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不不不原因竟然是这个

时间:2023-12-11 08:25:41 育儿 我要投稿

  “不要!不要!不要!”这一两个月,21个月大的女儿,每天在各个场合随口就是这句,还经常噼里啪啦一大串乐此不疲,如果有心统计,一天说上几百次应该是有的:

孩子总说不不不原因竟然是这个

  -宝贝儿,走,咱要出门啦。

  -不要!

  -要换臭臭了哦!来,躺下~

  -不要!

  甚至好几次半夜,熟睡的她突然无故大哭不止,一边抽泣一边念叨,“不要不要不要。”模样真是楚楚可怜啊。

  许多和我家孩子月龄相仿的妈妈和我说,每天都要被这些“不不不”烦死了:

  “叛逆期这么快就来了?!特别爱和我唱反调!”

  “我说东他就非要往西,我越说不可以他就越起劲儿。”

  “简直没法伺候了,一个劲儿说不,没办法啊,只能顺着小祖宗来。”

  哈哈,别着急,其实这是个很共性也很正常的现象,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显示,孩子的自主性从1岁半左右开始发展,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和唱反调,常挂嘴边的口头禅就是“不行”、“不要”、“不”,等到1岁9个月大,又慢慢变成很爱说——“我的”。

  有没有宽心一些?原来是适龄行为啊!就像6个月左右要开始吃辅食、1岁左右开始学步一样,说“不”,也是孩子的必经阶段:发展自主性,就是孩子个性化的过程——Ta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父母分离,开始练习有自己的不同想法。

  所以我们大人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知道,当孩子说“不”时,不意味着她在故意不合作或是拒绝大人的要求,甚至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而言,“不”就是个特别顺口、说来很简单、直接、好玩的词儿——不要觉得烦,相反,这很可爱,不是吗?

  认知调整了,对付爱说“不”的孩子,心态也会轻松很多,现在每次女儿连珠炮说“不”,我都很想笑,“哎呦喂,又来了:)”

  可是,尽管我们都知道,孩子慢慢会长大、有自己的想法,但自主期的孩子还是很容易让人苦恼,因为同一时期,我们还要教孩子规矩、立界限,这个度,好难拿捏啊!

  如何既鼓励孩子发展自主性,又不至于毫无边界、教会孩子懂得一些必要的规矩呢?和大家分享几个我运用正面管教理念的小方法:1、少和孩子说不,多用行动示范。

  孩子容易效仿大人的说话模式,我们如果常对他们说不,就会强化孩子对“不”的错误认识,以为这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自主的权力——“你看,妈妈就常对我说这句,还强迫我听。”最好多鼓励孩子,多用正面语言,告诉孩子“能做什么”,比如孩子丢食物,与其说“不可以”,不如说“食物是用来吃的”、“宝宝捡起来哦!”

  2、行大于言。

  判断孩子说“不”时的状态,如果不太重要,一句话都不用说,视而不见就好了;如果很重要、需要纠正,也尽量用行动而非言语来表示,比如孩子该睡觉了还不睡,你可以忍住说“不行”的冲动,直接领着她的小手走进卧室,开始睡眠程序。

  3、转移注意力。

  对低龄宝宝尤其管用,屡试不爽,因为他们的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随便打个岔,换个话题或场景,她就会忘记上一秒纠缠的事儿。但是用这招儿也不要故意撒谎或是说的太复杂,简单的词句就可以。

  4、不给孩子回答“不”的机会。

  “你要不要?”“你想喝水吗?”这一类问题,孩子都很容易不假思索的回答“不”,但是如果问孩子选择题,“你想穿这件白色衣服,还是粉色的?”“你想听故事还是玩积木?”同时发问,而不是一个一个问,孩子就要想一想选什么、而不是直接拒绝了。

  5、请求帮助。

  你有没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大人请求帮助的时刻。如果我们的语气,从命令转向请求,“你能帮妈妈把玩具放到这个盒子里吗?”就比“你要收玩具”效果好很多,我超级爱女儿屁颠屁颠儿帮忙,然后笑嘻嘻跑回来“邀功”的样子,又萌又像小大人儿。

  6、试着和孩子讲道理。

  要和孩子聊天,不要着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照着我说的做!”其实耐心解释过程,比如,为什么要喝水,为什么要换尿不湿,孩子的理解力往往超乎大人的想象,他们甚至会重复你的只言片语,乖乖配合。

  7、用幽默和游戏的方式化解“不”的尴尬。

  孩子重复说“不要”的时候,多少有点耍熊的气势,每当这个时候,可以把自己变成她的小伙伴,和孩子玩挠痒痒,她就吱吱吱的笑不停了。我女儿眉头紧锁的时候,我还很喜欢学她撅嘴的样子,然后融入“躲猫猫”,瞬间在她面前换成笑脸,孩子也会一秒变开心,从“不”困境中解脱。

  以上所有步骤,其实都在围绕着一个原则进行:不要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争,不要非和孩子争个输赢。如果你欢迎孩子的个性化,2岁前后的这段敏感期,千万要抓住,那些没有成功个性化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很可能总是寻求别人的赞同,变成一个“讨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