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要点知识

时间:2023-04-01 19:12:01 心理 我要投稿

  心理学要点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上的知识,这样我们不仅可以看清楚他人,还能感知一些效应,一起来看看阅读一下心理学要点知识

  心理学要点知识1

  01

  如何面对一个愤怒的人?

  一般人觉得别人生气时,会下意识认为那个人非常可怕。

  其实不是的,越情绪失控的人内心越有可能伴随着脆弱、无助。他们是感觉外界有伤害了,于是只能竖起防御的刺。

  下次当你遇到愤怒的人,或许可以换个角度去看待对方:他/她只是一个受伤的人。

  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原则:每个人为自己产生的情绪、感受负责。

  发现了有些情境下的愤怒是伴随着受伤的,绝非意味着我们要去承担、拯救、负责谁的情绪。

  而是下次在经历亲人生气、与人争执、自己生气时,我们可以专注在愤怒背后的受伤感,内心一定是感觉缺失了什么、或者认为被冒犯了什么、或者有需求但无法直接表达。

  而这种察觉,可以让氛围缓和下来,让自己的情绪一下转化成平和与松弛。

  02

  难过的时候该怎么办?

  怎样快速走出负面情绪?

  当我们遭遇到拒绝、失恋、痛苦时,总想着要想办法快点摆脱难受的情绪、快点解决自己当下的状态。

  怎么样快速走出负面情绪呢?这也许是一个所有人都要明白的事:好好的接纳是快速走出负面情绪最好的办法。

  接受当前的事实,接受自己这些难受的感觉,接受这个局面,就是最快的恢复方式。

  比任何逃避、折腾、运动、暴饮暴食都好使,也更健康。

  在心里腾出个空间,容纳和理解你的焦虑、你的悲伤、你的脆弱、你的恐惧。

  从小到大,或许我们一直接受的'信念和教育,都是对于负面情绪予以排斥、否认、回避,可是这样做其实让人更为消沉,因为这意味着:

  我们甚至不能拥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情绪都并无对错,它们都有其出现的原因。

  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在情绪的感受中,看见真实的自己,挖掘出深藏在情绪背后的某些渴望、匮乏、需求。

  03

  为什么我们懂了这么多道理,

  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道理”你只是懂了一次,而真正决定行动和无意识反馈的,却是在你身体里运行过成千上百次的自动化意识。

  那些从别处搬来的“道理”,在真正用的时候压根不会起作用,因为它在你的意识中太浅了。

  为了让后来认同的真理植入到脑里成为新的思维,你只能一次次去加深懂得。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绝对不是读一次就顿悟,就可以从今以后都过好生活了。

  培养一个可见的习惯,我们都明白需要重复尝试去做,培养一个摸不着的思维其实也是需要重复去尝试。

  所以,一时做不到,改变缓慢且反复,不用苛责自己,坚持下去,才会真的有所改变。

  04

  如何在短时间内发展出一个全新的自我?

  这也许是许多学习“心理学”或者走上“心灵”道路的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答案是:每天花30分钟关注自我内心。

  我们可以这样探索:

image.png

  我最希望自己拥有什么特质?

  能带给我幸福感的是什么?

  我最有兴趣的是什么事?

  我在逃避什么,我在羞耻的是什么?

  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

  最能让我满足的是什么?

  做了哪些事可以提升我的价值感?

  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我们是24小时都在和自己的感受、想法、情绪呆一起的人。

  我们理应是自己最熟悉、最亲密的朋友。

  而当你不厌其烦地去正视、察觉自我时,这就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你也能从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心理学要点知识2

  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定义: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3、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4、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想象等。

  5、情绪和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6、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7、需要: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8、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9、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

  10、人格:(个性)批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1、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领会):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它们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先有心理过程,而后逐渐形成了人格。

image.png

  人格形成以后,又会对心理过程具有制约的作用。

  12、心理是脑的功能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识记):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心理现象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才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

  动植物和植物没有心理,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

  像环节动物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索,它们只具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它们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对事物外部的整体加以认识了;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有了思维的萌芽。

  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物质,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

  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学要点知识3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 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image.png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巴甫洛夫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建立的条件反射

  --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的的根本区别

  (2)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1)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

  (2)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应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心理学要点知识】相关文章:

心理学的知识03-31

了解心理学知识04-02

心理学小知识04-02

女性心理学知识03-31

心理学有哪些知识04-01

心理学都有哪些知识04-01

运用心理学的知识04-02

心理学哪些知识量变04-02

关于心理学的知识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