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随笔

时间:2024-08-16 15:25:08 阅读 我要投稿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师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师随笔

语文教师随笔1

  新大纲在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同学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同学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要鼓励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交际能力。”

  说到同学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同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低段的小同学来说,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而对于农村低段的小同学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加难。现将学习的一些资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同学的交际能力

  利用训练低年级同学的交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刚入学的儿童,说话经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同学刚入学学习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同学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如:在教学四声音节时,学习ye的四声:ye子,海南岛有椰子树。ye爷,爷爷在家里给我讲故事。ye猪,森林里有许多野猪。树ye,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同学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既丰富了同学的词汇,又便于理解字义,并练习运用。既掌握了“ye”的四声,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而不是单纯地学。

  在识字教学中训练交际,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此外,让同学自身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同学的说话。如在教学形声字“蜂,峰,锋”时,先让同学懂得声旁协助记字义,形旁协助辨字形,再让同学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造句,同学通过分析,知道“蜂”是虫字旁,它与昆虫有关,组词“蜜蜂”,造句:蜜蜂会采蜜;知道“峰”是山字旁,与山有关,组词“山峰”,造句: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像猴子在观海;知道“锋”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组词:锋利,造句:猎狗有一嘴锋利的'牙齿。这样既有利于同学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同学的思维和语言。

  在教学中训练同学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同学的“对话”,教师与课本,课文与同学,同学与教师这三者的交际。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溢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交际的好。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同学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同学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比方,让同学想一想,说一说,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假如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同学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小朋友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级同学以想象见长,给同学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交际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语文教师随笔2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贯穿于各科之中,处处可见。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没有哪一个学科离得开这两种载体,因而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何况连母语都学不好,怎么能妄谈学好语文?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便是人格的.提升与情感的丰富,当然最现实的目的就是拿高分,所以关于语文学习,我将之分为五部分: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这一部分对应的就是考试中的前五道题,也是失分较多的地方。关于这一点,“无他,手熟而已”,只有在平时注重积累,准确理解词意,切忌模棱两可,遇到不会的就查字典,长时间的积极才能胸有成竹。

  二、文字常识和名句名篇这一部分的课内文言文名句和文学常识组成,有时会涉及课外知识,范围广而杂,所以要求大家增强阅读量和识记能力,做到“肚子里有墨水”才能做好这一部分的题目。

  三、古代诗文阅读对于古诗,大家从小就开始学,但要做好古诗文题目却并不容易,古诗文阅读主要是对诗文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评价,所以要读懂文意,要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要点才能回答准确。对于文言文,则要理解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结合文意翻译句子。

  四、现代文阅读现代文分为文学和实用两类,对于文学类要分析作品结构,主要表现手法等,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内涵,理解作者的思想,对于实用类要筛选整理文中信息,把握文章结构,评价文中的主要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作文对于这一个占60分的大题,想要拿分还是很容易的,首先立意要正确,不跑题。其次,组织语言要突出中心,结构要紧密连联,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为鲜明,这样无论文笔好坏,至少不会拉分。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仅以遇见,大家姑忘听之。

语文教师随笔3

  我在阅读了有关当前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如何有效的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如早读制度、图书交换制度方法一帮一制度方法等。这样就能有序、有效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当以上的制度、方法完善并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在学习上也就构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有些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记得刚接手我此刻任教的这个班时,在阅读教学中,我就要求学生读一篇课文必须先标上小节号,必须要了解主要资料。这就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处理,应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就证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我将教材资料进行归类。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文、古诗、哲理性文章等。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类型文章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例如:写人记事的文章,我让学生按这几步去学习,第一步,读课文,必须要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第二步,读课文,必须要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第三步,抓住文中描述人物有关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语句,反复读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再例如:写景状物的文章,我让学生按这几步去学习,第一步,读文章,了解写了什么资料;第二步,了解写作顺序或观察顺序;第三步,读,了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写的;第四步,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反复朗读去体味感情。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本事。

  三、把主动权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当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的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首先,主动权给学生,我认为要将读书时间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不能让读书成为阅读课上的形式,走过场,草草了事。那样的读是起不了效果的。其次,主动权给学生,我认为应当在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的情景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是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异常是合作学习,除了明确学习目标外,还应当制定小组长职责。让小组长真正成为合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发言者。使小组学习有序、有效的开展。小组长轮换制,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本事。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是不是教师不闻不问了。教师应在巡视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醒学生有必要时甚至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听取学生的不一样见解。这样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才有效果。最终,主动权给学生,在阅读教学的汇报、交流时,往往一位学生答对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一位学生答错了,就请第二位、第三位,直至有一位答对了,于是,这个也就解决了。一位学生答对了,就能代表全班学生都懂了吗显然,这是重

  结论、轻过程,面向少数人的表现。同时,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较普遍,如:一些学生掌握了,另一些学生还没有掌握,就会受到批评。提出把主动权给学生,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四、提高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除了学好教材以外,再阅读一些其他书籍,既能够丰富词语,又能够广泛的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读写本事,养成自学的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首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将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当作故事课来上。经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组织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外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看谁读的书多;举行故事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巩固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谈体会,谈收获,相互启发;还能够举行诗歌朗诵会等活动。经过这些检查读书效果。检查后,认真总结,表扬认真阅读的学生,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总之,要想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做到:热爱学生,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法,大胆创新。阅读过程中既要集中注意力,更要动脑子,还要勤于动笔,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语文教师随笔4

  这学期开始,我们班每天早上进行了二十分钟经典古诗文诵读,朗朗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记得刚开始的那几天,我们都很不习惯,以往我都是安排学生早上看书阅读。一下子改成读经典古诗文,领读的孩子也老是忘记。经过几次提醒,我们由不习惯变成了习惯。现在每天早上,老师还没进课堂,但教室里领读同学已打开多媒体,出示本周诵读的内容。

  对于每日诵读经典,我觉得对传承我们中华文化以及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熟读成诵,是传统阅读教学的基本经验。古人认为阅读不能只用眼睛看,必须大声诵读。这是因为儿童内部言语系统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可以使注意力的稳定,通过朗读把不熟悉的文字符号变成已经熟悉的口头语言,读出声音来自己听到了,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所以,对孩子来说,朗读是理解书面言语的必要手段。

  朗读,特别是多读,有助于记忆。现代心理学证明,6—13岁的儿童处于记忆最佳时期,但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相对较弱,正所谓“多记性,少悟性”。这个阶段,让儿童多诵读一些名篇,可以“不求甚解”,有些较深的`意义留待阅历的增长去逐步感悟。因此,教师指导儿童阅读,并不需要“讲深讲透”,也不需要“问个不休”。

  熟读成诵应当有一定的数量。古人为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读写能力,至少要让他们熟读背诵二百来篇文章。而今天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设定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古今中外名篇,作为基本篇目,供教材编写时参考。比如《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了适合1—6年级学生背诵的70首古诗等。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不正好说明多读几遍,自然晓得其中的含义,熟读成诵后,将久远不忘。

  我想我们应该将这一习惯坚持下去。

语文教师随笔5

  早晨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发现又有两个孩子拿不出来。究其原因,说是“忘带了”。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有。往常我多半会说:“明天带来。下次别忘了!”可今天我特别生气,原本还算美丽的心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从第一课到第八课的词语每个抄两遍,明天早上交给我!”几乎是想也没想,我硬生生地丢下一句话顾自己走出了教室,到办公室去平息心中的怒火。

  傍晚,孩子们都回家了。原本平静的心情竞有些惴惴不安起来:我采用这种罚抄作业的方法合适吗?从第一课抄到第八课是不是太多了?孩子写字速度不快,化两小时能完成吗?再说孩子们的年龄还不算太大,将来有的是改正错误的时间与机会?会不会因为我不当的处理方式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家长们是否能理解我的这种做法?带着困惑与一丝自责与家长进行了短信交流,一位家长的.一席话让我紧张的心情有些释然:“老师,孩子觉得有些委屈,因为他的作业其实是完成的,可是让孩子委屈一次又何妨!很多时候忘带作业和不做作业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们不知唠叨了多少遍,要自己整理好书包,千万别漏掉课本、作业本,可他根本置若罔闻,我认为很有必要老师您给予孩子警醒,我赞成您的做法。我会监督孩子把罚抄的作业全部完成”!

  是呀,虽然仅仅是因为忘带作业,但面对孩子这样重复出现的错误,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学会反思:假如他能仔细翻看书包,假如能仔细查找课本和作业本,假如……粗心形成了习惯,还会生发出更多另外的假如,假如在考场上带忘了准考证,假如在重要的场合忘带了重要的文件资料,那么将来他们付出的将是更大的代价。

  第二天早上,讲台上放着两本抄满词语的作业本,一个孩子在本子最后写着:我向朱老师保证以后决不会再忘带作业本,请老师放心。我笑了。如果一次委屈能让孩子们成长起来,那么让他们委屈一次又何妨。

语文教师随笔6

  纪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教学中始终以读代讲,贯穿于整个课文的学习,其中有一处亮点就是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齐读、指名读、同桌读、男女生齐读、默读、仿读、不仅模仿老师读、而且模仿读得好的学生读、赛读等。低年级的朗读方式还有很多,如;我们常用的自由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等,每篇课文通过恰当的朗读方式,把无声的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语言语,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感悟、甚至运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进入有效的学习呢?就拿我们教学中常用的自由读文这种方式来说:首先要有目的的去读如;让学生在读中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识字;遇到难读的句子画下来等;有了目的的读,学生的注意力就更集中了,学习的效率就更高了。另一方面就是引导学生真正的自由朗读。我们在听课时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老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开始不约而同的齐声读,这时老师使劲拍手叫停,说自己读自己的,于是学生开始叽里呱啦的开始读了,读的快的学生早早坐好等待,而读的慢的学生看周围安静了也就不好意思再读下去了。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自由朗读与齐读比较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发挥学生的个性,上述的例子中的自由朗读仅仅是为读而读,而真正的自由朗读是遇上读不明白的地方必须停下来思考,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必须反反复复的读上几遍,遇上新的发现,拿起笔来写写画画。学生会不会自由朗读,往往是检验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标志,当然这种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我们老师长期的探索与努力。

语文教师随笔7

  公居小学王莲在本学期里,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认真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课后,对学生进行恰当辅导,广泛吸收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做到教学相长,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二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和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都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二、认真备课在备课中,我既备教材备教法又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程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及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三、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年级里、科组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好写字训练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农远资源中的写字教程,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

  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3)抓好读书训练如何让学生能从“阅读”变为“悦读”是一个关键。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经过一年的实验,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变化。

  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对学习语文有了比较高的兴趣。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方式上,还体现在学生在课外学习上。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不仅学习了课内要求掌握的知识,还引进了许多课外资源,学习了许多课外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也应该加强联系。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投身教研活动之中,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不过还应该说的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众多的`学生是可以接受新课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如一些学生只会说而不会写等,这都有待于进一步去提高。当然,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使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9

  我们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而学生是这个动态系统中的生命体,是充满激情和想象的群体,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兴致参与课堂,从而使课堂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善于调整教学计划,适应变化了的实际,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草原》这篇课文。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我正要引导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时,王琦同学冷不丁地站起来提出:“老师,我发现课文中有个病句。”

  正准备回答问题的同学们刷的一下把目光转向了王琦同学。我停止了提问,好奇地问道:“你说说,哪儿是个病句?”

  她不好意思地皱着眉头读道:“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本来有点奇怪的我,突然笑了,眼睛一亮,呀!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发现,多美的一个“病句”,多好的一份学习资源呀!孩子们幼稚的“错误”,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于是就这一问题我让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李晓婷说“是病句,理由是“看不见什么东西,就包括看不见小鸟。”江康雯说“这不是病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刘杰说“听不见一点儿声音?草原真的一无所有,如果真的这样,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难道不是一点些东西?难道它们没有一声鸣叫?这不是明显的自相矛盾吗?”郭娟说“不是病句,而是意在突出、强调。”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争论着,他们已经对课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讨论中已经体会到老舍先生写这样几只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突出草原当时的安静,否则在热闹喧嚣之中,谁还能注意到那几只小鸟呢?况且又是忽飞忽落的小鸟!接着我又举了一个例子,如:“阅览室里肃静无声,只听见大家翻书报的声音。”作者写连翻书报的声音都听得见,有效地强调了阅览室里的“静”,突出了大家专心致志看书看报的学习气氛。此句并非病句,而是运用了“舛互”修辞手法,我就把这些知识告诉了学生。

  同学们的争论就生成了新的课程资源。基于这种理念,只要我们要学会判断、学会取舍,挖掘生成的资源来优化课堂教学,就能让课堂因生成更精彩。

语文教师随笔8

  不记得是哪位教师说过:想要拥有优秀的学生,你首先要让自我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我记住了这句话,也将成为优秀教师作为了自我一向努力的方向!

  然而,此刻的我,还并不优秀,我只是尽量让自我成为这样的语文教师。

  一、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语文教师。

  学生爱听故事,语文教师,就要善于讲故事。神秘的神话传说,悠久的历史故事,慷慨激昂的革命故事,名人伟人的成长故事,感人至深的感动中国,最美人物的美丽人生……只要你会讲故事,只要你讲得生动趣味感人,学生就会被你吸引,学生的学生时代的回忆里,必须有你的故事,美丽着他们的成长记忆!

  还记得我给他们讲“四大吝啬鬼”的故事,很是让他们困惑;我讲阿Q的哲学,又让他们感叹;还记得我给这些农村孩子讲《红楼梦》中黛玉初进贾府,讲到宝玉摔玉的情节后就戛然而止,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于是,班级上,就出现了两个“红楼迷”,竟然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整本书,也就有了给全班同学讲《红楼梦》的伟大殊荣!

  我,不仅仅让自我会讲故事,也要让我的学生会讲故事。在我的班级中,有“宏瑞讲坛”,主讲人是袁鸿瑞,讲述的是他在《百家讲坛》听到的故事;也有“海垚开讲”,讲的是很多女生都不爱看的三国故事。能成为主讲人,真是学生羡慕得不得了的荣耀啊!我期望有更多的人跃跃欲试,更期望自我的班级中,故事多,讲故事的人也多!

  二、做一个能写文章的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是必须要教学生学写文章的,不能想象,一个自我都不会写文章的语文教师,是怎样能够教会孩子们会写文章。所以,语文教师想要让自我优秀,就必须要让自我写得一手好文章。你不必成为作家,成为诗人,只要你能用自我的笔,用自我的语言,形象地告诉学生,文章能够怎样写,就能够了。那么,在你的学生的心目中,你就是作家,你就是诗人。

  还记得在学过《背影》之后,我在作文指导课《父亲》的课堂上朗读自我的下水文《父亲,你在天堂还好吗?》,感动了学生哭泣,也让自我落泪;还记得在学过《春》之后,我给学生朗读下水文《春之遐想》,他们看我时的眼神,充满敬慕;还记得在研究课题《古诗词积累与运用》的过程中,在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古诗词的下水文《中国诗,歌四季》中,因为化用很多的古诗词,学生看我时那崇拜的眼神。其实,我的文章写得并不太好,而我,也许是太自恋了,可是,我的自恋,却给了学生具体的引领,让他们学会了写作,当然,有很多学生也和我一样,变得自恋,变得总是相信自我,能够写好作文,并且,真的写好了作文。

  三、做一个善于朗诵的语文教师。

  语文,是用文本建设起来的学科,文本,是无声的歌曲,是无声的诗行。语文教师,要学会用自我的'声音,对文字进行再创造,用自我的声音,将无声的文字,讲述成动人的故事,谱写成优美的诗篇。窦桂梅教师说过:“语文教师,要修炼自我的声音。”语文教师,要让自我的声音具有一种魔力。当你的声音响起,学生就会被你的声音吸引,然后跟随着你的声音,走进语文的大千世界。

  还记得自我在七年级第一节语文课上为学生朗诵《在山的那一边》,这些刚刚成为初中生的农村孩子惊讶的眼神告诉我:原先,课文能够这样好听!还记得我和学生一齐分主角朗诵《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我的第一句话“他,是一个盲孩子”的低沉的声音一出现,这些孩子们的情绪就被调动到状态,一篇无声的童话,就在我们师生共同的讲述中,变成了有声有色的美丽故事。

  四、做一个爱唱歌的语文教师。

  你能说,有哪个孩子不爱唱歌,不爱听歌吗?我的孩子们,都那么爱唱歌,唱歌不太好听的学生,也喜欢听歌。于是,他们喜欢什么流行的歌,我也要学会,和他们一齐唱;他们不会唱的歌,我有时候会给他们唱,让他们明白这些歌词就是诗歌,就是倾诉,就是写作的一种方式。

  我不仅仅和学生一齐唱歌,还教他们唱古诗词,也让他们自我给古诗词配曲子,然后当教师,教给同学们;我不仅仅唱歌,也唱戏。唱评剧,唱黄梅戏,也唱京剧,唱二人转。当然,我唱得不专业,可是,只要语文课堂需要拓展,需要点缀,我就会不时地亮两嗓子,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都是相通的。

  五、做一个懂学生的语文教师。

  学生,是孩子,是孩子,就需要更多的关爱,而不是管束和说教。于是,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成为他们能够安慰的家长,也是我的追求。因为不是班主任,学生并不怕我,于是,善良的我就成了他们的知心人。有时候,学生有些不能跟班主任说的话,就到我那里来掏心,到我那里来找安慰,寻求帮忙。

  还记得曾有一个男生来找我,告诉我有个学习异常好的女生很喜欢他,而他不爱学习,也不喜欢这个女孩,可是,因为她学习好,多愁善感,怕直接的拒绝伤害了她,让我帮忙他劝劝这个女孩。我给这个女生写了首诗,告诉她,秋天里的果子才更甜更美。没说什么大道理,聪慧的她便懂得了,从此,收心学习,考上重点高中,而那个男生,过着打工的日子,也很欢乐。

  还记得一个女生总是叫我“二妈”,她说我就是她的第二个妈,虽然这个称呼叫起来容易让人误解,可是,我还是坦然理解,因为,我明白,这个称呼里,是她满满的爱。

  六、做一个可爱的语文教师。

  青春已过,不惑当年,我的年龄虽然已经不再年轻,可是,我的热情不减,活力仍在。我让自我时尚,给学生一个美丽的仪表;我让自我温和,给学生亲切和微笑;我让自我幽默,给学生欢乐和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让自我宽容,给学生空间,给他们改正自我的机会;我让自我可爱,拥有学生的爱,就拥有了我的语文教学的未来。

  让自我会讲故事,让自我能写文章,让自我擅长朗诵,让自我会唱歌,让自我懂学生,让自我更可爱,这些都是我的追求。也许,做到这些,我依然还不够优秀,可是,我一向在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道路上前进,前进,前进进!

语文教师随笔9

  如何理解文言文语法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语言表达形式与现代白话文不同,与口头语言有着更大的差距。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然而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的记笔记以外,多数学生却昏昏欲睡,反应冷淡,课堂气氛很沉闷。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很糟糕。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健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就成了新教材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针对文言文的字词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用小组竞赛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开拓学生的思维,变过去的教师讲深讲透为学生的学深学透,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预习课上首先宣布《马说》这一课采用自学加老师点拨的学法,按座位分为两组进行课堂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将平时由老师来完成的环节进行分解。一是重要的实词,如:石。是”等;二是古今异义词;三是词类活用;。分解完毕后让学生根据以上要点充分预习并提出疑问,作为下一节课竞赛的题目。学生要想发现疑问,就必须对照注释认真地钻研课文,这实际上也就是自学的过程。学生由于有发现疑问的任务,预习课文便非常认真,记忆也就格外地深刻。学生在认真预习之后,提出的往往都是较为复杂、较难理解的问题,而一些简单、容易理解的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解决了。学生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就需要作认真的思考,深入的研讨。这样不断地发现疑问,不断地探讨疑问,就可使学生具备自学的能力。全班按座位分为甲乙两组,举行课堂竞赛。整个比赛过程中,可以查看各种工具书、参考书和参考资料。答疑组的同学可以群策群力,互相帮助,只要在规定的1分钟之内回答出问题,即可加分。这样做,让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既调动了学习热情,又锻炼了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集体意识。多数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这种课堂竞赛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在为集体挣分的同时,体现个人价值。这样改进教学后,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挖掘深入,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热情,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场面。学生们唇枪舌剑,争辩质疑。有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更是妙语连珠,鞭辟入里。这样表面上看好像是为了多得分,实际上是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在知识的探讨中发展智力和能力,从而提高了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我教《马说》的字词用了两课时(八十分钟),而学生活动时间累计达六十分钟以上。学生踊跃发言,彼伏此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发言达四十人次以上,有的同学发言达四次之多,形成了争相发议,探讨学问的民主教学气氛,为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发展学生的敏捷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改革后的文言文字词教学虽然效果很好,却大大超出了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时,往往计划2课时完成的课文要4课时才能完成。怎样使课堂内容再精炼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会继续进行探索,也希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指点通过讲授文言文的语法知识,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对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喜好文言文的兴趣。

语文教师随笔10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认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用"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教"与"学"合一。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其指导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要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做"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可以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具体的"做",将教师"教"授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与学生在应用中"学"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整合为一种综合的教学活动。

  首先,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语文活动,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各种"做"的活动应当是语文综合活动的基本内容。其次,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文活动,各学科与语文相关的"做"的活动都应该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再次,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语文综合活动,各种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做"的活动,也应该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下面谈一谈笔者以"做"为中心进行三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紧扣教材"做",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首次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全新的内容,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却是完全陌生的。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问题意识淡薄,他们还不太会主动引发问题进行思考。因此教师首先要紧扣教材,巧妙地设计和安排各种"做"的活动,缩短学生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对于活动内容的高度关注,以此来落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每一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途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可以紧扣每一篇课文展开。

  1、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陶行知先生指出,唤起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学科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直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们经常性地安排一些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如在《陶罐和铁罐》、《亡羊补牢》、《惊弓之鸟》等多篇课文的教学中进行课本剧表演,在《比绝招队《东方明珠》等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比绝招"、"小导游"表演等。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熔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气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情趣。

  2、紧扣课文内容的制作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头脑。紧扣课文内容进行各种有趣的制作活动既能让学生动手动脑,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三年级课文中有不少制作活动的切入点,如学习《花钟》一课,可根据课文内容或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制作一个"花钟"。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后,可引导学生编写一张"保护绿色家园"手抄报等。在活动中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版面设计能力得到了锻炼,审美、鉴赏、绘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紧扣课文内容的拓展活动

  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课文,不是以传统一篇一篇"课文"的形式而是以一组一组课文的形式出现的。一组课文一个"主题气将一篇篇课文融合在一起,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除了可以紧扣一篇课文"做",也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进行设计,拓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三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五组安排了以"爱"为主题的一组课文,我们在学习这一组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了"爸爸妈妈我爱你"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以下几个内容:向亲人邻居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仿照课文内容写一份"爸爸妈妈的账单":为爸爸妈妈做一张感恩卡:请过生日的爸爸妈妈到学校汇报综合性活动的成果,共庆生日。这些活动内容,有的是这一单元中教材原来就安排的综合性活动内容,有的是结合教材拓展延伸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都紧扣教材,并体现活动的层次性,学生通过"学"课文能够初步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然后通过"向亲人邻居了解"、"仿写爸爸妈妈的账单"等活动深深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最后用具体的实践活动"为父母做一张感恩卡"、"为父母庆生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这样,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都得到了融合和提升,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实现了教师"教"学课文、阐述文本、培养能力与学生"学"习课文、理解文本、体会真情、提高能力的整合。

  二、整合教材"做",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寻找各学科之间的关联点,设计出多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后的活动不仅在数量上添砖加瓦,而且在质量上高屋建领,极大地丰富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时,我们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美术》学科一起组织了"夸夸我的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用画笔、相机,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记下了学校每一个美的景致,还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老师等形式发现学校一个又一个曾经的辉煌。语文课上同学们将自己的发现和优美的课文融为一体,与民族小学的学生一起夸夸自己心爱的小学,表达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品德与社会课上学生制作了《校史报》,为学校光荣的历史感到骄傲,美术课上学生们用画笔画下了"美丽的校园",还发挥想像画下了"未来的校园",并配上了精美的设计说明,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对学校深深的爱。这样的活动力日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做",激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陶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他极力主张把学生从学校这个"鸟笼"中放飞到大自然中去自由朝翔,到生活的大风大浪中接受人生洗礼。的确,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选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环保主题的课文。为了从小搞羌学生的环保意谅,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安排了主题为"关心周围的环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共同商定一个活动计划,想一想开展的方式和内容,然后大家分头行动。有的小组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和记录:"称了称家里每天产生多少垃。圾"、"算了算自己家一年用掉多少吨水"。有的小组去实地访问,追寻一条原,本干净的小河变得浑浊肮脏的原因。还有的小组搜集了许多的资料,了解嘉兴近几年来水资源缺乏、水质日益恶化的现状。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劲头十足,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语文教师随笔11

  当我们曾经深切地爱过一个人之后,就不要再恨他了吧,如果不能再爱,就把爱化成关心,化成理解,化成澄澈的智慧与明心。”这段话,是我在林清玄的散文集《情的菩提》中读到的。很有感触,因为暗合了我此时的一种心理状态。

  林清玄的菩提系列散文共有十册,是作者写作中的重要之作。2007年作者将其中的精品分编为《情的菩提》和《心的菩提》,而我拜读的是前者。

  菩提,何为菩提?其实菩提就是一种觉悟,一种觉悟的境界。从作者写的文章中可以看见都是对生活的觉悟,对世间任何细微事物的觉悟。

  面对红灯绿酒、变化无常的世事,人心固然会迷惘,无法辨认自己的真实位置,从而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虚无的物质,最终这些会让心变得浮华、空虚。此刻最需要的就是觉悟,从心而生的觉悟,理性的觉悟。这可以让你摆脱物质的给养,拥有一个干净、素朴的心灵。觉悟更可以让那些命运多舛、意志消沉、心浮气躁的人们重新充满希望与信心。

  觉悟并不是让你无欲无求、碌碌无为。菩提是源自佛,则觉悟是一种禅境,而佛家中的禅境是为了更好的审视世界,重新的认识自己,使自己远离苦海,以一种淡泊、纯净的心去生活。而这种生活是世间最可贵的,可贵在于它很少的被人做到,甚为难得。但它却是最简单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就能诠释它的真谛。

  虽我功力尚浅,不知道林清玄是否真的觉悟,看淡了一切。但我知道他的灵魂已超越了普通的.人,人间的七情六欲已不能操控他,他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如天空中翱翔的飞燕,栖息到属于自己心的归属,直到在世间消逝。

  请静下来吧,找个空闲时间,去读一读这本书,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吧!

  记得,有一次署假期间,妈妈推荐黄蓓佳阿姨的一本书——《今天我是升旗手》给我,给我了很深的感触。

  他----------主人公肖晓出身于军人家庭,他崇拜英雄,奇想迭出,他有一个愿望,就是当一回学校的升旗手,可机会总是与他擦肩而过。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才有资格升旗,第一次升旗,旗手理所当然是班长,肖晓是副班长,没戏。四年级,肖晓在“国旗知识竞赛”中名列前茅,去当升旗手是肯定没问题,可他很倒霉,偏偏在升旗那天生病了,急性肺炎,错过了机会。五年级,肖晓聪明反被聪明误,别人摔了一跤,只蹭掉了一块皮,明明没有受伤,他却把人送进了医院,原来已定他是升旗手,又被换掉。升入六年级后,肖晓意外捡到了一笔巨款,间接救了一条人命,因此获得了一次升旗的资格。他为此做了许多准备,还在家里反复练习升旗动作,花费了许多心血。可事情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上级领导要来学校参观,临时把肖晓换成了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三等奖的林茜茜。星期一早晨,当肖晓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后,心灰意冷,甚至不愿去操场参加升旗仪式。在梅老师的鼓励下,肖晓终于又勇敢地站了起来——他没有放弃做升旗手的愿望,加倍努力:团结班上所有的同学,帮助冷漠的“学习尖子”林茜茜,让她变得开朗活泼,帮助“追星族”祝小娜改掉追星的坏毛病,和包郝、马驭等同学智擒“偷猴贼”,积极参加“手拉手”活动,冒险一个人去北京看升旗,在火车上,和怀娃、小狗孩发生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通过不懈努力,在临近小学毕业时他终于亲手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圆了自己的旗手梦。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鼓舞。升旗,一件既庄严又光荣的事,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做过。在书里,我看到了一位小学升旗手的形象:正直、勇敢、善良、坦诚、热情,勇于和坏人坏事做斗争,对待同学像春天的阳光一般温暖,书中这位小升旗手令我敬佩,也使我感到惭愧。我和他相比,还差得很远。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向肖晓学习,做一个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感、,做一个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人!

语文教师随笔12

  语文实践性很强,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小语课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觉得结合具体文本精心设计一些学生体验性活动,让其参与合作,交流学习,教学效果更好,下面就此略谈几点做法:

  一、回忆往事,重新体验。

  小语文本中有不少细节令人动情,比如“泪水”、“掌声”、“赞叹”,甚至富有哲理的“话语”等等,就此可引导学生对亲身经历的回忆,让学生重新体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样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和《爱之链》“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时,教者可扣紧这儿的“泪水”巧妙地设计:“同学们,你流过泪吗?先回想一下,再说说你当时流泪的情形,想想为什么事流泪,那时你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泪水”有悲欢离合之分,也有酸甜苦辣之分,而文中这两处的“泪水”却不同寻常,两者同样具有感激之情,不同的是前者悲愤,后者欣慰。再如《鞋匠的儿子》中“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詹天佑》中“许多到中国来的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以及《轮椅上的霍金》中“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中“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等文本,同样是让学生重新体验的优质资源。教者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二、课堂表演,身临其境。

  小语文本中还有许多鲜活资源,如“对话”、连续的“动作”等等,教者可加工整理改编成剧本或直接使用,而后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并配合适的音乐,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在演出提升了认识和感悟。比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埃斯内尔和学生为肖邦送行时的“叮嘱”和“送礼”的细节,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道具“银杯和泥土”,然后组织学生自选角色,组内搭档,全班交流演出,学生在深情的表演中体验着依依不舍的浓浓师生情谊和爱国热情。

  又如学习《负荆请罪》时,教者让每个小组每个组员,有感情地读通全文,揣摩“廉颇、蔺相如、韩勃”三人物的不同个性和心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课后排练,课上汇演。学生演出时入情入境,用自己的声态、体态、神态、动态再现当时“蔺相如宽容大度、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国家为重的大人风度,廉颇狭小的嫉妒心胸、知错就改的形象,以及门客韩勃疑惑不解、若有所悟的神情”。

  再如学习《船长》一文中简短有力的对话,可让小组在表演朗读中体验“险情危急”,抢险刻不容缓,从而领会饱经风霜的船长:遇难不慌,机智果断;忠于职守,履行人道,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还可以根据古诗《示儿》和《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文本,改编成小剧本后,让小组每个学生都演一演,诗人的.心思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对于小语课文中的一个微笑,一个姿势,一声安慰等文本,都不容忽视,都值得教者借题发挥。

  三、走进社会,释放真情。

  课堂是学生语文实践的小舞台,社会则是学生实践的大舞台。课堂锻炼则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阶梯,向人间释放真情的源泉和动力。学完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后,学生的心灵深受优秀人物的熏陶,懂得了人生最伟大的价值应当“热爱国家,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同情弱者”。于是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区,我们的社会,谁是弱者,谁最需要帮助,我们应当怎样及时给予无私的帮助?”同学们畅所欲言。接着教者就布置学生按照各自的方法,可以个人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走进我们所生活的社区,看看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你说的那种对象,真心诚意地持续关心下去,你一定会感到无限快乐。让我们把爱洒向人间,让真情盛放社会,学生在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中,自然会达到很高的精神世界。

  其实,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到每篇文章,小到每个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每一位国文老师反复研读、仔细推敲,这都是生成“体验活动”的上好资源。

语文教师随笔13

  一场小雨刚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踏着下课铃声,我信步走出教室,突然发现教室门口地上躺着一片枯黄的落叶。随手捡起,正准备丢进垃圾桶,又将手缩了回来:“枯黄的树叶在悄无声息地告诉我们秋天来了,可孩子们意识到了吗?”,细细思量之后,我把它留了下来,心里有了主意。

  第三节上课了,我把同学们带到了多媒体教室。当我出示这片枯黄的叶子时,一位女同学问:“李老师,你是捡的还是摘的?”“捡的!”我把刚才的一幕向大家重述了一遍。同学们好奇地观察着实物投影仪展示在大展幕上的这片叶子。我分明看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此时正叩击着同学们的心房,一种“生命自然”的情感和孩子的心一起跳动着。我适时地提示:“可以从颜色、形状及叶子的成长变化过程去感受,写一句话也行,想想你最想对叶子说什么?”尽管有两三位同学觉得不知从何说起,可大多数孩子已认真地写起来。

  8分钟很快过去了,我在巡视中也发现了几多精彩,随即,我指名、展示。令人欣喜的是,精美的、富有诗意的语言可谓异彩纷呈。请看耿蓉的“感谢死神吧!你的绿已被刻在春风里,带进了心的'海洋。你的黄也将成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刘晓婷的“黄,也许不是你意愿/绿,才是你的本质”,林杰同学的“你飘到哪里,/哪里就姹紫嫣红;/你走到哪里,/哪里就绚丽多彩。/不要为短暂感到婉惜,/只要你勇于展示个性/展示风采,/你永远都是最美的。”陈晨同学的“黄叶,你好!/您黄了身体,却不会灰了那快乐的时光。/希望你来世再绿,更加丰富昔日的辉煌。”(学生把形容词“丰富”作动词用了),孩子们那些“枯黄是美的另一种表现。”“枯黄也意味着生命的永恒。”“别伤心,露水依偎过你的身躯,彩蝶曾迷恋你的脸庞。”丁慧慧同学的“因为这份灿烂,你的寂寞旅行才变得温馨、浪漫。”都是诗才横溢……

  孩子们把一片再普通不过的落叶写成了如此多情、精彩的诗句,让我不禁对后面的写作充满了期待。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利用双休日去大自然中去发现、去赞美、去抒情。

  是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不是老师精心“备”出来,而是进行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它绝不是一板一眼“正儿八经”的作文指导,而是一场与秋天的美丽约会。

语文教师随笔14

  纵观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谁创新,谁就进步,就发展,谁不创新谁就倒退,就落后,最终不打自夸,可见创新教育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注重教育创新,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发现,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根椐本人数十年的教育经验,数十年的工作心得,我认为这是对神圣教育事业的负责,对个人教育工作的负责,对学生一生的负责,我曾经就有过一次深刻的亲身经历,感受到了实行新课程标准教学对学生的改变。让我看到一个学生从讨厌学习到热爱、主动学习的奇迹转变。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记得,一次在接手另一个同事的班级时,同事在对班上学生作介绍时,特别提出了一位男同学的名字对我说:“这位同学情况特殊,很调皮,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爱讲话,还影响别人学习,我曾尝试过找家长、罚作业,晚上家访等方法督促他,期望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但都无效果,希望你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能有更好的良策”,得到这个消息后,我就特别关注这个学生,经仔细了解,得知该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现在本人由外公照顾,个性倔强,但心肠很热,有较强的影响力,喜欢得到别人的关注,针对这个情况,我特意为他设计了一套学习方案,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他进行引导。首先,我让他担任班级小组长一职,激起他的学习兴趣,发挥他的领导才能,并针对该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我就在平常的教学中设疑,在课堂上巧设疑,于无疑处设疑,唤起他的好奇心,增加学习趣味性,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每次课堂上,我都有意识提出疑问让他回答,让他在课本里自行找答案,并激发他的想像力,同时让班上所有学生讨论,彻底改变原来硬性向学生灌输的传统模式,成为与学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的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觉掌握全文知识要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可击千层浪,在实行创新教育模式后,课堂内就不像以前那样呆板,纯粹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甚至有时可能看到学生在睡觉的不协调现像,而现在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重。学生都愿意学习,都愿意共同探讨趣味十足的课本知识,记得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有段文字是这样描述的,“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于是我就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她一点燃火柴能看到这种景象呢?”同学甲说:“是她太饿了,产生了幻想”,同学乙却说:“因为那天是圣诞节,而她却又冷又饿,又不能回家,所以产生了幻想”,当时,该学生也参与到同学中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理想。

  因为改变了教学模式激起了他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学生意识,变硬性强迫接受为自己主动学习,到了期未考试,该同学的成绩从最后几位一下升到了前几位,并在后来的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跟许多同学一样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据学生本人介绍:目前已在重点高中就读,这就印证了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才是创造的原动力,是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型成果无一不是在对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先得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因此,在现实情况中,一个调皮好动的学生,在传统教育中也许是个后进者,但在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可能就可以改变成优秀的学生。

  在小学语文教育岗位上磨砺了十来年了,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的独有特点和深刻意义:是小学生个体自小展现和表达自我的必要途径,又是青少年思品教育的基石,而且是一切人文学科的基础.如何使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效果发挥的最大,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是探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终极目标。当今时代的发展急切呼唤教育的方式。本人通过调查总结,认为教学创新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尝试探究式教学,摒弃"填鸭式"教学。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学习母语汉语的学科,我们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伟大祖国,积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都凝聚在语文中,因此学好语文并非朝夕之事,更不是仅仅通过四十五分钟式灌输就可以掌握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惰性,而没有熟练使用母语的积极性,也因此会有那么多的小学生讨厌写作文。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以及寻找新知识的求知欲,是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初步掌握自学的探究能力(如广泛阅读);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同时就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把握文化精髓,让学生诵读"古书"。熟读唐诗三百首,未能作词也能吟。可见诵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课一练几个生词,应该放广视野,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语感和灵感.不需要他们全部理解,只要做到流利背诵,就是语文学习的宝贵积淀和利器.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潜移默化中大有好处。

  建议广泛阅读,而非选读"作文精编" 。小学生语文基础的优劣,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上。而非局限于儿童读物。拓宽知识和视野,早一点了解社会和生活,培养小主人精神,同时也达到思品教育的效果.阅读刊物可以是全国及当地新闻报刊,优秀读物等等.比如寒暑两个假期,学生如果有效利用的话,在语文能力上会有很大的提高,包括知识宽度,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在语文课写字教学中,除指导写字外,我认为利用好学生自身的资源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利用写字比较好的'同学为有利资源,树立他们为榜样,让同学们都来学习他们的长处,经常地组织他们进行欣赏。这样,学生们既明确了榜样的特点,又找到了差距。

  班级中,有一位叫苏然的的同学,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因此我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树立了他为榜样,这样,在写字课上我把他的作业拿给大家看,让同学们进一步地了解他,了解他写字的方法以及写字的水平,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和他的比一比,让大家找到自己和她之间的差距。在将他平时写字的辛苦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些,最后作出这样一个结论——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最终能够取得好成绩。而后,引导大家向苏然同学学习,激励同学们努力去做,每天都把自己的字和的比一比,看一看自己进步了多少。在这一榜样的引导下,我们班许多同学的写字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还要多树立一些有着不同特点的榜样,让孩子们有所比较,看到他们的优点。在我们班上,不止苏然一个同学是榜样,还有杨宏月同学、郭韵杰等等。杨宏月的特点是:书写整洁,结构匀称,基本笔画写得比较好。郭韵杰同学字的特点是:字体方正,落落大方。而张静同学字的特点是:结构严谨,笔画优美。在课余间,我会组织孩子们翻看他们的作业本,互相学习。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缺点,并从榜样那里找到补救的办法。

语文教师随笔15

  常听有人说,老师有什么,不就是那么几节课,每年有两个大假期,多么清闲啊!其实,这恰恰是他们对老师工作的不理解,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辛苦,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来看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老师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老师心上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老师工作的繁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繁重的作业,小学在应

  试教育的重压下,大多数都在搞大量的机械作业,家长逼着看作业,老师忙着批改作业非常疲劳。二是复杂的学生问题,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复杂,这就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太多的艰难,面对社会众多因素造成的问题学生,要求老师一个解决,老师搜肠刮肚,心里劳累,不言而喻。老师工作的繁重更多地是体现在下课后,心理的沉重负担上,这种工作的无形延续让老师全天候工作,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备的。这种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自己又说不得。因为,你一说累,就会有许多人反驳,农民会说,你能比我们挖土挥汗辛苦?工人会说,你能比我们机器隆隆辛苦?商人会说,你能比我们风险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说,只能埋在心中。

  事业前途平淡中的无奈

  可以说,每个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都曾经有一番壮志宏图。有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校的领导,有的想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代名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许多人的棱角光滑了,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更多的是对事业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之中无奈地工作着。因为他们发现,原来现实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遥远,在学校里并非你的业务水平高就能走上领导岗位,于是,这些人,有的向社会投降了,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人,更多的是变得冷漠甚至于消极反抗了。他们发现现实和自己的教育之梦距离太大了,必须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旋转,否则就会遭受家长的指责,人们的不满,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乌托邦,回到可怜的现实中,为了生存麻木而机械地重复前人的劳碌,于是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掩藏了,只是如此工作着。当然也有少数辉煌灿烂的人物。教育氛围应该引起我们反思,为什么要让我们教师如此无奈地在平淡中工作,难道我们不需要激情烈火地点燃吗?我们不愿意在平淡中无奈地工作,我们同样需要阳光灿烂,生机勃勃,我们不愿意在灰色中流泪生活。

  社会关系善良者的烦恼

  在现代这个特殊的社会里,人际关系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前途以及幸福生活,而作为很少和外界打交道的教师则只能在关系网中望洋兴叹了。其实,兴叹到也无所谓,主要是一遇到麻烦事,则真地让人烦恼得怒火中烧,比如说,你要去办点事情,如果让人家知道你是老师,马上就会遭受白眼和冷淡,而如果你慌称自己是某某机关的,那么,马上人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这时,你会感悟什么是权势,什么是没有地位。因此,作为老师最好是无事,无病无灾,这样万事大吉,自得其乐,然而,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多,人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这时,你就不得不硬着头皮,磨破脚皮,厚着脸皮,说破嘴皮地去跟人家打持久战,这时,你就会发现学校里对真善美的追求,到了社会上是多么地格格不入,这种“不入”很是让老师心中感到任务的艰巨和内心的烦恼。或许有人说,还有学生吗?学生也可以给你帮忙吗。一方面教师羞于知识分子的面子不愿意让学生帮忙,另一方面似乎有些掌握重大关系的学生也不肯为老师帮忙,因为老师没有东西给他嘛。所以,在关系大网面前,善良的老师只有一片烦恼了。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了。回顾这么多年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管理全班同学的重担。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而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股巨大的力量。

  1、爱就是了解。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2、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3、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在地位和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4、爱就是责任。

  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小学班主任家访中的无奈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一次,我去家访,来到学生家,刚一进门,孩子的妈妈迎上来就问:“老师,这小子在校是不是不听话?”又有一次,我家访完走出家门。听到隔壁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瞧,老师追到家里来了。”不难看出,有些家长(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学生家长)把家访看成了告状。究其根源在于以往的教师家访,总是以报“忧”不报“喜”的行式出现。报“忧”不报“喜”的家访行式,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也不能使家长很理智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么痛打一顿,要么无可奈何。

【语文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1-14

语文教师教学随笔11-16

语文教师教育随笔05-05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12-13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1-20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5篇)05-18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5篇05-18

语文教师教学随笔15篇11-16

语文教师教学随笔(15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