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更加喜欢体育运动了,特别是球类活动,更使他们着迷。在体育馆内,在电视屏幕前,孩子们常常为精彩的球赛场面鼓掌,为运动员高超的技艺欢呼,越来越多的孩子为球星们的风采所倾倒。有不少孩子在平时的活动中,也刻意模仿球星们的技艺……
儿童少年对球类活动的青睐,应该说从一生下来就有。小婴儿时,母亲常常会用各种球形玩具引导孩子;刚刚学走路,大人们会在孩子面前放一个球,不管是塑料的,还是胶皮的,娃娃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小脚去碰、去踢。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从小就已经萌发了。儿童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好动、好强,积极向上,追求新奇。他们喜欢变幻莫测、趣味横生的运动。他们极力想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球类运动正是符合了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激烈的比赛中,在群体活动的对抗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
球类运动不仅能满足孩子们的兴趣,并且能锻炼他们敏捷的身手。人体的肌肉活动由“指挥部”——大脑皮层来指挥,要想身手敏捷,就需要指挥部发布命令迅速及时、准确无误。而指挥部所发布的命令又要根据人体的各“边防哨所”——感受器,迅速报告周围环境的情况。打球时,球体高速运动,场上队员位置和战术配合的迅速变化,就要求人体各感受器把这些情况迅速、准确地报告大脑皮层,以便不失时机地做出反应。经常打球,参加体育锻炼,人体的指挥部及各感受器的机能就会得到提高。实验证明:乒乓球运动员从见到光至做出反应仅需要1/10秒甚至更短的时间,足球运动员也只需不到2/10秒的时间。球类运动使人越来越灵敏,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球类运动,绝大多数是集体项目,这是对儿童少年产生诱惑力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球类运动还能在千变万化的技战术配合中,互相取长补短,交流思想,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增进小伙伴之间的友谊。这就是为什么球队里的孩子们的友情比一般孩子间的友情深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