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8-31 21:41:48 育儿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总7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主题名称】主题一《我是大班哥哥姐姐》次主题三《我长大了》

  【活动名称】教学活动三《长高了,长胖了》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绳子、毛线等测量人的身高和胖瘦。

  2、学习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法。

  3、 感受相互测量的乐趣,感知相互之间的差异。

  【活动准备】

  1、 吸管、筷子、各种绳子若干,纸笔若干

  2、 一张大的身高体重测量统计表,写上全班幼儿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初步感觉测量的作用

  排队游戏导入:将全班幼儿按照做操的队形由矮到高排成五队。各组找出最高的'和最矮的小朋友。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现在有多高呢?有什么办法知道我们自己有多高?

  追问:你们在哪里看见过,他们是怎么测量的?

  关注:幼儿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变化。

  小结:是呀,我们小朋友都在慢慢长大,长高了,长胖了。

  二、 基本部分

  一)第一次测量身高——初步感觉测量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筷子,你们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为他们量一量身高。

  关键把握点:(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寻找错误的量法

  *寻找正确的量法

  *寻找不同的量方法

  关注:幼儿能够用完整,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的测量方法。

  小结:这种测量的方法就叫做首尾相连,在我们没有尺的的情况下用这个方法就可以知道大概的身高了。

  二)第二次测量身高——进一步进行测量

  1、幼儿两人一组再次操作,教师观察

  预设提问:用刚才知道的方法再去试试,也可以想想有没有新的方法。

  2、再次交流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预设提问:你有什么新发现,好办法?

  在测量的时候指出小女孩的盘的头发怎么办(算还是不算,说出理由)

  用能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并用自己的方式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身高体重测量统计表中。

  3、请个别幼儿上来测量,教师进行小结。(用规范、简单的语言介绍清楚测量方法。)

  三)测量胖瘦——感受测量的乐趣

  1、请小朋友讨论用什么样的工具测量腰腹部的胖瘦合适?

  2、请小朋友两人一组选择合适的工具相互为对方测量腰腹部的长度并在身高体重测量统计表中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三、结束部分——引发思考

  提问:除了前面用到的材料,我们还可以用那些材料进行测量呢?

  小结:只要我们每个人动脑筋,想办法,就会找到许多好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了!

  布置:回家以后小朋友可以继续用各种好办法为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好朋友测量一下他们的身高,腰围。并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四、活动延伸——日常尝试

  在发现区投放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共有而继续学习测量,比如测量手的大小,测量活动室橱柜、玩具、书籍等物品的大小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季节教育,围绕 "雪" 的主题展开音乐活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与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幼儿从中认识雪的特性,并尝试以"雪" 为主题的词,曲,歌舞及打击乐等形式的音乐创编活动.

  2.引导幼儿体会如何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现"雪"的形象与内容.并感受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的节拍特点极其在音乐表现与情感表达的不同.(重点体会三拍子音乐的特点及强弱规律)

  3.培养幼儿多方面的音乐技能和即兴创编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幼儿的合作和勇敢精神以及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环境材料: 活动场地的布置(冬天的雪景绘画,装饰为背景)地毯,小椅子(每把椅子背后挂有一只布袋,内有打击乐器一件)头饰,纱巾若干.

  2. 教具: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一套(磁盘)电脑,投影仪,大屏幕,话筒.其中软件的内容主要包括: <<雪孩子>>的VCD一张, "智慧老人" 的录音一段,编配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乐曲共三段; "雪花"的动画设计一段,节奏型设计,打击乐的节奏谱设计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带领幼儿到户外看雪,观察雪的颜色,形状,感知雪的特性,并启发幼儿发现和表达雪的特性(如:雪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形状有粒状的,片状的,六角形的等等,落到地上,房子上,树上是一层层的,落到脸上冰冰的,凉凉的,放在手里很快会融化.踩到厚厚的雪上有时会发出咯吱的声响,雪还可以团成球状,小雪球放到雪地上能越滚越大…..)

  基本部分:

  1. 带幼儿进入活动区,请幼

  儿观看动画片<<雪孩子>>(利用电脑,投影仪,大屏幕播放VCD)并提问:

  ① 雪孩子是什么做成的?

  ② 雪孩子为什么不见了?

  ③ 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引申: "你们想不想知道雪孩子去哪里了"?请智慧老人告诉大家 (利用电脑设计的程序,放 "智慧老人"的录音).

  2. 引导幼儿创编<<雪孩子>>的歌词,并帮助幼儿将创编的内容修改,整理成四句歌词.(利用电脑将幼儿创编的歌词打在大屏幕上,有不认识的字,可教幼儿重点认读)

  3. ,引导幼儿为歌词选择合适的曲调,并填词演唱

  ① 播放三段节拍,速度,风格不同的曲调,请幼儿欣赏并让幼儿谈谈对各段音乐的感受.(如: 欢快的,忧伤的,雄壮的,抒情的……….)

  ② 启发幼儿讨论: 给<<雪孩子>>的歌词配曲,哪一段最合适?(幼儿可以分别尝试将歌词填入三段乐曲中并比较)

  ③ 结合歌词与音乐形象的特点,重点向幼儿介绍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强弱规律.(可让幼儿试着用自己的身体来打三拍子,如: 跺脚 捻指 拍手 拍腿 拍脸 拍肩及用嘴巴发出各种声音,提示幼儿在打拍子时应将第一拍重击,并与其他两拍区分开)

  ④ 幼儿看节奏谱打各种三拍子的节奏型.(利用电脑将节奏型依次,分别打在屏幕上)播放三拍子的曲调,引导幼儿试着填词演唱.(可请幼儿单独演唱,并用话筒录音之后,放给大家听,鼓励幼儿大胆演唱,并对有进步的幼儿进行奖励)

  4. 欣赏乐曲<<小雪花>>,启发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舞蹈.(;利用电脑播放<<小雪花>>的音乐,同时在大屏幕上打出设计的 "小雪花" 的动画背景,启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兴趣.

  ① 启发幼儿设计不同的动作去表现雪花在空中轻盈地飞舞,自由自在的姿态.(

  鼓励大胆,新颖的创意和表演)

  ② 帮助幼儿分析音乐.(重点提示幼儿在音乐的休止部分可作静止的动作或造型;三拍子的音乐特点:抒情,动作应轻柔……..)

  ③ 播放音乐及动画背景,并提供一些舞蹈的道具,如:头饰,纱巾等,幼儿自由即兴创编表演.

  5. 指导幼儿为舞曲<<小雪花>>编配打击乐并表演.

  ① 幼儿拿出自己的小口袋中的乐器自由结组.(教师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分组讨论设计的方案.

  ② 请各组幼儿分别表演,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③ 组织幼儿评议,并选出最佳方案. (用电脑打在大屏幕上)

  ④ 幼儿按乐器分组,看节奏谱为<<小雪花>>的音乐配打击乐并表演. (用录音机录下来,播放给幼儿听,鼓励幼儿表演,使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同时结合其中的不足提出改正建议)

  结束部分:

  1 小 结 : 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引出:

  ① 大自然中的四季都是十分美好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却能锻炼我们不怕严寒的精神,雪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保护庄稼,杀死病菌,滑雪,堆雪人,打雪仗…….从而教育幼儿应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② 从<<雪孩子>>故事中,我们懂得了团结友爱,智慧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③ 活动的延伸,教师提议:我们重新做个 "雪孩子"吧!(放<<堆雪人>>的音乐-----三拍子)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堆雪人,(若条件允许可在幼儿堆雪人游戏时,连续播放<<堆雪人>>的歌曲,使幼儿在一种欢快的音乐声中游戏,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这首歌)

  设计说明:

  此主题活动,除设计成音乐活动外,还可结合其他的教学内容.,加以延伸和补充.组织活动时,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与掌握的情况,将其分为若干个课时来完成.(如:结合语言,识字活动可引导幼儿创编 "小雪花"的故事; 认识有关 "雪"的文字,用 "雪"字组词,造句等等,还可以教给幼儿有关 "雪"的英文单词和简单对话……..,结合常识活动,讲解 "雪"的形成,用途及 "雪"的种类和趣闻等;结合美术活动,-可指导幼儿画雪景,剪雪花,染纸,制作雪花头饰等等.结合音乐欣赏,还可给孩子介绍中外有关雪的名曲,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中的<<雪橇>>>等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目标

  通过介绍几种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使幼儿了解娃娃都是妈妈生的,动物的繁殖方式与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准备

  图书:《妈妈和娃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各种动物头饰(包括动物妈妈和娃娃)或图片。

  过程

  1、妈妈和我

  ①小展览——“妈妈和我”:请幼儿将自己和妈妈的照片带到幼儿园。教师布置一个专栏,指导幼儿将“妈妈和我”的照片贴到专栏里。让全班幼儿互相欣赏照片。边欣赏边议论:谁长得最像妈妈?

  讨论:你是怎样长大的?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你是怎样爱妈妈的?

  ②家庭调查:教师向幼儿提出任务,回到家中向妈妈了解自己小时候什么样?自己是怎么长大的?爸爸、妈妈的妈妈是谁?

  2、动物妈妈和动物娃娃

  ①阅读图书《妈妈和娃娃》。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指导幼儿阅读:小猫咪的妈妈是谁?刚出生的小猫是什么样子?小猫咪是吃什么长大的?还有哪些动物是吃奶长大的?它们是怎样吃奶的?

  鸡妈妈生的是什么?鸡蛋是怎么变成小鸡的?小鸡是吃什么长大的.?鸟儿的家在哪里?它们是怎么孵蛋的?还有哪些动物会下蛋?它们会孵蛋吗?

  毛毛虫是谁的娃娃?它是怎样长大的?

  ②讨论:你见过动物生娃娃吗?它们的孩子是什么样子?教师启发幼儿回忆并谈论自己的经验。

  3、游戏——找妈妈

  给一部分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妈妈头饰,扮演动物妈妈;其它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娃娃头饰,扮演动物娃娃。(注意:动物娃娃多于动物妈妈)。

  游戏开始,全体说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动物出门跑呀跑。”然后幼儿四散跑开。

  动物妈妈们站到恰当的位置,说:“妈妈在家真着急,我的娃娃在哪里?”

  然后模仿动物的叫声。动物娃娃听到叫声要迅速跑到自己妈妈面前排好队。动物妈妈再数一数自己一共有几个娃娃,它们是不是都回家了。

  游戏继续进行,可以让幼儿变换角色。

  建议

  此活动应在饲养小动物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繁殖、生长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孩子的绘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会画一些简单的图形、人物。线描画这种作画形式,有独特的美感,孩子们很喜欢,但是接触得比较少,特别是在作画方面缺少经验,因此,我设计了线描画《美丽的手套》。

  活动目标:

  1、欣赏线描画,了解线描画设计手套的特点,感受线描画的独特美感。

  2、能大胆想象,尝试用线描画的形式设计各种手套。

  3、能够了解对称的特点。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一些线描画的手套图片),幼儿每人一支黑色水笔、一支黑色记号笔、一张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中的手套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冬天到了,我们外出时会感觉怎么样?(很冷)是的,有些小朋友的手摸上去都是很冷的,你有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小手?(戴手套)

  2、你见过什么手套?它是什么样子的?(从花纹、颜色等引导)

  5、(继续欣赏线描画手套PPT)你觉得哪一个图案、装饰得方法很漂亮,我们可以学习的?(从粗细线条、点、线、面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幼儿观察)

  6、小结:所以在画线描画时一定注意要用粗线条和细线条搭配来装饰,只用一种线条,就比较单调。此外,还要注意画面中要有适量的面的装饰,有规律的设计会让你的画更加有立体感。

  (三)设计我的手套

  1、先想一想,你要设计什么样的手套?上面可以有哪些图案?可以用哪些线来装饰?(幼儿自由讨论,可以和同伴讨论)(波浪线、螺旋线、锯齿线、长城线、斜线、直线、弧线)

  2、提醒幼儿作画时要将手套的'轮廓画得大一些,这样就能有更多的空间去装饰。

  3、装饰注意点、线、面的设计尽量都要有。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讲评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送到主题墙上展览。

  活动反思:

  纲要强调,在提高幼儿知识面的同时,还要以能力为主,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高涨。教师在范画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幼儿的观察能力,由简单到难,这样幼儿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教师引导的步骤明确,幼儿能仔细观察,并主动发现花纹的排序规律左右手套对称。以游戏的方式,也符合幼儿活动的能力,师幼互动方面也比较好,给孩子展示的空间,同时又让不太理解的小朋友思考的空间,兼顾到所有的小朋友,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让幼儿参与作画,幼儿设计的积极性很高,幼儿没有被教师的范画牵着,而是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还选择自已喜欢的图形和颜色。喜欢交流欣赏,同时也欣赏别人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认识日历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了解一年有12个月,有大月(31天),也有小月(30天),一年有365天。

  3.了解日历的用途,能正确的查找日期。

  活动重点:知道一年有12个月、365天,一个月有31、30、28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最小月是哪个月。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明确探究任务。

  ㈠师播放课件,幼儿认读数字12、31、30、28、365。教读365。

  ㈡提问:我们的数宝宝怎么都不见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房子)数宝宝为什么要到房子去呢?他们和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听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㈠认识月份

  1.听一听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妈妈,妈妈的名字叫年。她生了365个孩子,给他们取名叫日。一天年妈妈为孩子们盖了12座房子,这12座房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盖好了,这个年妈妈就让孩子们住在房子里。

  2.和幼儿一起回忆故事并提问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1、30、28或29)天。

  3.找一找

  ⑴看看这些房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的大,有的小)

  ⑵大房子有几座?(7座)小房子有几座?(4 座)最小的房子有几座?(1座)

  ⑶根据幼儿回答,师把大房子放第一排,把小房子放第二排,最小的房子放第三排。

  ⑷每个房子里住的孩子一样多吗?先来看看大房子里住多少个日娃娃?(31个孩子);小房子里住多少个日娃娃?(30个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多少个日娃娃?(29个孩子)。

  ㈡认识星期。

  ⑴看看每一个小房子里的数字有什么不同?讲讲红色数字、黑色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⑶从星期日开始数,看看每一个星期有几天?

  ⑷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日子也是用红色标识?

  ⑸教师小结。

  三、趣味游戏:看谁找得快。(教幼儿查看年历的方法,查找日期)

  ㈠找生日,总结查找方法。(先找月份再找日期) 教师请幼儿找一找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并说说是怎样察找的。

  ㈡找节日,并说出是星期几。

  四、智力抢答,巩固练习。

  五、教师介绍日历的用途。

  提问:我们认识了日历,那日历是做什么用的.?(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日历是记录或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人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它。

  六、展示日历。

  ㈠出示课件,请小朋友来看看各种各样的日历。

  ㈡老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日历,日历可以做成各种各样,如挂在墙上的日历叫挂历,放在桌子上的日历叫台历,还有日历本,电子日历,有的手表、手机上也有日历等等。

  七、点评活动,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部分孩子都知道,可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没有学过。为了使幼儿学起来更容易,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复杂的

  内容变生动、简单的方法真的很不错,值得在今后的活动中借鉴。

  虽然现在的日历样式多,我在本次教学中没有时间去说,但孩子们只要认识了典型的日历,掌握了日历要先看年份,再看月份、日期、星期这一方法,相信孩子们碰到别的样式的日历,也能慢慢看懂。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清楚、连贯的讲述海豹生病的原因。

  2.知道要保护环境。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太空飞船,认识海报及其生活的环境,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2.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海豹到哪里去了?》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设置悬疑。

  师:小朋友如果我们乱扔垃圾,大海会怎样?

  师:让我们一看、讲讲图片《海豹哪里去了?》。

  2.逐幅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见解。

  出示挂图提问: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嘛?生活的怎样?后来海豹为什么生病了?大海有什么变化?

  3.联想思考,探讨帮助海豹的办法。

  师:你认为,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大海的现状?用什么办法给海豹治病?怎样才能使海豹不生病?

  4.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

  (一)启发提问:图片上狐狸是用什么办法治好海豹的病?蓝狐狸用什么办法清理大海的污染物?大海变了吗?大家的心情怎样?

  (二)请幼儿与同伴相互讲述图片的内容。

  5.请幼儿完整的讲述四幅画的内容。

  6.讨论和交流:如何保护环境?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讨论人们应该怎么保护环境。

  活动资料:海豹到哪里去了?(讲述)

  蔚蓝色的`大海边,是一个美丽、整洁和不受污染的地方,那里是海豹可爱的家园。一群蓝狐狸经常乘坐飞船来到这里,在干净的海滩上吹拉弹唱,表演精彩的节目给海豹看。海豹看得津津有味,非常陶醉。这样快活的日子过了很久很久。

  可是,有一天,蓝狐狸来到海滩上,却见不到海豹。他们到处寻找,非常着急。后来,终于在一座小岛的后面找到了海豹。他们惊讶地发现,海豹全身黑乎乎、油腻腻的,毫无生气地趴在海滩上。原来,海水被污染了,干净的海水变得又脏又黑,海豹无法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他们得了大病。

  蓝狐狸赶紧把受污染的海豹抬进飞船的清洗舱中,用特制的清洗液清洗海豹,并给他们喝了抗污水,将体内的污水排出体外。终于,海豹呼吸通畅了,也感觉了,因海水污染所得的病也好了。

  海豹变得干干净净,健健康康,又重新回到大海边。为了清除大海的污染,蓝狐狸乘坐飞船从空中往大海撒白色的去污球。看着这些小白球从天空中不断地往下落,海水立刻变得清洁和蔚蓝,海豹高兴地大喊:"快来看哦,太神奇了,我们的家园又变美啦!谢谢蓝狐狸!"

  (驾驶飞船而来的蓝狐狸们在表演各种节目(有的跳舞、有的拉琴、有的吹喇叭、有的演奏扬琴),小海豹们围在一旁听得入神。

  表演完节目,蓝狐狸们发现小海豹们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蓝狐狸们到处寻找海豹,惊讶地发现他们浑身黑乎乎、油腻腻地躺在海滩上。就连四周的海水也被污染了,变得又脏又黑。

  蓝狐狸赶紧把生病的海豹抬进了飞船的清洗舱。海豹变干净了,躺在海滩上。蓝狐狸从飞船中往大海里撒了很多的小白球,收集大海里的污染物。小白球渐渐地变成了大黑球,原来小白球是专门收集污染物的。大海终于变干净了,小海豹们又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大海中游泳了。)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总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1-26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2-16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01-12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02-22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1-16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3-17

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12-26

幼儿园大班教案《漂亮的衣服》04-28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2-01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1-01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总7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主题名称】主题一《我是大班哥哥姐姐》次主题三《我长大了》

  【活动名称】教学活动三《长高了,长胖了》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绳子、毛线等测量人的身高和胖瘦。

  2、学习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法。

  3、 感受相互测量的乐趣,感知相互之间的差异。

  【活动准备】

  1、 吸管、筷子、各种绳子若干,纸笔若干

  2、 一张大的身高体重测量统计表,写上全班幼儿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初步感觉测量的作用

  排队游戏导入:将全班幼儿按照做操的队形由矮到高排成五队。各组找出最高的'和最矮的小朋友。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现在有多高呢?有什么办法知道我们自己有多高?

  追问:你们在哪里看见过,他们是怎么测量的?

  关注:幼儿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变化。

  小结:是呀,我们小朋友都在慢慢长大,长高了,长胖了。

  二、 基本部分

  一)第一次测量身高——初步感觉测量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筷子,你们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为他们量一量身高。

  关键把握点:(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寻找错误的量法

  *寻找正确的量法

  *寻找不同的量方法

  关注:幼儿能够用完整,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的测量方法。

  小结:这种测量的方法就叫做首尾相连,在我们没有尺的的情况下用这个方法就可以知道大概的身高了。

  二)第二次测量身高——进一步进行测量

  1、幼儿两人一组再次操作,教师观察

  预设提问:用刚才知道的方法再去试试,也可以想想有没有新的方法。

  2、再次交流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预设提问:你有什么新发现,好办法?

  在测量的时候指出小女孩的盘的头发怎么办(算还是不算,说出理由)

  用能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并用自己的方式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身高体重测量统计表中。

  3、请个别幼儿上来测量,教师进行小结。(用规范、简单的语言介绍清楚测量方法。)

  三)测量胖瘦——感受测量的乐趣

  1、请小朋友讨论用什么样的工具测量腰腹部的胖瘦合适?

  2、请小朋友两人一组选择合适的工具相互为对方测量腰腹部的长度并在身高体重测量统计表中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三、结束部分——引发思考

  提问:除了前面用到的材料,我们还可以用那些材料进行测量呢?

  小结:只要我们每个人动脑筋,想办法,就会找到许多好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了!

  布置:回家以后小朋友可以继续用各种好办法为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好朋友测量一下他们的身高,腰围。并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四、活动延伸——日常尝试

  在发现区投放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共有而继续学习测量,比如测量手的大小,测量活动室橱柜、玩具、书籍等物品的大小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季节教育,围绕 "雪" 的主题展开音乐活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与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幼儿从中认识雪的特性,并尝试以"雪" 为主题的词,曲,歌舞及打击乐等形式的音乐创编活动.

  2.引导幼儿体会如何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现"雪"的形象与内容.并感受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的节拍特点极其在音乐表现与情感表达的不同.(重点体会三拍子音乐的特点及强弱规律)

  3.培养幼儿多方面的音乐技能和即兴创编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幼儿的合作和勇敢精神以及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环境材料: 活动场地的布置(冬天的雪景绘画,装饰为背景)地毯,小椅子(每把椅子背后挂有一只布袋,内有打击乐器一件)头饰,纱巾若干.

  2. 教具: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一套(磁盘)电脑,投影仪,大屏幕,话筒.其中软件的内容主要包括: <<雪孩子>>的VCD一张, "智慧老人" 的录音一段,编配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乐曲共三段; "雪花"的动画设计一段,节奏型设计,打击乐的节奏谱设计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带领幼儿到户外看雪,观察雪的颜色,形状,感知雪的特性,并启发幼儿发现和表达雪的特性(如:雪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形状有粒状的,片状的,六角形的等等,落到地上,房子上,树上是一层层的,落到脸上冰冰的,凉凉的,放在手里很快会融化.踩到厚厚的雪上有时会发出咯吱的声响,雪还可以团成球状,小雪球放到雪地上能越滚越大…..)

  基本部分:

  1. 带幼儿进入活动区,请幼

  儿观看动画片<<雪孩子>>(利用电脑,投影仪,大屏幕播放VCD)并提问:

  ① 雪孩子是什么做成的?

  ② 雪孩子为什么不见了?

  ③ 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引申: "你们想不想知道雪孩子去哪里了"?请智慧老人告诉大家 (利用电脑设计的程序,放 "智慧老人"的录音).

  2. 引导幼儿创编<<雪孩子>>的歌词,并帮助幼儿将创编的内容修改,整理成四句歌词.(利用电脑将幼儿创编的歌词打在大屏幕上,有不认识的字,可教幼儿重点认读)

  3. ,引导幼儿为歌词选择合适的曲调,并填词演唱

  ① 播放三段节拍,速度,风格不同的曲调,请幼儿欣赏并让幼儿谈谈对各段音乐的感受.(如: 欢快的,忧伤的,雄壮的,抒情的……….)

  ② 启发幼儿讨论: 给<<雪孩子>>的歌词配曲,哪一段最合适?(幼儿可以分别尝试将歌词填入三段乐曲中并比较)

  ③ 结合歌词与音乐形象的特点,重点向幼儿介绍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强弱规律.(可让幼儿试着用自己的身体来打三拍子,如: 跺脚 捻指 拍手 拍腿 拍脸 拍肩及用嘴巴发出各种声音,提示幼儿在打拍子时应将第一拍重击,并与其他两拍区分开)

  ④ 幼儿看节奏谱打各种三拍子的节奏型.(利用电脑将节奏型依次,分别打在屏幕上)播放三拍子的曲调,引导幼儿试着填词演唱.(可请幼儿单独演唱,并用话筒录音之后,放给大家听,鼓励幼儿大胆演唱,并对有进步的幼儿进行奖励)

  4. 欣赏乐曲<<小雪花>>,启发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舞蹈.(;利用电脑播放<<小雪花>>的音乐,同时在大屏幕上打出设计的 "小雪花" 的动画背景,启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兴趣.

  ① 启发幼儿设计不同的动作去表现雪花在空中轻盈地飞舞,自由自在的姿态.(

  鼓励大胆,新颖的创意和表演)

  ② 帮助幼儿分析音乐.(重点提示幼儿在音乐的休止部分可作静止的动作或造型;三拍子的音乐特点:抒情,动作应轻柔……..)

  ③ 播放音乐及动画背景,并提供一些舞蹈的道具,如:头饰,纱巾等,幼儿自由即兴创编表演.

  5. 指导幼儿为舞曲<<小雪花>>编配打击乐并表演.

  ① 幼儿拿出自己的小口袋中的乐器自由结组.(教师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分组讨论设计的方案.

  ② 请各组幼儿分别表演,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③ 组织幼儿评议,并选出最佳方案. (用电脑打在大屏幕上)

  ④ 幼儿按乐器分组,看节奏谱为<<小雪花>>的音乐配打击乐并表演. (用录音机录下来,播放给幼儿听,鼓励幼儿表演,使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同时结合其中的不足提出改正建议)

  结束部分:

  1 小 结 : 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引出:

  ① 大自然中的四季都是十分美好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却能锻炼我们不怕严寒的精神,雪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保护庄稼,杀死病菌,滑雪,堆雪人,打雪仗…….从而教育幼儿应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② 从<<雪孩子>>故事中,我们懂得了团结友爱,智慧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③ 活动的延伸,教师提议:我们重新做个 "雪孩子"吧!(放<<堆雪人>>的音乐-----三拍子)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堆雪人,(若条件允许可在幼儿堆雪人游戏时,连续播放<<堆雪人>>的歌曲,使幼儿在一种欢快的音乐声中游戏,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这首歌)

  设计说明:

  此主题活动,除设计成音乐活动外,还可结合其他的教学内容.,加以延伸和补充.组织活动时,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与掌握的情况,将其分为若干个课时来完成.(如:结合语言,识字活动可引导幼儿创编 "小雪花"的故事; 认识有关 "雪"的文字,用 "雪"字组词,造句等等,还可以教给幼儿有关 "雪"的英文单词和简单对话……..,结合常识活动,讲解 "雪"的形成,用途及 "雪"的种类和趣闻等;结合美术活动,-可指导幼儿画雪景,剪雪花,染纸,制作雪花头饰等等.结合音乐欣赏,还可给孩子介绍中外有关雪的名曲,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中的<<雪橇>>>等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目标

  通过介绍几种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使幼儿了解娃娃都是妈妈生的,动物的繁殖方式与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准备

  图书:《妈妈和娃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各种动物头饰(包括动物妈妈和娃娃)或图片。

  过程

  1、妈妈和我

  ①小展览——“妈妈和我”:请幼儿将自己和妈妈的照片带到幼儿园。教师布置一个专栏,指导幼儿将“妈妈和我”的照片贴到专栏里。让全班幼儿互相欣赏照片。边欣赏边议论:谁长得最像妈妈?

  讨论:你是怎样长大的?妈妈是怎样疼爱你的?你是怎样爱妈妈的?

  ②家庭调查:教师向幼儿提出任务,回到家中向妈妈了解自己小时候什么样?自己是怎么长大的?爸爸、妈妈的妈妈是谁?

  2、动物妈妈和动物娃娃

  ①阅读图书《妈妈和娃娃》。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指导幼儿阅读:小猫咪的妈妈是谁?刚出生的小猫是什么样子?小猫咪是吃什么长大的?还有哪些动物是吃奶长大的?它们是怎样吃奶的?

  鸡妈妈生的是什么?鸡蛋是怎么变成小鸡的?小鸡是吃什么长大的.?鸟儿的家在哪里?它们是怎么孵蛋的?还有哪些动物会下蛋?它们会孵蛋吗?

  毛毛虫是谁的娃娃?它是怎样长大的?

  ②讨论:你见过动物生娃娃吗?它们的孩子是什么样子?教师启发幼儿回忆并谈论自己的经验。

  3、游戏——找妈妈

  给一部分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妈妈头饰,扮演动物妈妈;其它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娃娃头饰,扮演动物娃娃。(注意:动物娃娃多于动物妈妈)。

  游戏开始,全体说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动物出门跑呀跑。”然后幼儿四散跑开。

  动物妈妈们站到恰当的位置,说:“妈妈在家真着急,我的娃娃在哪里?”

  然后模仿动物的叫声。动物娃娃听到叫声要迅速跑到自己妈妈面前排好队。动物妈妈再数一数自己一共有几个娃娃,它们是不是都回家了。

  游戏继续进行,可以让幼儿变换角色。

  建议

  此活动应在饲养小动物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繁殖、生长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孩子的绘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会画一些简单的图形、人物。线描画这种作画形式,有独特的美感,孩子们很喜欢,但是接触得比较少,特别是在作画方面缺少经验,因此,我设计了线描画《美丽的手套》。

  活动目标:

  1、欣赏线描画,了解线描画设计手套的特点,感受线描画的独特美感。

  2、能大胆想象,尝试用线描画的形式设计各种手套。

  3、能够了解对称的特点。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一些线描画的手套图片),幼儿每人一支黑色水笔、一支黑色记号笔、一张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中的手套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冬天到了,我们外出时会感觉怎么样?(很冷)是的,有些小朋友的手摸上去都是很冷的,你有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小手?(戴手套)

  2、你见过什么手套?它是什么样子的?(从花纹、颜色等引导)

  5、(继续欣赏线描画手套PPT)你觉得哪一个图案、装饰得方法很漂亮,我们可以学习的?(从粗细线条、点、线、面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幼儿观察)

  6、小结:所以在画线描画时一定注意要用粗线条和细线条搭配来装饰,只用一种线条,就比较单调。此外,还要注意画面中要有适量的面的装饰,有规律的设计会让你的画更加有立体感。

  (三)设计我的手套

  1、先想一想,你要设计什么样的手套?上面可以有哪些图案?可以用哪些线来装饰?(幼儿自由讨论,可以和同伴讨论)(波浪线、螺旋线、锯齿线、长城线、斜线、直线、弧线)

  2、提醒幼儿作画时要将手套的'轮廓画得大一些,这样就能有更多的空间去装饰。

  3、装饰注意点、线、面的设计尽量都要有。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讲评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送到主题墙上展览。

  活动反思:

  纲要强调,在提高幼儿知识面的同时,还要以能力为主,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高涨。教师在范画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幼儿的观察能力,由简单到难,这样幼儿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教师引导的步骤明确,幼儿能仔细观察,并主动发现花纹的排序规律左右手套对称。以游戏的方式,也符合幼儿活动的能力,师幼互动方面也比较好,给孩子展示的空间,同时又让不太理解的小朋友思考的空间,兼顾到所有的小朋友,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让幼儿参与作画,幼儿设计的积极性很高,幼儿没有被教师的范画牵着,而是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还选择自已喜欢的图形和颜色。喜欢交流欣赏,同时也欣赏别人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认识日历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了解一年有12个月,有大月(31天),也有小月(30天),一年有365天。

  3.了解日历的用途,能正确的查找日期。

  活动重点:知道一年有12个月、365天,一个月有31、30、28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最小月是哪个月。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明确探究任务。

  ㈠师播放课件,幼儿认读数字12、31、30、28、365。教读365。

  ㈡提问:我们的数宝宝怎么都不见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房子)数宝宝为什么要到房子去呢?他们和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听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㈠认识月份

  1.听一听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妈妈,妈妈的名字叫年。她生了365个孩子,给他们取名叫日。一天年妈妈为孩子们盖了12座房子,这12座房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盖好了,这个年妈妈就让孩子们住在房子里。

  2.和幼儿一起回忆故事并提问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1、30、28或29)天。

  3.找一找

  ⑴看看这些房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的大,有的小)

  ⑵大房子有几座?(7座)小房子有几座?(4 座)最小的房子有几座?(1座)

  ⑶根据幼儿回答,师把大房子放第一排,把小房子放第二排,最小的房子放第三排。

  ⑷每个房子里住的孩子一样多吗?先来看看大房子里住多少个日娃娃?(31个孩子);小房子里住多少个日娃娃?(30个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多少个日娃娃?(29个孩子)。

  ㈡认识星期。

  ⑴看看每一个小房子里的数字有什么不同?讲讲红色数字、黑色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⑶从星期日开始数,看看每一个星期有几天?

  ⑷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日子也是用红色标识?

  ⑸教师小结。

  三、趣味游戏:看谁找得快。(教幼儿查看年历的方法,查找日期)

  ㈠找生日,总结查找方法。(先找月份再找日期) 教师请幼儿找一找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并说说是怎样察找的。

  ㈡找节日,并说出是星期几。

  四、智力抢答,巩固练习。

  五、教师介绍日历的用途。

  提问:我们认识了日历,那日历是做什么用的.?(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日历是记录或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人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它。

  六、展示日历。

  ㈠出示课件,请小朋友来看看各种各样的日历。

  ㈡老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日历,日历可以做成各种各样,如挂在墙上的日历叫挂历,放在桌子上的日历叫台历,还有日历本,电子日历,有的手表、手机上也有日历等等。

  七、点评活动,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部分孩子都知道,可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没有学过。为了使幼儿学起来更容易,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复杂的

  内容变生动、简单的方法真的很不错,值得在今后的活动中借鉴。

  虽然现在的日历样式多,我在本次教学中没有时间去说,但孩子们只要认识了典型的日历,掌握了日历要先看年份,再看月份、日期、星期这一方法,相信孩子们碰到别的样式的日历,也能慢慢看懂。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清楚、连贯的讲述海豹生病的原因。

  2.知道要保护环境。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太空飞船,认识海报及其生活的环境,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2.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海豹到哪里去了?》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设置悬疑。

  师:小朋友如果我们乱扔垃圾,大海会怎样?

  师:让我们一看、讲讲图片《海豹哪里去了?》。

  2.逐幅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见解。

  出示挂图提问: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嘛?生活的怎样?后来海豹为什么生病了?大海有什么变化?

  3.联想思考,探讨帮助海豹的办法。

  师:你认为,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大海的现状?用什么办法给海豹治病?怎样才能使海豹不生病?

  4.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

  (一)启发提问:图片上狐狸是用什么办法治好海豹的病?蓝狐狸用什么办法清理大海的污染物?大海变了吗?大家的心情怎样?

  (二)请幼儿与同伴相互讲述图片的内容。

  5.请幼儿完整的讲述四幅画的内容。

  6.讨论和交流:如何保护环境?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讨论人们应该怎么保护环境。

  活动资料:海豹到哪里去了?(讲述)

  蔚蓝色的`大海边,是一个美丽、整洁和不受污染的地方,那里是海豹可爱的家园。一群蓝狐狸经常乘坐飞船来到这里,在干净的海滩上吹拉弹唱,表演精彩的节目给海豹看。海豹看得津津有味,非常陶醉。这样快活的日子过了很久很久。

  可是,有一天,蓝狐狸来到海滩上,却见不到海豹。他们到处寻找,非常着急。后来,终于在一座小岛的后面找到了海豹。他们惊讶地发现,海豹全身黑乎乎、油腻腻的,毫无生气地趴在海滩上。原来,海水被污染了,干净的海水变得又脏又黑,海豹无法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他们得了大病。

  蓝狐狸赶紧把受污染的海豹抬进飞船的清洗舱中,用特制的清洗液清洗海豹,并给他们喝了抗污水,将体内的污水排出体外。终于,海豹呼吸通畅了,也感觉了,因海水污染所得的病也好了。

  海豹变得干干净净,健健康康,又重新回到大海边。为了清除大海的污染,蓝狐狸乘坐飞船从空中往大海撒白色的去污球。看着这些小白球从天空中不断地往下落,海水立刻变得清洁和蔚蓝,海豹高兴地大喊:"快来看哦,太神奇了,我们的家园又变美啦!谢谢蓝狐狸!"

  (驾驶飞船而来的蓝狐狸们在表演各种节目(有的跳舞、有的拉琴、有的吹喇叭、有的演奏扬琴),小海豹们围在一旁听得入神。

  表演完节目,蓝狐狸们发现小海豹们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蓝狐狸们到处寻找海豹,惊讶地发现他们浑身黑乎乎、油腻腻地躺在海滩上。就连四周的海水也被污染了,变得又脏又黑。

  蓝狐狸赶紧把生病的海豹抬进了飞船的清洗舱。海豹变干净了,躺在海滩上。蓝狐狸从飞船中往大海里撒了很多的小白球,收集大海里的污染物。小白球渐渐地变成了大黑球,原来小白球是专门收集污染物的。大海终于变干净了,小海豹们又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大海中游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