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拖延症,这可怎么治
建立因果关系
对于五岁之前的孩子,很多时候他们的磨蹭拖沓并不是刻意的,而是由于大脑功能的不完善和较贫乏的生活经验,所以要帮助他们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澄清对“未来”的概念和感受“不良后果”的体验。
关于为什么我家那皮孩子总在“穿背心”上跟我过不去,后来在一次不经意的聊天中找到了让我哭笑不得的答案:
我一直有在睡前陪她读绘本的习惯,有天晚上我们在读一本关于熊冬眠的绘本,我告诉过她,熊都有厚厚的肚皮,里面储存了好多的脂肪,所以可以在冬天不惧怕冷和饥饿。为了更形象的解释“脂肪”,我还戳了戳她的肚皮:“喏,就是这里,软软的,圆圆的,里面都是可以抵抗寒冷的东西(脂肪)。”
后来,皮孩子就记住了,肚子大就可以抵抗寒冷。她本来食量就大,每次吃完饭肚子都是圆滚滚的,潜意识里她居然也觉得自己有了“熊的力量”,可以抵抗寒冷。所以在我提醒她的时候,她压根就不没放在心上。看,这就是孩子的想法,是不是和大人想的完全不一样?
后来,我反思了自己的做法,也有不恰当的地方。比如,我总是用“零度”这类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天寒地冻”这类成语来告诉她“冷”,她能理解吗?要知道,我记得自己是初中的时候学物理时老师才开始讲解什么是“温度”,而她连幼儿园都还没毕业。
还有时间概念的表达,我说“五分钟后要出门”,孩子能理解“五分钟”究竟是多久吗?显然,我们的生活经验和信息都是不对称的。
如果我用“你还记得上次你着凉时家里躺了两天没法出去玩,还吃了很多很苦的药吧?不加背心的话,很容易和上次一样哦”这种话语,会不会就好一点?这就等于给孩子建立了 “不穿背心等于生病”的最直观的事物联系,上次生病的痛苦会让她对不穿衣服会怎么样的“未来后果”有了最感同身受的体验。
或者我能指着客厅里的沙漏告诉她,在沙子都留下去之前我们要出门的哦,这样会不会更能让她理解?
所以对于这一类年幼的孩子的拖沓,父母要做的不是催促,而是当孩子的“解读师”:他明白事物之间的关系吗?他有时间的概念吗?他真的能理解这件事情如果不完成造成的后果吗?我们所有和孩子的沟通,都要从这三个问题出发。
给行为增加趣味性
对于五岁之后的孩子,虽然大脑仍未发育完善,但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已经大大增强,这时候再拖延,大多数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对安排的事情缺乏热情,或者手头上有更有意思的事情。不然他们为什么玩游戏的时候不用人催?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普及“时间观”的概念,其实时间分成两种,一种是物理时间,就是通俗意义上,能体现在时钟上的,被安排在我们的日程表里的几时几分几秒。另外一种是心理时间,就是我们自己感知到的时间。所以我们经常会感觉到,枯燥的会议,繁重的功课作业让人“度日如年”,但看电视,听音乐,旅行这些美好放松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流连忘返。
所以为什么孩子拖沓?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事情虽然只需要两分钟,但是乏味,他们的心理时间被延长了,就容易变成煎熬。这时候,核心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给即将到来的行为增加趣味性。
比如增加竞技性。我的朋友小如是个二宝妈,针对很对孩子都会有的“起床困难症”,她会让两个孩子比赛起床,甚至还会把起床,刷牙,洗脸这三件事情变成接力赛,先完成的孩子会先到餐厅,收获早餐盘上早已准备好的糖果一枚。
她还会在比赛中设置很多有意思的环节,让孩子感觉到新鲜感。她会在孩子起床时播放充满活力的背景音乐,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换不同的音乐,把牙膏换成孩子渴望已久的海盐牙膏等,起床的时候会说“早期的鸟儿有毛毛虫吃哦,毛毛虫来咯”,然后把自己扮演成毛毛虫去挠孩子的咯吱窝。
再比如角色扮演。这是我听网上一位妈妈分享的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经历。当孩子盯着书本思想开小差,左顾右盼就是不学习时,她会佯装成好问的“学生”,请孩子当“老师”,然后向“老师”求教:这道题目我算了好多遍跟答案都对不上,请小老师来讲解一下?
还有就是适度夸赞。当孩子完成了一件事情时记得夸奖孩子,这是为了把自己的积极情绪传递给孩子,情绪这东西是能相互影响的,当孩子发现自己不那么有热情的事情收到了外界的积极反馈时,他们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感,情绪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孩子给你讲解了题目,你可以装作一副哗然大悟的样子:“哇,老师大人就是博学,这么一讲让我茅塞顿开呐!”
帮孩子拆解任务
孩子拖延,还有一种原因是孩子卡在了困境中。这时父母们需要帮助孩子搬走马路上的绊脚石,他们才会走得更远。
最典型的就是写作业。其实孩子喜欢在写作业时候拖沓,是因为有些题目太难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建议孩子先从最喜欢的科目,最简单的那一部分开始着手,循序渐进的积累成就感和积极的情绪。
我还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个例子,爸爸陪女儿写作业,女儿一直磨磨蹭蹭的,最好快到睡觉时间了女儿也没有做完,爸爸发火了,女儿看到爸爸的脸色,“哇”的一声哭起来,从女儿的叙述中爸爸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工作太忙了,偶尔才陪女儿一晚,女儿想要爸爸多多的陪伴,以为写完作业爸爸就不陪自己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只有拖着不让作业写完。后来爸爸和女儿约定:“以后女儿写完作业之后,会有一个单独的陪伴孩子玩的时间”……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关于任务的拆解,需要父母们多留心观察,才能找出孩子目前的困境。所以父母们不妨先摁耐住着急的心态,多问孩子一句:“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有什么是爸爸妈妈可以做的?”
用提醒代替催促
知乎大V萌芽曾经说过,拖拉这件事情本身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但是我们面对拖拉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大部分孩子越来越拖拉,恰恰是因为我们的处理方式跑偏了。
仔细观察,我们身边都不乏这样的例子,父母越催促,孩子就越拖沓。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因为父母催促的太多,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其实如果是一些不那么让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孩子是需要一个情绪上的缓冲期的,父母刚提了一个要求,孩子来没来得及适应,就又收到一个急促的提醒,这确实挺让人烦躁的!
此时孩子是没有兴趣去听和思考父母说了什么的,他们的感受只会是父母太苛刻,太难相处,然后他们就会下意识的去反抗,而最好的反抗就是慢慢吞吞啥也不做。尤其是孩子年龄越大,自我意识就越强烈,也就越容易逆反,你不是催嘛,我就是不做,看你怎么办!
这时就需要父母学会“Let go”,减少催促的次数,说一遍,确保孩子听到并且理解就可以了。如果已经造成了不好的后果,也千万别“给你说了多少次了就是不听”,这会让孩子觉得有妈妈在这里托底。
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己体会后果,孩子们才会明白这些事情虽然枯燥无味,但是却是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外界的无形约束。
父母们也可以用闹钟代替催促。比如孩子不起床,你可以和孩子约定好,妈妈进来叫你一次,接着会有两次闹钟提醒你,第二次提醒是在七点半,如果第二次提醒你还是没起来,那就赶不上八点钟的课了。记住,妈妈只提醒你一次哦!
【孩子有拖延症怎么改善】相关文章:
孩子有拖延症怎么办10-18
孩子有拖延症怎么办 孩子拖拖拉拉怎么改10-11
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症10-04
千万不要让孩子患上“拖延症”09-29
孩子有自闭症怎么办08-30
如何改掉拖延症08-19
孩子有社交恐惧症怎么办08-27
孩子有了分离焦虑症怎么办?09-07
孩子有考试恐惧症怎么办?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