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4-07-31 21:28:24 育儿 我要投稿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教育改革焦点都聚焦在了实施课改实验操作教师身上。下面看看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1

  制定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共95人,由于他们刚进入初中,还不太适应新课标教材,因此这学期的任务艰巨,希望通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在期末考试中他们的语文水平有所提高。

  三、学期目标

  1、思想目标: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具有较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2、知识目标:

  懂得记叙文的基本知识,能运用基本知识来阅读,分析简短的记叙文。加强朗读背诵的能力,增强语感,积累语言。

  3、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四、保障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的作文,只有七名同学没有错别字,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错别字严重。有五分之一的同学两三句话就完事。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2

  制订教学计划

  制订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按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每个备课组、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本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本学期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智能发展的重要意义。

  2、认真通读全册教材,理清各单元教学内容,把握本册教材和前后教材的联系,明确各单元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3、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情况分析、教学措施、单元教学要点、教学进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六部分。

  体育学科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还应兼顾气候、场地、器材条件等,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出可行的水平计划。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所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情况分析:首先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即掌握知识、能力发展、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措施:教学措施是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些具体做法,包括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教师教学方面包括常规的落实、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的选定等;学生方面包括学法指导、培优补差的措施等。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制定恰当的教学进度,同时须写清单元教学目标。

  ㈡认真备课

  备课的实质是对课程目标与教材编写意图的领会与贯彻。在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系列活动中,备课居于首要的先决的地位,它是上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备课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上课的质量和效率。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胸中有方法”。

  1、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做到“七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和实验、备练习。

  ⑴备教材——做到五个弄清

  一是弄清课标要求。经常性地学习、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设计思路等基本精神的表述,用它来指导备课和上课。

  二是弄清教材体系。要通过研读教材,真正弄懂教材的基本思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编写意图,透彻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内在联系、纵向关系及广度深度。最终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三是弄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在同类知识中分量大、重要的或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具有基础性、规律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懂、费解和不易掌握的内容,它具有有限性、差异性和局部性的特点。备课时要通过对教材体系的把握、对教材内容的钻研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找出这些重点和难点。

  四是弄清教材特点。教材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法的选择,在研读教材中找到教材的特点有助于有的放矢地选择恰当的方法。

  五是弄清教材疑点。所谓疑点,就是课堂上学生混淆不清、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地方。备课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质疑,预设答疑解难的方法,以便给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语文教师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要范写的字必须练写得规范、端正、美观。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3

  如何制定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计划的构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本学期的指导思想(应坚持或遵循的教育教学理念)

  如: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等。

  2、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2)教材内容的整体分析;

  (3)学期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材编排的主要特点。

  3、学情分析

  (1)班级学生的'基本状态(学生人数,男女生人数,学生来源及家庭基本状态);

  (2)学生原有基础分析;

  (3)学生能力的发展可能性分析等。

  4、教学目标及要求

  教学目标包括

  ⑴知识目标: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细化要求;

  ⑵能力目标:即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实操技能、鉴赏水平等;

  ⑶情感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要求,可根据具体科目,结合大纲,具体的教学情况预测去做特别设定。

  5、提高本学期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学资源分析:除开教材资源以外的,与本期教学有关的实际资源,如实习实验设施设备、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家庭资源、图书室资源、网络资源等;

  (2)教学方法分析;

  (3)教师自修安排;

  (4)实践活动安排等。

  6、教学课题的课时分配及进度

  通常采以表格的形式去呈现。

  二、制定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的要求

  首先,教材分析要符合大纲的要求,要做到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知识点全面。

  其次,在教学目的要求方面:要强调教学的结构,强调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的标准,目的要切实可行。要做到“突出纲目,启智导学”。教学计划要简明扼要,对应传授哪些知识、技能,培养什么能力,解决哪些问题、主要步骤等,要清楚地列出纲目。不要长篇大论,连篇累牍。

  第三,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方面:重点、难点要分开。可依据大纲和教学参考书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另外,在教学中,教学难点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此要依据对学生的了解确定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难点。

  第四,在教学措施方面:教学措施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资源和学生“四熟”的基础上,教学措施要体现教师对大纲、教材的准确把握,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学生情况的深入分析,既要“依纲扣本”,又要“有所创新”。应注意巧妙、新颖、精要的“三结合”。教书育人和培养学生的知识、操作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第五,在课时和进度方面:一般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安排,但也要结合专业、教学安排(总课时数)的实际,科学的安排好课时和进度表。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相关文章:

课时教学计划03-03

体育课时教学计划模板03-03

手势礼仪的基本要求04-01

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07-27

运动健身的基本要求03-03

优雅动作的基本要求04-11

女士淡妆的基本要求02-22

制定还是制订05-29

社交口才的基本要求01-3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教育改革焦点都聚焦在了实施课改实验操作教师身上。下面看看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1

  制定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共95人,由于他们刚进入初中,还不太适应新课标教材,因此这学期的任务艰巨,希望通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在期末考试中他们的语文水平有所提高。

  三、学期目标

  1、思想目标: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具有较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2、知识目标:

  懂得记叙文的基本知识,能运用基本知识来阅读,分析简短的记叙文。加强朗读背诵的能力,增强语感,积累语言。

  3、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四、保障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的作文,只有七名同学没有错别字,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错别字严重。有五分之一的同学两三句话就完事。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2

  制订教学计划

  制订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按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每个备课组、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本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本学期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智能发展的重要意义。

  2、认真通读全册教材,理清各单元教学内容,把握本册教材和前后教材的联系,明确各单元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3、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情况分析、教学措施、单元教学要点、教学进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六部分。

  体育学科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还应兼顾气候、场地、器材条件等,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出可行的水平计划。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所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情况分析:首先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即掌握知识、能力发展、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措施:教学措施是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些具体做法,包括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教师教学方面包括常规的落实、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的选定等;学生方面包括学法指导、培优补差的措施等。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制定恰当的教学进度,同时须写清单元教学目标。

  ㈡认真备课

  备课的实质是对课程目标与教材编写意图的领会与贯彻。在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系列活动中,备课居于首要的先决的地位,它是上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备课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上课的质量和效率。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胸中有方法”。

  1、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做到“七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和实验、备练习。

  ⑴备教材——做到五个弄清

  一是弄清课标要求。经常性地学习、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设计思路等基本精神的表述,用它来指导备课和上课。

  二是弄清教材体系。要通过研读教材,真正弄懂教材的基本思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编写意图,透彻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内在联系、纵向关系及广度深度。最终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三是弄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在同类知识中分量大、重要的或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具有基础性、规律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懂、费解和不易掌握的内容,它具有有限性、差异性和局部性的特点。备课时要通过对教材体系的把握、对教材内容的钻研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找出这些重点和难点。

  四是弄清教材特点。教材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法的选择,在研读教材中找到教材的特点有助于有的放矢地选择恰当的方法。

  五是弄清教材疑点。所谓疑点,就是课堂上学生混淆不清、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地方。备课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质疑,预设答疑解难的方法,以便给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语文教师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要范写的字必须练写得规范、端正、美观。

  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3

  如何制定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计划的构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本学期的指导思想(应坚持或遵循的教育教学理念)

  如: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等。

  2、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2)教材内容的整体分析;

  (3)学期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材编排的主要特点。

  3、学情分析

  (1)班级学生的'基本状态(学生人数,男女生人数,学生来源及家庭基本状态);

  (2)学生原有基础分析;

  (3)学生能力的发展可能性分析等。

  4、教学目标及要求

  教学目标包括

  ⑴知识目标: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细化要求;

  ⑵能力目标:即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实操技能、鉴赏水平等;

  ⑶情感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要求,可根据具体科目,结合大纲,具体的教学情况预测去做特别设定。

  5、提高本学期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学资源分析:除开教材资源以外的,与本期教学有关的实际资源,如实习实验设施设备、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家庭资源、图书室资源、网络资源等;

  (2)教学方法分析;

  (3)教师自修安排;

  (4)实践活动安排等。

  6、教学课题的课时分配及进度

  通常采以表格的形式去呈现。

  二、制定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的要求

  首先,教材分析要符合大纲的要求,要做到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知识点全面。

  其次,在教学目的要求方面:要强调教学的结构,强调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的标准,目的要切实可行。要做到“突出纲目,启智导学”。教学计划要简明扼要,对应传授哪些知识、技能,培养什么能力,解决哪些问题、主要步骤等,要清楚地列出纲目。不要长篇大论,连篇累牍。

  第三,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方面:重点、难点要分开。可依据大纲和教学参考书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另外,在教学中,教学难点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此要依据对学生的了解确定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难点。

  第四,在教学措施方面:教学措施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资源和学生“四熟”的基础上,教学措施要体现教师对大纲、教材的准确把握,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学生情况的深入分析,既要“依纲扣本”,又要“有所创新”。应注意巧妙、新颖、精要的“三结合”。教书育人和培养学生的知识、操作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第五,在课时和进度方面:一般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安排,但也要结合专业、教学安排(总课时数)的实际,科学的安排好课时和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