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个同事跟我聊起她的烦恼。
她的儿子很聪明,但是,这孩子的成绩,总是不好不坏,这让她很头疼。
于是,她决定用“悬赏”的方式,给孩子以激励。
有一天,她把儿子叫到面前,郑重其事地向他承诺:“如果你摸底考试能进班级前十,妈妈就给你买一部手机。”
孩子一听,两眼发光,就开始一股劲儿地努力。那次考试,他的排名果然冲进前十,回家跟妈妈报喜。
做妈妈的开心极了,觉得这个办法真有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于是,她履行了诺言,买回一部新款手机送给孩子。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她心里暗喜,便跟孩子保证:“要是你能继续维持好成绩,妈妈就继续给你买好东西。”
孩子果然不负期待,在成绩上有不错的表现。她喜笑颜开,陆陆续续给他买了kindle,小型数码相机和计算机……
然而,最近她却发现,这一招似乎不灵了。虽然,孩子总是能拥有最新的数码产品,可是,他却一脸淡漠,不再像最初那样欢喜。
他对学习,也越来越兴味索然。他的成绩,逐渐出现了滑坡,先是掉出前十,然后又一下掉到第二十七名……
这种情况,让当妈妈的忧心忡忡。似乎再多的奖励,再好的东西,都只是让他觉得乏味,不能再提起他的兴趣。
小孩子喜欢奖品,这固然没错。大人愿意给孩子奖励,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想让激励取得效果,我们就不能一味地只注重发放奖品。因为,在孩子心目当中,更重要的,还有其他东西。
02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做“雷帕的奖励实验”。
一位叫做雷帕的心理学家,召集来了一群热爱绘画的孩子,并且把他们分成了两个小组。
他对不同的小组,采用了不同的激励方式。对第一组的孩子保证说:“如果你们画得好,我就给你们发奖品。”
对第二组的孩子则热情洋溢地说:“我喜欢你们的画,希望能欣赏到你们的大作。”
听了话之后,两组孩子都兴高采烈地开始画画。之后,就像雷帕所承诺的那样,第一组的孩子得到了奖品,而第二组的孩子则得到了赏识和表扬。
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三天之后,第一组那些获得奖励的孩子,渐渐消沉、变懒,整天磨洋工,不愿意再画下去。而第二组那些备受赞美的孩子呢,仍然欢欣鼓舞,挥动画笔,描绘着他们的作品,乐此不疲。
这个实验,曾经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中反复测试过,其结果都是相同的,一遍又一遍地向我们佐证了这个观点:
如果用发放奖品的方式,对孩子加以激励,那确实可以强化孩子的情绪,使得他们重复一些正面的行为。然而,奖励并非万能,从长期来看,奖励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在经济学上,也有一个类似的观点,叫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通俗地说,这个定律,指的,是在一定时期之内,如果一个人连续获得某类物品,那么,随着拥有物品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个人却会感觉到,他所获得的愉悦越来越少。
就像德国经济学家格森所说的那样:“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
所以,如果我们总是用发放奖品的方式,去鼓励一个孩子,那么,长此以往,激励的效果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因为孩子总会产生“审美疲劳”。
再好的东西,得到的次数多了,也会让他厌倦,觉得无趣。
但是,这个实验,同时也向我们证明,如果想要激励孩子的话,以赞美他们的方式,激励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得到的效果,才最持久。
03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有一种“双因素理论”,说出了类似的道理,能对我们教育孩子有所启迪。
这种理论告诉我们,对职工的工作,可以造成影响的,总共有两大类因素。
其中一类因素,如果具备,则可以消除职工的不满意:譬如职工得到的工资、福利、实物奖励。但是,这些因素,虽然可以使员工免于不快,但并不能真正带来员工的积极性。
而另一类因素叫做“激励因素”,是指那些能让员工觉得开心的因素。只有当这些因素具备的时候,员工才会感觉到身心愉悦,备受激励,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些因素包括:工作中的表现机会,工作所带来的乐趣,工作时的成就感,对未来的期望等等。
家长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其中的道理,其实也与管理学的原理一脉相承。
【父母该不该给孩子物质奖励】相关文章:
父母该不该成为孩子的好朋友?10-26
孩子的压岁钱该不该给父母10-16
父母该不该帮孩子带娃?11-21
孩子之间的战争父母该不该插手12-13
孩子作业多 父母该不该帮忙做09-09
不要用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写作业09-02
家长的物质奖励太多孩子会变贪婪09-12
该不该教孩子“以牙还牙”09-19
该不该夸孩子漂亮?09-19
该不该强化孩子教育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