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面对孩子的“讨价还价”,家长普遍的做法就是打压,批评,甚至责骂,最终搞得双方都不开心。
其实,面对孩子的“讨价还价”,我反而要告诉你,孩子的这种行为其实是一件好事!
因为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认为,“讨价还价”属于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活动,孩子通过“讨价还价”来达成目的的过程,其实并不容易,需要具备一定的同理心和创造性才能完成。
所以如果孩子开始“讨价还价”,这表明孩子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1、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日趋成长
在BBC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里,有一位儿童专家说,儿童的自我意识就像是洋葱,刚开始小孩子的自我意识只是一个小小的核。随着孩子成长和阅历的增加,开始慢慢形成外壳,自我意识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个性、对外意识和自我理解、想法等。
孩子从三岁开始,自我意识开始显现,自己的想法和立场越来越清晰,开始拥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他们对自己的目的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也懂得为自己争取,保护自己的利益。
于是他们会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家长“讨价还价”。
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在《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中指出,所谓敏感期,是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注身边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而孩子“讨价还价”的时期正是孩子自我独立意识强化的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这一敏感期对孩子进行恰当地教育,孩子的心智水平便会有飞跃地提升。
2、孩子开始获得社交掌控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显示:鼓励孩子多与人协作、而不是被动参与,感到不公时敢于理论、沟通,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让孩子具有权利意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尊。
《游戏力》一书中也曾提到: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掌控感,有助于他们变得更加自信。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孩子开始去尝试“掌控”周围的事物,比如,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沟通的方式等。
在与父母“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你们反复争论的过程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孩子希望获得掌控的过程。
3、孩子拥有较高的情商能力
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对待每个成人的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如果他比较害怕爸爸,那么他在爸爸面前就会特别规矩,如果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很容易让步,那么他在这些人面前就会耍赖,喜欢“讨价还价”。
这说明孩子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在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社交的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看人下菜碟”、“对症下药”。
当孩子开始“讨价还价”,这说明孩子的情商是比较高的。
4. 孩子拥有较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孩子的“讨价还价”绝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这个过程和我们进行谈判的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回想一下,你在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是不是会预先思考
我预期的目的是什么?
最终的底线是什么?
哪些条件是不能退让的?
哪些条件是可以退让,具体退让多少?
这个点,我应该如何表达更容易说服对方?
孩子也是一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在“讨价还价”之前,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在谈判的过程中,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孩子有完善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提高了孩子的这些能力!
虽然孩子的“讨价还价”好处多多,但是一旦过度,就会适得其反,所以面对孩子的“讨价还价”,家长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因为一味妥协,会导致孩子自私骄纵;而一味拒绝,又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
1、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里,赵薇想让女儿跑步锻炼,结果女儿撒泼坐地上不愿意。
实在没办法,妈妈就用条件诱惑了女儿。
当你先放弃了自己的原则,给出了承诺,以物质利益谈判的方式诱导孩子,就等于为孩子提供了“讨价还价”的借口。当谈条件变成习惯后,孩子的规则意识也会变得淡薄。
我们嘴上和孩子讲规则,行动上却用条件做交换,孩子很快就能看穿我们的“伎俩”,抓住父母的漏洞,将“讨价还价”返用在你的身上!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主动和孩子谈条件。
2、坚持原则,不能突破底线
成长教育专家兰海说:“其实我和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一块疯,在一块闹,但是该做什么正经事的时候,你需要立刻具备“收”回来的能力。”
原则性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不给孩子“讨价还价”的余地。
要让孩子知道哪些是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并告诉他为什么
比如
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未来,上学,学习,写作业都不能“讨价还价”。
讲卫生勤洗手是为了保证身体健康,这些不能“讨价还价”。
执行过程中,家长们的立场要冷静且坚定,态度要保持一致。要提前和孩子约定,关于原则性的问题,最终的决定权在于父母,一旦父母做出了决定,便绝不再讨论更改。
3、有技巧地“讨价还价”。
要教会孩子共赢,也就是不要只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而是应该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更好”
比如
放学后孩子想和小朋友玩一会儿在回家,你可以告诉他,如果现在回家做饭,爸爸回家就能吃上饭,如果玩一会儿回家,可能就来不及做饭了。
但是如果你想玩一会儿也可以,那么你回家之后,就要帮助妈妈一起做饭。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建立一种“建设性协商”的思维模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换位思考”。
而懂得“换位思考”的孩子会更自觉地从对方角度看待问题,在未来的社交工作生活中也会更加的自如,受欢迎,做事更有分寸感。
4、可以提供开放性的选择机会给孩子
孩子和我们“讨价还价”,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因为结果只有一个,却又是孩子所期待的,于是就出现了“讨价还价”,所以不如给孩子几个选择,让孩子自主选择,并迅速做好决定。
比如
先看电视还是先吃饭的问题上
第一种选择是让孩子看15分钟电视后吃饭;
第二个选择是吃完饭后看30分钟电视。
这样孩子很容易做决定,并要求孩子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5、不能看到孩子哭,家长就心软
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小动物,孩子知道家长会见不得自己哭,一哭就心软,所以孩子就会利用家长的这种心理,得寸进尺。
时间一长,家长就会失去对局面的控制,导致威信丧失,孩子还会变得不守信用。
所以即使是孩子哭,也要坚持原则。甚至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慢慢哭,哭够了,我们再继续讨论。不过你因为哭而浪费的时间都会算在你后续的活动中。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缺点,但是要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缺点,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可能是孩子的优点,是帮助孩子提高的契机。
所以面对孩子“讨价还价”,家长不要心急,摆正态度,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子在“讨价还价”中得到成长,尽快走出这个特殊时期。
【孩子和父母讨价还价怎么办】相关文章:
孩子讨价还价时父母的正确做法 孩子爱讨价还价怎么办10-14
对付孩子“讨价还价”的方法10-07
孩子与父母争执怎么办09-23
孩子嫌弃父母怎么办11-09
孩子对抗父母怎么办11-10
面对孩子讨价还价该何去何从?09-25
孩子伤害父母应该怎么办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