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话孩子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时间:2023-12-24 11:44:31 育儿 我要投稿

  3岁孩子越来越皮,喜欢我行我素,妈妈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教,孩子却一点儿也听不进去。到底是孩子听不进去这些道理呢?还是我们说教的方式有问题?

我说的话孩子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对自己长大的肯定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很敏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这个时候听不进去大人的话很正常。这是他对自己长大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心理鼓励。

  认知能力的觉醒

  如果宝宝在自己穿衣服,妈妈见他慢吞吞的,就会说:“我来帮你。”这时候宝宝多半会说:“不”。因为,他相信自己能穿好衣服。如果妈妈强制性地帮他穿,他就会哭闹,妈妈其实是在无形中破坏了宝宝的认知能力。宝宝在两岁左右开始出现表象、想象和思维这些高级的认识活动,因此他们的认知能力将发生质的变化,从而有心理成长的飞跃。

  自我意识的萌芽

  孩子2岁后开始出现自我意识,从他们的语言就可以听出,喜欢把“我”放在前面,如“宝宝喜欢吃西瓜”,并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不管干什么都喜欢“我自己来”。如果这件事情不是他这个年龄能够完成的,不管妈妈在旁边说什么,他都会无法接受,自我意识让他只想自己来做。

  个性的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变得不听话,其实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发展。这个年龄段正是形成个性的时候,如果妈妈还希望他像小婴儿一样听话,那对宝宝来说就是对自我成长的否定。如果大人一再过分压制孩子,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对孩子的成长则是一种伤害,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化成长将受到阻碍。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这需要大人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尤其需要家长尊重孩子。如果成人在语言上能够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做到尊重,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孩子也会乐于接受大人的建议。

  命令不好使

  很多妈妈喜欢数“1、2、3”,数完“1、2、3”还不怎样就会怎样。但她们逐渐发现,这招对两三岁以后的孩子逐渐不好使了。他们不再喜欢听这种命令的口气,对“1、2、3”也不敏感了。妈妈不如换一种说话的方式,如想让宝宝做什么,可以说,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好吗?孩子磨磨蹭蹭不睡觉,把“我数1、2、3,快点到床上睡觉”换成:“要开始讲故事了,就等着宝宝洗漱完毕上床啦。”

  多赞美鼓励没错

  赞美和鼓励不是没事就说“宝宝你真棒”或“我相信你能行”。这些赞美、鼓励的话也要用在刀刃上,该说的时候才说。在与宝宝交流的时候,可以先鼓励他,如想让他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可以说:“宝宝是个爱整洁的孩子,玩完了玩具就会自己收拾好,对吧?”

  不要做复读机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有时候妈妈会说无数遍。我们以为自己像复读机一样地反复提醒了,宝宝的大脑就能正常接收了。其实并不是。反复提醒,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感悟,要相信孩子的认知能力。说话的方式也要换换,如孩子不喜欢喝水,与其说你要多喝水、多喝水,不如直接把他叫过来,说:“我们喝完水再玩。”

  注意态度

  是命令还是尊重,首先就体现在态度上。妈妈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说话的语气要平缓柔和而坚定。让孩子既觉得你在尊重他,又觉得你是在认真地跟他说这事。比如宝宝不想去幼儿园,妈妈可以把“必须去幼儿园”“宝宝就该上幼儿园”“小朋友都得上幼儿园”诸如此类的话换成:“妈妈理解你不想上幼儿园的心情,但时间到了,我们一起走吧。”让宝宝既觉得妈妈与自己产生了共情,又感觉到了妈妈对自己上幼儿园坚定的态度。

  说不如做

  带宝宝去别人家做客,活泼淘气的宝宝打了其他小朋友。我们觉得教育孩子的机会到了,就上去跟宝宝说要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可是没过一会儿宝宝可能又再次出手打了小朋友。如果是这样,妈妈可以把宝宝叫到一边,让他选择是好好玩,还是回家。这个时候如果宝宝选择回家,那么就尊重他的选择,大人不要迟疑。如果他要留下来玩,可以告诉他如果再打小朋友就回家。如果打人的事情再次发生,大人要遵守自己说的话,立刻带他回家。但路上无须责怪和说教。带孩子回家的行为,比说什么道理,都让孩子明白了这是自己做错事的后果。

  3岁以后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反叛,听不进去话,也许正是给我们父母语言沟通修炼的一次绝好机会。每当孩子听不进去话的时候,我们不如反思自己:可能不是他不好好听,而是我说话的方式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