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也许,你的身边或者是你本人,正是这样一个孤独、不愿社交、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那你应该了解下,这些都是危险的人格面具,下面看看 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
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1
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当我们还在母体的时候,周围一片黑暗,却很温暖,所以黑暗未曾给我们带来恐惧。而当我们离开母体后,虽然拥抱了光明,却遭遇了难以适应的一切。
对刚降临人世的婴儿来说,如果没有得到亲人的回应,便意味着恐怖。
若不幸地,长期得不到及时的回应,那便是带着恐惧的一片黑暗,会在婴儿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绝望,那是距离死亡最近的绝望。慢慢地,绝望变成了本能,演化为一种人格底色。
而这一切,就像一种潜伏的病毒一样。它会在个体最脆弱的时候,出来侵袭甚至将人完全吞噬,它来得毫无征兆,甚至没有原由。
为了防御这种极致黑暗带来的死亡般窒息感,一部分人便 进化 出了某种能力,这就是一些人口中的不愿意麻烦别人。
人是社会性动物,离群索居,一定是有某些理由,而所谓的.不愿意麻烦别人,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回避。
当我们身边,出现了这样人,我们能给与最大帮助,并不是挺身而出、飞蛾扑火,恰恰更行之有效的是,推荐专业人士,使他们产生新的行为模式。当然,当你发现,自己正是那个回避社交、不愿麻烦别人的人,不妨给自己一些关爱,找一个咨询师聊一聊,没准能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
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2
危险的人格特质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孤独虽是美的,但陷入彻底的孤独,会带来封闭,而封闭会导致最大的黑暗。“
何为“最大的黑暗”?电影《小丑》《沉默的羔羊》都给出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小丑对自己的心理医生坦言“all I have is negative thoughts”(我所拥有的全部就是消极的想法),因为要符合社会的规则与约束,小丑学会了压抑自己内心黑暗的部分,尽量与人为善,从事喜剧演员的工作,却每每遭人白眼,甚至同事们还总是欺负他、嘲笑他。
而《沉默的羔羊》的主人公,是一位道貌岸然、深谙人心的心理学教授,他憎恨所有要 进入他思想 的人,他的内心极致孤独,一方面渴望被人认同,另一方面又吞噬掉所有洞悉他内心的人。
在婴儿时期就没有被好好被疼爱的他们,带着恨意面对着这个世界。由于对人的极致绝望,这恨意有时候指向别人,有时候指向自己。当他们狠狠地压抑这份黑暗,就会呈现出对他人很友善,而对自己却极其消极的局面,讨厌自己、甚至伤害自己;而如果这份黑暗压抑不住的时候,就会形成难以抑制的暴怒,以至对周围人造成侵害。
危险就在身边
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他们看起来从不发脾气,愿意 硬着头皮 答应别人的请求,他们很可能给人感觉非常的懦弱、言听计从,几近讨好。而且,他们从不提要求、从不请求别人的帮助,也从不与人发生冲突。
这就好像是电影《小丑》中,在主人公还在压抑自己黑暗的那一部分时,他只是看起来有些异常,但基本还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
但是,你会发现,他们似乎很少有朋友,也没有异性亲密关系,总是独来独往,你也无法跟这样的 好 人成为好朋友,仿佛永远也无法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这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隔绝与他人的深入相处,通过 不麻烦别人 ,来防御自己内心的“黑暗力量”。
人格障碍 与人格缺陷有着本质的区别
(DSM-5)一般习惯于把人格障碍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奇异、古怪性人格障碍;第二类属于戏剧性、情绪性或不稳定的人格障碍;第三类属于焦虑恐惧性人格障碍。
其中第二类人格障碍包括: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还有危险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一般这类人格障碍,都形成于婴儿时期的不当养育,因此同样都具备无法与人建立稳定、良好、深入的亲密关系的特点。
需要知道一点,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之间的区别,往往体现在强度、频率和数量方面。比如,我们通常所说 讨好型人格 ,通过降低自我价值去迎合他人,这种行为本身,只是一种交流姿态,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格障碍。
但如果这种讨好的程度,呈现出极端的自毁倾向,甚至通过反复自伤、自残,来达到取悦他人的目的,这种强度就已经不仅是人格缺陷,而是很明显的人格障碍了。这种人格障碍被叫做“边缘型人格障碍”。
再比如,我们身边有一类人格特质很常见,他们可能是你的领导,甚至可能是你的父母,他们有着极强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强到很难承认自己有任何的缺点和错误,这些人往往也会呈现出完美的形象。
在亲子关系中,有一类家长只能看到自己的付出,只在乎孩子有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而完全看不到子女的需要,以至于,其子女即便很努力在家长眼中也尽是缺点,这类家长是具有 自恋 特质的。
如果自恋的特质在强度上加深,达到了 自恋型人格障碍 的程度,就往往体现在,他们需要通过持续性地贬损、羞辱别人来,防御对TA们自己的嫌弃,且往往不自知。
他们需要持续不断赞美与欣赏,来维护脆弱的自尊。因为太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完美,以至于他们一定要营造出一种近乎完美的家庭状态。不了解的人,往往认为他们是好伴侣、好父母、好同事,而真正作为他们的.伴侣、子女,却很难真切感受到被爱,因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没有爱的能力,自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尊匮乏与自卑。
但ASPD不同于前两种,这是最为危险的 人格缺陷 。因此,即便只是具有这种人格缺陷而尚未构成 人格障碍 ,我们也需要警惕,作为非专业人士,千万不要试图去帮助和感化TA们,要学会保护自己,更不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请记住,这不是没有同情心,也并非歧视。
这是因为,具备ASPD特质的人从童年就形成了一套,喜欢操控别人、爱撒谎、缺乏同理心和道德感的行为模式,同时又具备较高的智商等特点。因此,他们往往非常善于伪装。
他们在婚姻中往往是施暴者(不一定是肢体暴力,也可能是精神暴力),在婚前或者是热恋期间,往往极具迷人魅力,也很可能是最棒的情侣,甚至可以给对方无尽的温柔,也有可能表现出可怜、懂事,不愿意麻烦别人的样子。总之,极尽一切手段,以达成操控别人的目的,一旦目的达成,他们便会暴露真实的面目。
而后,为了能够持续操控对方,TA们会间歇性对对方好,来达到能够持续操控对方的目的。由于他们深谙此道,被操控者甚至离开婚姻多年,才意识到不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是被操控的。
因此,我们就不难看出 不愿意麻烦别人 ,有时很可能是一种危险的人格保护色或面具,目的要么是缓解骨子里深深的自卑,要么是持续操控对方。
值得强调的是,一旦怀疑自己可能具有这些人格特质的时候,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通过一段时间的修复,是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和改善的。人格障碍本身都是心理顽疾,需要经过专业人士的诊断和医治,并不能仅仅凭借看书或者网络对号入座。
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3
预防和疗愈
大概每一个心理工作者,都不愿意给来访者做这样的诊断。作为专业人士,我们心里非常清楚,这条疗愈之路,对来访者有多艰难。所以,还是需要提高全社会对于 人格障碍 的认识和重视。在儿童期,就给与积极的干预。因为,只有在童年期给予及时的干预才能最有效地预防和治愈“人格障碍”。
而一旦错过儿童期,来到青春期,这第二类的人格障碍,尤其是最危险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就几乎终身无法治愈。至少,目前治愈效果不佳。
因此,也有人管 人格障碍 叫做心理疾病中的“癌症”,多数人都需要终身治疗。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被确诊患为人格障碍,那么最好的治疗方法恐怕就是娶(嫁)一位精神科医生,虽然这是一种戏谑,但也足以可见疗愈之路有多漫长。
疗愈——推荐的疗法
随着心理技术的发展,除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仍旧无法突破,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疗愈其他类型的 人格障碍 。况且大多数人,只是人格有些裂缝,并未达到 人格障碍 的程度。针对不同的人格障碍,有不同的推荐疗法,但是目前比较实用的`疗法,推荐认知行为疗法(CBT)。
基于CBT疗法而产生的MBCT正念疗法和DBT辩证疗法,目前都被认为是治疗人格障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进行这些治疗手段,还要通过精神分析,进行长期的心理分析作为辅助。
MBCT(正念疗法),在为来访者推荐这种疗法的时候,一开始,他们总是会和瑜伽相混淆。而事实上,MBCT是经过科学验证,不仅能有效治疗心理疾病且预防复发的及具价值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提升来访者的觉察能力,学会时刻关照自身身体感受、情绪及行为的倾向;建立觉察风险点意识,练习用新的反应方式及技巧来回应风险;在内部构建一种温和、不评价的接纳自我的态度,学会把自我攻击转化为对自我的友善及同情。不仅针对第二类人格情绪障碍的问题,健康人士存在的被情绪困住的模式,也有奇效。
比如,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在情绪管理上遭遇最大的挑战是,情绪没有原由,突如其来的冲动与暴怒。经过正念的练习,在建立了自我觉察,发现暴怒的触发点来临能够有效应对,并通过与此时此刻自己的相处,接纳自己情绪,在一次次情绪得到缓和后,慢慢产生了新的情绪反应模式,替代旧的的模式,从而得到治愈。
目前很多人都会前来咨询 讨好型人格 的改善,通过前面我们都知道,这属于 边缘型人格障碍 的特质,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对于 边缘型人格障碍 效果最为突出的是DBT疗法。
【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相关文章:
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心理05-13
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句子05-20
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心理原因05-20
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心理问题05-20
为什么不愿意麻烦别人05-20
心理学不愿意麻烦别人05-21
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是什么性格05-20
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什么原因05-22
怕给别人添麻烦是什么人格05-20
不愿意跟别人分享你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