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是不对的吗?”孩子委屈地问。
我哑然,问他为什么会这么想。
“如果我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没有错,妈妈为什么会骂我?”
原来,上周末这个孩子和另外几位朋友约好了,去探望班里一位因病请假的同学。
这件事却被妈妈阻拦了,理由是:
“你去探望有病的同学,万一他传染给你怎么办?”
小孩被禁足在家里哪也不能去,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几位朋友解释。
他委屈地说,本以为妈妈会先关心自己的好朋友,没想到却反复要他离生病的朋友远一点。
小孩一点也不喜欢妈妈对自己的好朋友,表现出近乎冷漠的态度。
如果父母习惯了用利益的角度去看待各种问题,那么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他们也不由自主的从孩子的利益出发。
妈妈关心的是孩子的“利益”,孩子关心的是生病的朋友,当二者产生冲突的时候,妈妈就认为利益高于一切。
在家长看来,关心朋友这种事,远远比不上孩子自身的安全重要。这种固有的认知,让大多数的家长忽视了孩子内心的需求,
在他们对听话的孩子呆在家里感到欣慰时,却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给孩子植入了一个观念:
下次碰到生病的朋友,比起去关心他,更要离他远一点。
为什么家长的冷漠,往往会培养出冷漠的孩子?忽视孩子内心需求,就是不断剥夺孩子的同理心。
孩子会关心生病的朋友,因为他知道生病很难受,这种共情的能力让他们感同身受,才会想去探望生病的朋友。
这时候家长最应该看到的不是孩子的“利益”,而是这一份难得可贵共情的能力。
优秀的家长会首先和孩子经历共情的阶段,然后再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朋友生病了吗?妈妈也和你一样担心,可是生病的人很难受,他一定不会想让你看到病恹恹的样子……等他病好了,再叫到家里来玩好吗?
这样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往往富有同情心,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意味着什么,懂得同情别人的不幸,怜悯他人因不幸造就的伤痛。
孟德斯鸠说的:同情是善良心地所启发的一种感情的反映。
如果一味剥夺孩子的同理心,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当你以为自己教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国家栋梁,实际上,你很可能培养出了一个心狠手辣、麻木不仁的社会败类。
同情的能力会让人变得善良,而善良的人,运气往往都不会太差。
一位父亲拽住他的小孩,从班级门口一路拖到校门口,孩子的背部被磨出了两道血痕。
那一年我八岁,对这幕场景一记就是好多年。
以至于后来我听到“不打不成器”,都不由自主想到这一幕,男孩哭喊着被父亲拖了出去。
男孩的父亲是一个酒店的老板,平日戴着明晃晃的大金链子,对犯错的小孩惯来采取“打骂”教育。
不止一次我看见他因为孩子犯错,当场就对自己的孩子动手。
可是打骂有用吗?
多少年后,这个男孩还是当地的一方的霸主,整日带着一群小弟到处惹是生非,升学也是靠着父亲花了大价钱买来的。
最后一次听到他的消息,是因为揍了市长的儿子,跑到外面避难,留下烂摊子给父亲。
“打骂式”的教育,并不能让你的孩子明白做错事有什么不对。
男孩的父亲当年下手之狠,直到今天我都记忆犹新,但这些‘教育’并没有在他接下来的人生中取到多大的成效。
从八岁开始就打架惹事生非,到处泡妞,出事后一样要父亲处理烂尾的事情。
究其原因,是一开始的教育出现问题。
现在你打服了孩子,以后孩子有能力了,只会变本加厉地讨回来。
男孩的成长经历,从小打小闹直到揍了市长的儿子,他给父亲留下的烂摊子越来越大。
如果打孩子有用,世界上就不需要那么多教育家了,管他听不听话,先揍一顿再说,还不听话?那就往死里揍。
因为打孩子没有用,这个世界上才会需要这么多的教育家。
打孩子比起耐心开导,要来得更为简单,缺点是不能让父母和孩子产生共情。
在电影《刮痧》剧情里面,大同因为保罗说自己的爸爸是笨蛋,就打了保罗,而保罗是爸爸上司的儿子。
后来爸爸就因为这件事打了他,事后他解释说:“爸爸打你是为你好,因为爸爸爱你。”
儿子问:“那我打保罗也因为我爱他?”
小孩子尚且都能从话里挑出毛病,你还天真地以为打骂孩子是因为爱?
实际上,“打骂式”培养是中国家长在教育上偷的懒。
真正的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做错的原因,而不是打一顿就敷衍了事,让孩子明白道理哪里是打一顿那么简单的事?
可是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揍’的方式实在比耐心讲道理来得简单,所以长久以来才成为中国家长最喜欢的教育方式。
家长都忽略了,缺乏沟通的“打骂式”教育,很难让家长和孩子产生同情的效果,时间一久只会拉开亲子间的距离。
我有一个亲戚,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家一直盼着生一个儿子。
偏偏现实并没有让他们如愿,一连三胎都是女儿,最后当家的咬咬牙说:“再来一个!”
这回总算中奖了,生了一个儿子,夫妇终于停下“造人计划”,开始为四个孩子的生计发愁,终日来回奔波。
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为四个孩子过得更加艰难,吃口饭都不容易了,哪还顾得上教育?
这为后来埋下了一个极大的隐患:把孩子养大就好,其它我不管。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忙碌的父母几乎没有担任重要的角色,更是因为儿子得来不易,对三个女儿疏于关心教育。
最后带来什么结果?
二十年后,他们家唯一有出息的是三女儿,但四个孩子都无一例外没有高中毕业,要么选择辍学,最好的读了中专。
最受宠的儿子更是一事无成,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才找到一份还算轻松的工作。
漠视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不亚于打骂,父母在教育中全程扮演“路人”的角色。
这样的家庭值得同情吗?
首先因为家境不佳,本来就无法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对女儿的漠视和对儿子的过分宠爱,更是彻底拖垮了家庭。
要我说,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路人”的角色,后来带来一系列的恶果,都是不值得同情的。
更不用说宠幸儿子,而故意漠视女儿的父母,并没有履行身为父母的职责。
被漠视的孩子本身就比其他人敏感,也更容易弃世厌俗,缺乏同理心。
他们经常会想:把我生下来就没管过,那我做什么也不需要你们管。所以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做坏事,甚至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如果孩子不是自愿出生在世上经历酸甜苦辣,那么请你在孩子羽翼未满还不足以承受悲痛的时候,为他们遮风挡雨,教会他们生存的能力。
孩子哭的时候,你在哪儿?孩子伤心了,你又在哪儿?
要知道,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过分的漠然和宠幸都足以毁掉一个人,更何况是孩子。
既然已经决定扮演父母的角色,就要尽职地履行职责。
最好的教育是,永远不要忽视共情的力量,因为它即将在孩子一生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