待患者人数最多的科室之一,为了提高护理效果和量,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病房环境的护理,构建一个人性化的护理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提高其身体的舒适程度,以此来减少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除了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医院还应该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制定更加完善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合理排班,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其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面对繁重的工作,为实现人性化管理创造基础条件。1.2.4加强护患沟通。据统计,因护患沟通不畅所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占总数的50%以上,人性化管理将护患沟通放到了一质个核心位置,为此,护理人员应该践行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要求,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能够做到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和家属的焦急心情,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护理人员应该合理利用语言沟通技巧,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2],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暖。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使患者更加深层次地理解护理工作,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从而推动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1.2.5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针对护理人员而言的。从以往的情况来看,由于工作任务量大,护理人员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因此很容易出现倦怠情绪。医院应该完善护理工作激励机制,从精神和物质层面给予护理人员一定的支持,使其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物质奖励包括奖金、工资奖励等,精神奖励包括口头表扬、书面表扬等,医院领导层应该根据日常观察,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评价,适当地进行奖励,以此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帮助其树立争取的职业发展观念,增强其对护理工作的认同。1.2.6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内科疾病类型较多,患者的年龄跨度大,治疗的难度也相对较大[3],因此护理人员除了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有效的护理沟通技巧之外,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学习,主动掌握先进的护理技能和知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更好地面对工作过程。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做好记录工作,并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指导,明确注意事项,这样能够进一步稳定家属的不良情绪,增强其配合程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包括技能操作熟练程度、逻辑思维顺序、应急预判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内科护理创新、内科护理价值观等方法,每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十分满意,70~85分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4]。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工作质量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逻辑思维顺序、应急预判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内科护理创新、内科护理价值观评分分别为(92.6±5.2)分、(93.8±4.9)分、(91.5±4.8)分、(93.5±5.1)分、(95.2±5.3)分、(94.1±5.4)分;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逻辑思维顺序、应急预判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内科护理创新、内科护理价值观评分分别为(83.0±4.2)分、(84.5±4.0)分、(81.7±4.3)分、(82.9±4.4)分、(80.9±4.1)分、(83.5±4.5)分。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护理满意度观察者中25例患者对护理过程和结果十分满意,15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24%(40/42);对照组中13例患者十分满意,17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43%(30/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内科住院患者较多,且患者的病情大多较为严重,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人性化护理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同时还为护理人员创建了一个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素质的提升,增强其对工作的认同感。人性化管理包含了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实施情感护理、构建人性化护理环境、加强护患沟通、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等,这些内容较为全面,可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护理工作中的难点,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5]。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逻辑思维顺序、应急预判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内科护理创新、内科护理价值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永杰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医院内一科

  [参考文献]

  [1]解圆圆.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xx,27(9):69-70.

  [2]胡容.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xx,14(16):2-3.

  [3]苗琳.人性化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xx,36(21):227-228.

  [4]王秋平.论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75(6):344-345.

  [5]陈玉娟.人性化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69(11):385-386.

护理论文10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倡导旨在护理工作中,增强根底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亲密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称心度[1]。优质护理服务拓宽了手术室护理范围和深度,包括手术相关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等过程。关于手术治疗患者,其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关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状况有一定的影响[2]。因而手术室需求改良护理形式,树立全程化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形式。

  由于心脏手术风险大,操作程序复杂,需求手术团队(医生组、麻醉组、机器组、护理组)亲密配合、团结协作才干顺利完成[3]。为了保证全程化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形式的展开。笔者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组织手术团队共同外出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手术室的护士参与病房及监护室的各种培训,理解病房监护室的工作内容,流程及性质;病房及监护室护士到手术室参观学习,理解手术步骤,手术配合及术中察看要点;选择经历丰厚的人员组成培训团队(医生组、麻醉组、机器组、护理组),对各个专业进行培训。现将本院手术部在心血管外科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形式引见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1 普通材料 选取20xx年5月-20xx年2月在本院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712例,其中男439例,女273例,年龄0~78岁,(38.34±6.21)岁。

  1.2 术前准备

  1.2.1 手术室护士准备 术前1 d依据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对疾病的控制状况,和对学问的承受才能等特性制定针对性的宣教方案。采取向患者发放心脏外科学问宣传手册,应用图片、视频等工具,解说心脏疾病的高危要素,发作缘由,构成机制,常见病症以及危害,提高患者对心脏疾病的认识,理解预防心脏疾病发作的重要性,并提高术后对心脏疾病的警觉。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理解,并且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留意事项以及相关不良反响进行教育,从而使患者以较为良好的状态进行手术治疗[4]。手术当日巡回护士在术前应备好术中所需一切物品,将患者安顿于适宜的体位,留意保暖,开放静脉通路,辅佐麻醉医生诱导插管及做好颈内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等操作。给患者做留置导尿,放置直肠和鼻咽温度探头,安顿患者于手术体位,充沛暴露术野,同时要留意手术患者易受压部位皮肤的维护,均应加衬垫。

  1.2.2 病房护士准备 术前备皮,准备患者用物(手术衣、病历、影像学材料、术中用药)。

  1.2.3 麻醉医生准备 做好术前说话,签好麻醉协议书,依照手术物品准备清单,认真备齐术中所需物品。

  1.2.4 手术医生准备 完善各种检查项目,手术所需特殊物品,标注于手术通知单,做好术前标示,如有特殊状况,提早于手术部护士长联络。

  1.2.5 体外循环医生准备 依据手术医生习气、特殊请求及患者状况备齐手术所需物品。

  1.2.6 确保患者平安从病房至手术间 心外科巡回护士不参与晨会,确保手术患者接到手术室后能够直接进动手术间,确保患者平安。危重患者,有主管医生提早通知麻醉师及手术室,以便提早做好准备,由病房护士或者监护室护士及主管医生将患者平安送至手术室。

  1.2.7 仔细的护理配合,提高团队的服务认识 手术室护士应提早对其所准备配合的术式及主刀医师的手术习气作一个细致明白的理解,在术前做到心中有数,在手术过程中积极主动配合。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技术程度[5]。只要团队配合默契,医生心理放松、高兴,手术才干顺利完成[6]。提供无缝护理,要为患者提供平安、科学、优质的.全程化手术室护理服务。仅仅靠护士把工作做好还不够,需求多部门的团结协作,让优质护理贯串整个手术过程[7]。

  1.3 全程化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形式术中护理要点

  1.3.1 褥疮的护理 心脏直视手术是一项艰巨而细腻的工作,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过程中需进行体温的升降控制,使患者全身抵御力遭到明显影响,因而极易产生褥疮[8-9]。制定压疮风险评价表,关于高危手术患者采取防护措施。(1)防护措施:平卧位时,骶尾部、足跟是人体接受压力较大的部位,用弹性较好的体位垫衬垫。在摆放体位及其他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体位挪动时,防止因拖拉等动作惹起皮肤表皮擦伤。假如皮肤组织耐受性降落,运用褥疮贴或贴上透明水凝胶敷材维护受压部位的皮肤。(2)持续护理:做好与监护室护士的认真交接,继续采取防褥疮措施,关于臀部有压红的亲密察看其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

  1.3.2 体温护理:近年来,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体温的监测和调控越来越遭到注重。低温可惹起寒战、心肌缺血、低氧血症、使效能延长、切口感染、延迟恢复等。体温监测有助于尽早发现低温,尽快对症处置,防止惹起不良结果。(1)防护措施: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期,应采取综合性体温维护技术(现代化层流净化百级手术室环境温控可调设备、变温毯、热气加温仪、输液输血加温仪、输入的液体和运用的冲洗液均经过设定温度为37度的恒温箱恒温),努力维持患者体温[10-11]。特别在CPB中止至手术完毕这段时期,防止因各种要素惹起患者低温而形成不良影响,以保证手术完毕时,患者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2)持续护理:继续采取保温措施,及时察看患者体温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与监护室护士的认真交接。

  1.3.3 出血的护理 体外循环可形成血小板汇集、黏附、变性并激活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耗费,同时激活纤溶系统,惹起凝血机制紊乱,以及手术后早起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缺乏,都易惹起出血[12]。(1)防护措施:查ACT及时中和肝素,避免出血;术中运用血液回收机,减少血液的糜费;准备婴幼儿及成人开胸止血箱在紧急状况下可在监护室进行抢救,事前备齐用物博得抢救机遇。(2)持续护理:察看生命体征判别有无低血容量;察看引流管的颜色及性质及时挤压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梗塞心包填塞。

  1.3.4 血钾的护理 CPB过程中由于血液的稀释,低温等常常会招致钾浓度降低;术后血糖应激性升高时,尿量急剧增加,血钾浓度也相应降低。应用胰岛素后,细胞外钾离子转入细胞内,血钾浓度降得更低,易诱发心律失常。术中及术后均应亲密察看血钾变化。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护理论文11

  【摘要】 目的 探讨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策略 确诊并符合研究要求的300例肺癌化疗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0例, 分别实施癌因性疲乏护理和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后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 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或消除癌因性疲乏, 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肺癌;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癌因性疲乏是由于癌症及相关治疗引起患者长期紧张和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 如虚弱、活动无耐力、注意力不集中、动力或兴趣减少等。它可以由癌症本身引起, 也可以是癌症治疗的结果,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心理状况、家庭和社会功能, 以及他们对存活质量的满意度, 它不仅对患者平时的生活质量有影响, 还有使病情加重的可能, 严重时还会让患者要求终止正在进行的治疗。因此, 正确评估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严重程度, 及时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 有推动癌症患者病情好转、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的可能。本院20xx年3~12月对部分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实施了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 1 一般资料 20xx年3~12月在本院确诊并进行化疗的300例肺癌患者。其中男191例, 女109例, 年龄32~65岁, 平均年龄54.7岁。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0例, 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化疗策略、癌因性疲乏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作用(P>0.05), 具有可比性。

  2 入组标准

  ①患者已确诊为肺癌;

  ②既往已进行了2个化疗疗程;

  ③同意接受调查;

  ④年龄>25岁;

  ⑤经美国癌症中心疼痛研究小组制定的简易疲乏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 BFI)评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

  ⑥均具有完全自主意识, 精神及理解力正常, 且语言清晰;

  ⑦未患有其他较为严重的慢性疾病;

  ⑧无癌性转移或严重并发症;

  ⑨既往化疗时无Ⅲ、Ⅳ度不良反应;

  ⑩无精神病病史。

  3 策略 对照组患者予健康教育、心理、饮食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癌因性疲乏护理, 每日对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评估, 并依据情况制定和实施护理干预, 然后评价干预效果。护士长每周依据评价结果给予护士护理方面的指导。

  ①指导患者每日仔细记录疲乏日记, 该措施有利于评估疲乏程度及缓解疲乏程度。

  ②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目的`在于提供疾病和治疗的相关信息, 鼓励患者自我管理健康及情绪, 鼓励患者倾诉烦恼, 便于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理由, 此做法可以提高患者对癌因性疲乏的积极应对。

  ③运动干预: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心肺功能等身体状况, 为其量身定制有氧运动, 如有氧健身操、每天打太极拳15 min、间断步行等, 并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次数, 运动强度以患者运动后未感觉疲劳为宜, 将运动目标心率制约在最大心率的60%~80%。无论患者身体状况如何, 总体运动时间均不能超过30 min。研究表明, 有计划的有氧运动可以明显地减轻癌因性疲乏, 这可能与运动时新陈代谢增加, 使重要脏器的血液增加, 营养供应充足器官功能提高, 从而达到缓解或消除疲乏的作用有关。此外, 还需指导患者通过自身有意识、有步骤地对肌肉反复紧张-松弛的循环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减轻癌因性疲乏。

  ④保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 多元的认知行为干预可以优化睡眠品质, 也可以改善癌因性疲乏。给患者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 以限制患者在床上的休息时间, 从而避开因白天睡眠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晚上失眠现象;睡前禁止患者进食, 禁止进行强度过大和兴奋性过高的运动。同时, 调整治疗和护理时间, 在保证疗效和护理质量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患者晚间睡眠的打扰。

  ⑤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饮食, 烹饪策略应多样。护理人员定期检测患者的体重, 并配请专业的营养师个体化制定每个患者的饮食。

  ⑥对症护理:患者出现疼痛时, 首先, 严格遵照有效制约疼痛的指导原则来止痛;其次, 根据患者的年龄、爱好、文化程度、精神状况、身体情况、情绪来选择合适的音乐, 以分散其注意力, 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 护理人员应勤打扫, 更加注意病房的整洁安静, 减少各种不良的刺激。嘱患者呕吐后及时使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 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鼓励患者在呕吐缓解期间可少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并适当喝水。

  4 评估指标 使用美国癌症中心疼痛研究小组制定的简易疲乏量表进行癌因性疲乏的评估。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

  1. 5 统计学策略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癌因性护理干预后癌因性疲乏程度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 生活质(69.40±8.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1.36±6.73)分, 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发病快、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产生严重影响, 是由疼痛、恶液质、营养不良、毒性代谢、贫血以及心理等各项因素所引发的主观疲劳及部分功能障碍。肺癌患者确诊时大部分已处于晚期, 恶性度较高, 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更加明显, 对患者的康复及治疗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 癌症患者存活期的延长, 以及患者对存活质量的追求, 疲乏理由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癌因性疲乏普遍存在, 其影响因素较多, 作用机制复杂, 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护理策略亦未完善。因此, 要提高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就需要制约癌因性疲乏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护理论文12

  风险管理的实施是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有效规避风险事件发生的一种管理方式。在护理管理中,可直接或间接造成患者伤残或死亡等严重后果的因素均为风险因素。加强对内科中这些风险因素的管理,有助于提升内科护理管理质量。基于此,本文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xx年和20xx年两年内科护理人员均一致,均为女性,共23名,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9.25±4.35)岁,工作年限:2~10年,平均工作年限:(5.22±1.83年),学历:专科8人、本科10人、研究生5人。于20xx年和20xx年分别随机抽取内科患者各100例,20xx年100例,男女各一半,中位年龄(34.12±2.34岁),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各38例、25例、12例、18例和7例。20xx年100例,男51例,女49例,中位年龄(34.56±2.01岁),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各36例、27例、12例、18例和7例。

  1.2方法

  我院内科于20xx年1月对常规护理管理下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于20xx年1月起在护理管理中添加风险管理措施。①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通过自觉学法,提高法律意识,减少护患纠纷。②耐心倾听患者心声,改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权益,自动对有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提高患者配合度。③完善、执行查对制度,确保用药正确,并设置相应的警示牌和标志,避免药物配伍错误、注射用药错误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④加强对病房环境的安全管理。如远离充电源等易燃易爆物品,加用床档避免坠床,加用防滑垫避免跌倒。⑤加强营养提供。内科患者营养状况低下,需加强营养补充,提高其抵抗力,避免出现感染等风险。

  1.3观察指标

  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三项和总分,分数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软件SPSS17.0处理,护理质量评分属于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记录,进行t检验。风险事件发生率为计数资料,进行c2检验,统计学结果中P<0.05表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结果

  2.1护理管理质量总分对比

  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管理质量总分显著提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2.2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20xx年1月—12月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00%(10/100),20xx年1月—12月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0%(1/100),实施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显著降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内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工作稍有不当容易引发纠纷,因此,实施风险管理十分重要。风险管理可通过细节措施的实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如病房内防跌倒、防坠床和烫伤等的干预;护理上注重与患者沟通,避免出现纠纷风险;制度上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避免出现用错药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风险;通过营养干预加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意识上注重风险意识,从源头上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本研究表明,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护理论文13

  双额叶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其病情发展、变化特殊而易被临床忽视,至病情恶化发展为脑中心疝时,常使抢救措手不及而错失治疗良机,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及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掌握其临床表现和特点,采取提前干预措施,把握治疗良机,对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1临床资料

  1.1—般资料我科20xx年1月~20xx年1月共收治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158例,其中男105例,女53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45.5岁。致伤因素:车祸伤123例,高处坠落伤23例,打击伤12例;07例枕部着地引起的对冲伤,51例为前额部引起的对冲伤;伤后并发脑中心疝48例,其中入院时发生脑疝8例,迟发脑疝12例,余均发生在伤后5~10d。

  1.2临床表现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66例,9?12分80例,<8分12例。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躁动、精神行为异常等,其中有23例经脱水、止血等治疗头痛加重,呕吐加剧,意识障碍加深,并有呼吸、曈孔、尿失禁等变化。

  1.3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CT扫描:双额叶均有不同程度散在的点片状挫裂伤灶,其中150例入院时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48例脑中心疝中除8例入院时已发生脑疝者,余下有38例在复查CT时示:脑挫裂伤不同程度扩大,双侧脑室、环池、四叠体不同程度受压变小或消失。

  1.4结果非手术治疗89例。手术治疗69例:均行额叶冠状切口双侧开颅清除血肿或坏死组织,并双侧去骨瓣减压。158例中半年后恢复良好。

  2护理干预

  2.1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在传统的.病情观察中,曈孔是否不等大,光反应是否迟钝和消失,会引起注意,而曈孔缩小往往不会引起警觉,且此类患者CT显示中线无偏移,因而易被临床没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忽视而酿成后果。因此,应将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列为“临床重症”,对其高度警惕,并作为重点观察,重点交班,重点处理的对象,避免发生脑中心疝。—旦发生能及时有效的抢救。

  2.2掌握临床特点双额叶脑挫裂伤,其挫伤的脑组织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脑水肿或脑中心疝的形成,使颅内压急剧上升,颅内压上升可降低脑灌注压,形成恶性循环。但由于双额叶脑挫裂伤不同于颞叶,当局部受压时不易首先出现压迫一侧出现小脑幕切迹疝,而是大脑镰双侧压力相互抵消形成压力梯度,压迫脑中线结构。使脑中线向下移位至中心疝形成。脑中心疝是指幕上病变压迫中线结构(丘脑、第三脑室、丘脑下部、上部脑干等位于脑实质内部中线结构的一些重要组织)使之移位,由此产生临床症状有顺序性变化的一组综合征。Plum根据意识障碍、呼吸、眼球运动、曈孔对光反应、运动体症等将脑疝分为四期:即间脑期、中脑一脑桥上部期、桥脑下部一延髓期、延髓期。Plum还认为:由于下丘脑下移产生的Honer综合征,是早期脑中心疝的明显表现。有资料显示,几乎所有的脑中心疝病人均为双侧曈孔缩小为首发症状,因此,尽管患者意识障碍不明显,头眼反射正常,但双侧曈孔缩小至1~2mm,光反应存在或迟钝,肌张力增高及病理症阳性,时有伴精神、行为异常、小便失禁等现象时,要高度警惕,此时便是脑中心疝的间脑期重要标志,是抢救治疗及时有效的最佳时机。

  2.3正确使用脱水剂由于此类患者脑水肿范围广泛,水肿高峰持续时间长一般1~2周,有时持续更长。脱水剂除了应用甘露醇外,应加用白蛋白,速尿等,不可也不应盲目过早、过快减量。本组有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用甘露醇3d后改用甘油果糖1d,即出现意识淡漠,头痛加重,小便失禁,汇报医生,加用速尿和白蛋白,并做好术前准备,30min后,患者意识好转,加强脱水后,半个月治愈出院。Kauf-mann等认为,血脑屏障广泛破坏后,甘露醇等脱水剂药物会渗出到脑挫裂伤处,血管外组织脱水效果明显减弱,甚至引起反跳。因此,在使用脱水剂期间,要严密观察脱水剂的效果,特别是听取患者有头痛是否好转的主诉十分重要。

  2.4熟悉要点观察(1)询问致伤原因:特别关注以枕部为着力点的减速性损伤、对称性额颞叶挫裂伤及合并弥漫性脑肿胀患者,这些致伤因素易发展为脑中心疝,应引起重视;(2)重视间脑期表现:童孔缩小与丘脑下部交感神经中枢受损有关,但同时要排除使用镇静剂所致,潮式呼吸与间脑功能有关,肌张力增高和病理征阳性主要与内嚢纤维受损有关,因此,要密切关注上间表现,为抢救争取时间;(3)分析临床症状:当患者出现进行性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并出现烦躁、精神、行为异常、小便失禁等常是脑中心疝的先兆或已进入脑疝间脑期,此时应结合意识,曈孔等变化,及早汇报医生;(4)了解诱发因素:癫痫的发作、脱水剂的减量、气道的不畅等均能诱发、加剧脑中心疝的发展和发生。本组有5例因上述原因诱发了脑中心疝的形成,其中2例癫痫发作,2例停用脱水剂,1例减量和换用温和脱水剂,因此,在停用、换用、减用脱水剂时要重点观察,重点交班。

  2.5加强病情监护无论有无意识障碍,应常规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每15?20min观察神志、曈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并记录对比,当患者意识出现轻度变化:清醒转朦胧、烦躁,曈孔缩小,光反应迟钝,血压上升等,预示脑中心疝已形成。此时应快速推注甘露醇并做好术前准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至中脑、桥脑上部损害。术后要:(1)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SP〇2在0.95以上,必要时气管切开,以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保护和恢复脑组织功能;(2)积极处理中枢性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使用冰毯机降温;(3)调节水电平衡,维持血糖稳定,减少含糖物质的输入,防止创伤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引起继发性脑损害;(4)重视营养支持,尽早肠内营养。

  3小结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变化复杂,发展成脑中心疝预后不良。通过采取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重视专业知识的培训,配合严密的临床观察等护理干预策略,避免了传统神经外科观察意识、曈孔的误区,为预见脑中心疝的发生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临床抢救治疗赢利了时间,提高了疗效。

护理论文14

  1.1方法

  (1)在整个医院中建立病人安全质量控制小组,质控小组组长必须是本院中高学历、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有一定责任心的人员。成员是那些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并且取得护士或护师资格证人员,并且实行护理部、科室、质控小组三级管理责任制,护士长必须是高学历有丰富工作经验并且取得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在各个病区都必须设置专门的病人安全责任护士,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质量控制小组和安全责任护士对住院病人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其检查效果进行评价,如发现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改进,以保障住院病人的安全。

  (2)在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十分重要。现在乡镇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相对不高,临床一线工作的大多是低学历护士,一些还没考取资格证书,专科知识贫乏。在乡镇医院工作中,病人的病情往往都很复杂,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经验不足的护理护士很难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对于实施治疗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提高护士的素质,培养护理人员与病人的交流沟通技巧,可以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增进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必须定时对在岗保洁人员进行培训。现在乡镇医院招聘的保洁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对病毒、细菌、感染之类的概念一窍不通。所以,我们护理科室必须认真细心地给他们讲解其中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对医疗废品分类、地面消毒等能够正确处理,对防止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4)如出现不良事件,医院需要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救治病人,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另外,医院应该组织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相关的经验,积极吸取教训,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5)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可提出一定的.建议,例如,根据国家编制要求增加护理工作人员,改善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情况,并且多争取一些培训经费及培训机会,保证培训学习不成为空头口号。还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解决此类现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2观察指标

  医院护理科室可制作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由护理部门或者安全责任护士向住院病人发放,对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2结果

  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后,医院中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6%,住院时间为(7.4±32.1)d,发生不安全事件为2次;而应用前,护理满意度为72%,住院时间为(15.6±44.7)d,发生不安全时间为21次。对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应用后均优于应用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虽然组织中的一些流程、行为和制度等已经实现了常规化,没有异常,但会对住院病人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甚至引发不良事件。因此,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应始终贯穿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措施,以保证住院病人的安全。对乡镇医院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实施病人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是一项重要标志。所以实现对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评价,是保证住院病人安全享受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乡镇医院收治的病人较多,具有较大的年龄跨度,并且病种比较复杂,加上疾病具有突发性和多发性,这会给我们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带来难度,会产生较多的安全隐患。最大的安全隐患为护士的稳定性较差,严重缺编,多数乡镇医院的床护比达不到1∶0.4,大部分不到1∶0.3,而且多为新护士,都是身兼多职,有些乡镇医院护士长还兼职划价和催费。这明显加重我们护士的工作量。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相对缺乏一定的病人安全管理意念,护理效果相对较差,护理质量也相对较低。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医院可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教育培训,对高护理人员的防范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以及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效果。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率,对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护理论文15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xx年3月至20xx年5月本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1例,其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35~74岁,平均(52.4±5.3)岁;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丘脑出血29例、基底节出血16例、脑室出血9例、皮质下出血5例、小脑出血2例;入院时昏迷31例、昏睡20例、清醒10例;其中5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余11例无肢体障碍;根据脑出血情况分级(1~5级),本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均为1~3级患者,GCS8~15分。

  1.2保守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根据个体情况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酌情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进行脱水治疗、间断静注呋塞米以减轻水肿,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时停用。

  1.3内科护理

  1.3.1基础护理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当的温度(22℃~24℃)、湿度(55%左右)、光度有利于休息。保持绝对卧床休息2~4周,避免搬动,将病床床头抬高15~30°有利于静脉回流,安置保护性床栏以防坠床。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积极预防压疮,发病后24h~48h内变换体位时尽量避免头部摆动。做好口腔护理,昏迷患者禁止漱口,给予昏迷患者口腔护理3次/d,擦洗时棉球不宜过湿。酌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协助患者排痰以防肺部感染。

  1.3.2输液护理

  入院后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急性期主要治疗药物多为静脉滴注给药,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可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适当控制输液速度有利于缓解脑水肿反应。一般应选择上肢静脉,不应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及输液,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补液,保持管道通畅。

  1.3.3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加上对疾病缺乏足够认识,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和急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合适的心理护理,用亲切的态度耐心为患者解答疑虑,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鼓励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配合度。

  1.3.4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及脉搏等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使用甘露醇若出现出入量不平衡、尿量少于25ml/h时应通报医师进行处理。出现呕吐、头痛、意识障碍加重、躁动不安者,提示有可能再出血。

  1.3.5康复护理

  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对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定期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可采取针灸、按摩等方式,帮助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使机体恢复。

  二、结果

  61例患者均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及护理,护理后经CT检查示出血灶密度完全吸收消失,其中33例转变为正常等密度,20例转变为低密度软化灶,8例并发出血后梗死。血肿全部吸收后出院,出院时完全康复40例、偏瘫症状或后遗症20例、死亡1例。

  三、讨论

  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患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诱因复杂且多,主要诱因有脑外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瘘、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先天性高血压等。对于出血量少的患者,采用内科保守疗法较手术治疗更为经济、安全、有效,使用脱水剂、镇静剂、脑细胞营养剂等,可保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效果较为满意。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工作是繁重而细致的,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高血压性脑出血由于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容易出现脑疝、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责任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巧,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护理经验,给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系统化、全面、精心的内科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论文【精选】06-30

护理论文06-28

护理学论文06-26

护理论文15篇(荐)06-28

护理论文常用15篇06-28

护理论文共15篇06-28

护理论文优秀15篇06-30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05-29

[精华]护理论文15篇06-28

护理论文(汇总15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