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介绍,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在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美味的美食、节日用品,现在分享白族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介绍。
白族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介绍1
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的节日。
除了村寨竖大火把的集体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美食、各种节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团聚。火把节前,遍街卖的都是火把节的标志物——用竹篾彩纸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纸火香袋以及专供妇女用来染红指甲的凤仙花根等等,节日气氛非常浓郁。
关于火把节的缘由,白族人认为主要是为了纪念柏洁夫人。传说一千三百多年前,南诏王皮罗阁为吞并洱海地区的其他五诏(小王国),设计以祭祖为名火烧松明楼,烧死五诏诏主。其中邓赕诏主夫人柏洁远见卓识,事先已预计不测,事后又忠贞不屈,为刨丈夫尸骨,十指皆刨出鲜血。
故火把节时白族青年妇女都要染红指甲以示纪念。有的地区火把节当天小伙子们还要举行跑马活动,海东一带还举行赛船,都是为了纪念柏洁夫人顽强的抗争精神。
节日当天人们停止一切生产劳作,男女老少都着节日盛装,纷纷汇集到竖大火把的地点,在热闹的唢呐鼓乐声中忙着扎制大火把,老爷爷们演奏洞经古乐,老奶奶们齐声念诵经文。当家妇女便要带着孩子备上盐、米、酒、茶到田间焚香祝祷,祝愿五谷丰登。
每个村寨或片区都要共竖一株大火把,砍好一棵五、六丈高的火把树,通体用柴禾或竹子捆扎,插满五颜六色的小三角旗、红香,再挂上梨串、苹果、海棠等,称之为“火把果”。顶端还要饰以火把节的大型标志物——“连升三级”的“升斗”,上书“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升斗”顶端彩旗飘飘,拱托着一支振翅欲飞的白鹤。
火把竖好后,暮色降临时,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唢呐鼓乐队的护送下从本主庙取来火种将火把点燃。当熊熊烈焰升起之时,男女老少便载歌载舞绕着火把树转,孩子们争抢着烧落下来的火把果,意为迎祥纳福,青少年们个个手中舞起小火把,不断扑洒松香,飞出团团烈焰,互相追逐喷洒以示祝福,然后高举火把巡游田间。
按民俗学的观点,认为火把节是一种农事节日。白族自古为稻作民族,火把节乃稻谷抽穗时的庆祝活动。以火炬烧灭害虫,祝祷丰收。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在《云南通志》中记道:“六月二十五日,束松明为火炬,照田苗,以火色占农。”此外,白族火把节也包含着一些具有生育观念的民族文化。
如火把树要由当年生男孩的年轻父亲提供,竖火把的坑要由当年生女孩的父亲挖掘,大火把上挂满水果,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这一切都表明——白族火把节是一个源于白族先民生产和生育观念的古老节日。
1、接点火种
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
2、耍火活动
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3、斗牛
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
4、篝火晚会
夜幕低垂,人们吃着烤肉,然后以松枝点燃火焰,手举火把围绕跑一圈,祈祷消除虫灾病害,祈求丰收连年。热情沸腾的群众,将火把围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千上万的彝族儿女跳起“大三弦”舞。
5、选美
彝族人世代爱美,追求美,“选美”自古以来一直是彝族传统火把节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动内容。它不同于当今世界集商业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选美”活动。美丽的彝家姑娘盛装打扮,手持黄伞,围着草坪上的火堆缓缓舞步表演“朵乐荷”。
白族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介绍2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期间,人们举行各种活动,如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表达对生活和爱情的热情。
火把节不仅是少数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详细阐述:
火把节,又称朵扔吉,是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三夜,分为祭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彝族先民生活在高寒山区,对火有着强烈的依赖和敬畏。他们认为火是神赐予人类的宝物,可以驱赶野兽和邪灵,保佑庄稼丰收和家庭安宁。因此,他们每年都要在农忙之后举行盛大的祭火仪式,以感谢火神的恩赐,并祈求来年更加美好。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都会用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这样做既是为了用火光驱赶田间害虫和野兽,也是为了用烟雾杀灭病菌和虫卵。
除了祭祀之外,火把节还是人们欢乐娱乐的时刻。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他们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魅力,寻找心仪的对象。老人们则会按照传统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并给予奖励。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
火把节不仅是少数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历史上,彝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都有着密切的往来和友好合作。在火把节期间,他们会相互邀请参加庆祝活动,共同分享欢乐和收获。这样做不仅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尊重,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白族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介绍】相关文章:
白族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07-20
白族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和象征07-21
白族火把节的寓意是什么07-19
白族的火把节有什么寓意07-20
白族火把节的风俗简介07-21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07-20
彝族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07-21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07-21
白族火把节的来历和传说07-20
周岁的风俗及寓意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