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十个十个数,认识百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
2. 通过百数图,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
3.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认识与掌握百的分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百的组成,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百数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媒体演示装面包,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装面包的。
2. 出示10袋面包,问学生:一共有几个面包?你是怎么数的?
3. 引导学生概括:10个十是1个百。
板书:10个十是1个百。
4. 追问:谁知道100里面有几个十?
5. 讨论:如何把100这个数放到数位表中呢?
二、展开
出示百数图: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点吗?
让学生观察百数图,讨论自己的数法,并交流。
完成右边的`练习,并一起朗读。
三、深入
1. 在百数图上我们还可以做加减法呢。
2. 用教学软件“百数图” 依次演示。
3. 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做这些题目?
(学生可能会说1个十加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是20。或者因为1+1=2,所以10+10=20)
4. 在小组内交流:50+10=?50+20=?50+30=?50+40=?
5. 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这些题目的方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6. 小结:这些数都是整十数,我们通过自己动脑筋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7.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第4题,比一比谁计算的正确率最高。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检查,并说说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
8. 完成第5题前面3栏,要求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组全对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师检查自己小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况。
9. 第5题的后面2栏,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中各部分的变化,然后自己再试试看怎么继续编下去。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们进行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都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测量活动(第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三、试一试:
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四、作业:
第7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测量活动
填一填中的表格 试一试中的题目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回顾、整理、练习、订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故事书400本,连环画是故事书的 ,作文书是连环画的 。学校图书室里有有多少本作文书?
1、学生独立解决。
2、汇报交流做法。
3、提示课题:分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内说一说,适当的时机师生进行点评)
2、展示自己整理好的分数乘法的知识。
3、小组合作,优化整理。(课件演示)
分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一个数乘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加、乘减及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 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
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
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关系式:单位1的量(一个数)问题所对应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1)骆驼驼峰中贮藏的脂肪,相当于体重的 ,一头体重225千克的骆驼,驼峰里含有多少脂肪?
(2)一头体重225kg的骆驼,驮着比它体重还多 的'货物。它驮着的货物重多少千克?
4、(1)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2)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这批煤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吨,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四、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的例3、例4,第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会用0补足;
使学生初步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积中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如何用“0”补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7×0.84.2×0.31.3×0.5
口算并说说怎样想的?
2、指名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把下面各数缩小1000倍
12.5256103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0.056×0.15
(1)启发提问:①怎样列竖式?要不要小数点对齐?为什么?
②怎样把0.056×0.15转化成整数乘法?
③按整数乘法乘出来的积,比原题的结果扩大了多少倍?
④要得到原来的积,该怎么办?
⑤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2)强调:计算小数乘法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就要在小数的前面补零。
注意:先点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零
(3)验算:交换因数位置后让学生说说0.056×0.15、
0.15×0.056各求的是什么?然后进行检验。
(4)练一练
1.3×0.050.025×1.8
2、教学例4
(1)指名读题
(2)列出算式:这题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3)说说18.5×2.4表示什么意义?
(4)指出:以前表示两个数的位数关系的都是整数,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就象这里,18.5的2.4倍就是求18.5的2倍和18.5的十分之四合起来是多少?
求18.5的2倍用乘法,求18.5的十分之四用乘法,因而求
18.5的2.4倍也用乘法。
(5)算出得数(学生自练后填在书上)
集体订正
3、观察例3,例4,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1)小组讨论并填表:当积小于被乘数时,乘数有了什么特点?(与1比较是怎样的关系)
当积大于被乘数时,乘数有了什么特点?
为什么有这种规律?
(2)做一做
先判断一下,积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习
1、P5第10题小组形式,小组长报题,组员抢答
汇报情况,共同纠正易错题,择题说说口算步骤
2、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0.2812.2
×0.5×0.5
───────────
0.014061.0
3、P5第12题做在书上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每道题对错的理由
4、P5第13题自练后评讲
四、全课
今天学习的小数乘法,在点小数点时碰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反过来呢?
五、布置作业
P5第11题
六、板书
一个数乘以小数
例3注意点
计算过程表格
例4
计算过程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材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尽量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教材分析:
混合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教材通过游戏情景,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展开对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设计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运算的价值。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想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法学法: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把这个规定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教学1—6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分为三段教学:第一段教学1—4的乘法口诀,第二段教学5的乘法口诀,第三段教学6的乘法口诀。
本单元的教材编排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1、教给学生编口诀的方法。教材不是把编好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也不是向学生展示口诀是怎样编的,而是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2和3的乘法口诀是教材编给学生看,4和5的乘法口诀有少数留给学生模仿着编,6的乘法口诀基本上由学生自己独立编出。这样编排,一是把乘法口诀与乘法的意义有机联系,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法口诀:二是让学生能感受相邻口诀间的关系,有利于他们利用乘加、乘减记忆乘法口诀:三是学生能学到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
2、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紧密结合。教材在编出乘法口诀后,把记口诀和用口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中“记”,在“记”中“用”。在用口诀时,又把口诀算乘法和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了大量的机械重复训练,使学生充满情趣地练习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过程中,熟记这些口诀。
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1—6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编写口诀的全过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投影、挂图。
课时安排:
1.2、3、4的乘法口诀2课时
2.乘加、乘减1课时
3.5的乘法口诀3课时
4.6的乘法口诀3课时
5.复习2课时
6.快乐的队日活动1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
主备教师:董洪发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20xx.9.1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页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诸有关的乘法题。
2、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及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投影仪、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星期日老师带小朋友去公园,她带4组小朋友(每组4人),问小朋友一共去了多少人?交流:4+4=88+4=1212+4=16
4+4+4+4=16
揭示课题:2、3、4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引导讨论,一个跷板共坐了2人,1个2是几,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
还可以怎样列?那么两个跷跷板呢?2个2是几,怎样列乘法算式?
师随着学生的发言,写出1×2=2编口诀:一二得二
引导学生根据2×2=4编一句口诀呢?交流得出二二得四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说出:2×1=用什么口诀。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投影出示小朋友荡秋千的场景。
分小组讨论交流图画的意义,并说出怎样列出算式?
1×3=32×3=63×3=9启发小朋友说出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说出:3×1=3×2=3×3=用什么口诀。
3、学习4的乘法口诀。
出示表格:
车厢的个数:1234
人数481216
小组交流探索乘法算式及口诀。
4、独立自主学习1×1=并编口诀
三、深化探究。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明确题意,先摆出小棒,再写出算式后填口诀。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讨论交流后连线,互相检查。
四、反思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一)
一二得二;一四得四
二二得四;二四得八
一三得三;三四十二
二三得六;四四十六
三三得九
作业设计:
1、4×12×23×24×2
2、一二得二二三得六
()×()()×()
()×()()×()
二四得八三四十二
()×()()×()
()×()()×()
1~4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主备教师:董洪发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20xx.9.2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1~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1~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熟记1~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1~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本第10页第10题的主题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今天我们就要用所学的乘法口诀去解决一些问题,看谁表现得最出色,好吗?
二、复习巩固
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1~4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男、女生背独立背
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
3×1=2×3=4×1=2×2=
1×4=4×3=2×4=3×3=
三、拓展深化
1、第8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9题
3×□=□□×4=□□×□=4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
3、投影显示第10题图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
(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
(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四、自我评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解决?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7篇06-06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5-06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8篇04-0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七篇04-09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7篇05-21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5篇03-24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八篇05-06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八篇04-09
小班数学教案:晾衣服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