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孩子经常会在某一道题上出现反复的错误。这些问题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已经讲了多次,而学生仍然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是老师讲的不透彻,还是学生真的是因为马虎?
教育专家给出了答案:导致学习反复出错的罪魁祸首竟然是盲目做题和死记硬背
为了孩子取得好成绩,很多家长和课后作业班都买了大量的习题集,或责令他们背下数学公式及解题思路。但在教育专家看来,除了学生粗心等主观因素,家长的这些做法恰恰是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点导致反复错题的真正原因。
没有针对性的、盲目的题海战术缺乏对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的重视,让学生步入了“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不但没有达到对题目加深印象的目的,还容易造成知识点的混淆。对于数学题来说,技巧和逻辑才是真正的解题关键。强迫式的记忆只能应对基础题型,却无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生一遇到该题的变体通常就会“原形毕露”。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时少犯或不犯重复性错误呢?
名校老师给出了这四点建议:纠错五步法
1、找出错题的原因,如题目抄错、式子列错、中间数字算错、运算顺序错误、题意不清、混淆概念等;
2、保留错题,用红笔在旁边规范订正;
3、要求学生再做一至两道同一类型的习题进行巩固;
4、梳理、归纳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
5、思考这道题还会怎么考。
这样学生对错题,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再加上学生对同一类型题的巩固、强化,学生在今后考试中就可以少犯或不犯重复的类似错误。
红笔标注错误
日本著名教育学家系川英夫,曾将300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可使用橡皮涂改作业中的错误,另一组只许在错处用红笔纠正。
结果惊奇的地发现,使用橡皮的那组学生,在作业相同的情况下,其差错出现的几率比后一组高出30%。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为新异、醒目的刺激说吸引。用红笔纠正错误,把犯错误的教训保留下来,对帮助学生汲取教训亦是十分有益的。
重视隐形不会题
对学生做错的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非常重视,通过找错因、规范订证、找同类题巩固、疏理涉及知识点等纠错程序,达到少犯或不犯重复性错误。然而我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选择填空、判断题考试时,他并不真正会做,而是凭运气或感觉选对。教师或学生自己对试卷中表面着做对但隐性不会的题常常忽视,造成纠错盲点。
建议学生对判断题、选择题中隐性不会的题要采取小题大作方法,即当成一道大题,写出完整步骤,达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订正错题有些学生订正错题时存在直接将教师在黑板上讲解抄下来或死记下来或模仿套用下来,不是真正理解。家长出类似的题让孩子重新做一遍,可以检验孩子是否真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