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治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员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职员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
3、本制度规定从单位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畴,凡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4、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畴,对比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二)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1、要紧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本单位职员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
(2)、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第八条的规定,设置与本单位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治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治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员代表大会报告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形,主动听取职员对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4)、每季度召开一次职业卫生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订职业病危害防治打算与方案。
(5)、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排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保证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7)、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和预案。
(8)、及时、如实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
(9)、依法承担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责任。 2、分管职业卫生的负责人职责
在本单位要紧负责人的领导下,依照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直截了当领导和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打算与方案,完善和修订职业卫生治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治理制度和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依照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
(2)、组织对本单位职员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
(3)、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巡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及时排除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隐患。
(4)、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治会议,听取各部门、车间、职员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形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5)、如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要科学应对及妥善处理,及时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6)、依法承担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直截了当责任。 3、技术部门的职责
(1)、编制本单位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爱护、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措施保证劳动者健康权益。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防护设施进行爱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4、职业卫生治理部门职责
(1)、在本单位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推动本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2)、组织开展对本单位职员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3)、组织职员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并建立卫生检查档案。(4)、认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
(5)、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岗位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形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觉的隐患,有权责令改正,重大隐患书面报告领导小组。
5、专(兼)职的职业卫生治理人员职责
(1)、认真履行本单位职业卫生治理部门职业卫生治理相关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汇总和审查各项措施、打算,同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参与对职员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检查督促职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4)、协助有关部门制订职业卫生治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形进行监督检查。
(5)、定期组织参与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觉的不安全情形,有权责令改正,或赶忙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6)、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7)、负责建立本单位职业卫生治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6、车间负责人职责
在分管职业卫生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1)、把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车间职员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车间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7、职员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
(1)、参加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觉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器具,职业病防护用品和设施。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禁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向监督治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排除。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有效预防、操纵和排除职业病危害,防止发生职业病危害,切实爱护职员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为职员制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证单位职员获得职业卫生爱护的权益。
(二)、岗前告知
1、与职员签订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诈。
未与在岗职员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按国家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职员进行补签。
2、职员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单位人事等相关部门应向职员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三)、现场告知
1、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判的结果。各有关部门及时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2、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四)、检查结果告知
如实告知职员职业卫生检查结果,发觉疑似职业病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
(五)、职业卫生治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形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六)、职业卫生治理部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职员把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操纵技能。
(七)、因未如实告知作业职员的,作业职员有权拒绝作业。不得以作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终止与作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八)、存在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的必须在工作场所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和通讯报警装置。
(九)、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十)、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在醒目位置按照下列规定设置警示标识:
1、可能引起尘肺的粉尘工作场所,设置“注意防尘”警示标识;
2、放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
3、有毒物品工作场所设置“当心中毒”或者“当心有毒气体”警示标识;
4、能引起职业性灼伤和酸蚀的化学品工作场所,设置“当心腐蚀”警示标识;
5、产生噪声的工作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示标识;
6、高温工作场所设置“当心中暑”警示标识;
7、可能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弧光”警示标识;
8、生物因素可致职业病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感染”警示标识;
9、可能引起其它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置“注意危害”警示标识。
(十一)、在工作场所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上,设置相应警示标识。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为保证职员的职业卫生和安全,防治职业病危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方法》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要紧由职业卫生治理部门负责,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
(二)、每年向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进行申报,申报分为网上和书面两种,申报时认真填写《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并加盖公章,由单位要紧负责人签字后报相应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
(三)、申报内容要紧包括以下几方面:
1、单位的差不多情形;
2、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形;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形;
4、工作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形;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形;
6、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治理情形;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四)、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在规定时刻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2、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3、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要紧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4、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判,发觉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判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5、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一)、为提高职员的自我爱护意识和能力,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对职员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爱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二)、公司人事治理部门、职业卫生治理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治理工作,并指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治理,并对培训成效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职业卫生宣传
1、利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厂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
2、部门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病危害讲解以及职业病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卫生宣传。
(四)、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1、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卫生差不多知识;
(3)、职业卫生治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爱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差不多技能等;
(6)、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2、培训的对象及方式
(1)、单位要紧负责人和职业卫生治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参加经安监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并持证上岗。依照证件有效时刻,到期进行复训。
(2)、入厂新职员安全教育培训
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新分配的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人员,由人事部门通知安全部门,并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1)厂部教育培训内容:
a.党和政府关于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令,《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b.单位目标、治理组织、实施措施及生产工艺差不多情形。 c.综合安全知识,本单位要紧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d.本单位的各种职业卫生治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总则。 e.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知识。 2)车间级教育培训内容:
a.本车间安全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b.本车间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与规定。
c.本车间的要紧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体会教训以及防范措施。
3)班组级教育培训内容:
a.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b.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c.本班组岗位劳动爱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d.本班组要紧设备性能及安全规程以及要紧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e.本班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3)、调换新岗位和采纳新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
凡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纳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1)本单位安全治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内容按“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执行。
2)采纳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技术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4)、一样职员安全教育培训
1)每年对基层领导干部、班组长、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治理和职业卫生知识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存档。
2)每年对在职员人进行许多于二十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
3)一样“三违”人员由车间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刻许多于一天;严峻“三违”人员由职业卫生治理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刻许多于一周,并将安全教育培训情形存档。
4)培训方式:定期教育与不定期教育相结合,采纳课堂教学、观看录像、现场教育、参加上级组织培训、邀请专家等形式;
(五)、建立职员培训教育档案资料:
1、三级安全教育卡;
2、职员的安全试卷;
3、相关培训证书的复印件;
4、其他有关资料。
(六)、本单位要紧负责人和财务部门保证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费用的落实。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爱护检修制度
为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给宽敞职员制造安全健康工作的环境,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车间、部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所使用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由使用部门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爱护和保养,并作好相应的台帐。
(二)、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正确使用和爱护保养的教育培训。职员应当学习和把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爱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防护用品,发觉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三)、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的有关规定,精心爱护所属设备,定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四)、职业卫生治理部门应会同设备治理部门按照本单位实际情形,制定和实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理打算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日常检查、爱护以及检修情形,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设备治理部门要紧负责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检修。使用部门发觉设施显现故障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及时向设备治理部门报告,不得擅自进行修理。
(六)、职业卫生治理部门每月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形进行一次检查,使用部门每周对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形进行检查,当班工人每天对设施运行情形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七)、防护设施在检修时,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同时做好现场监护和有关人员的和谐和指挥工作,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切断电源。
(八)、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爱护检修终止后,爱护检修部门应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与使用部门进行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签字。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治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预防、操纵和排除职业危害,规范劳动者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爱护职员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负责个人防护用品实施打算、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的部门和使用人员。
(一)、劳动防护用品是单位免费发给职员个人使用保管的公共财物,是爱护职员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二)、依照岗位作业性质、条件、劳动强度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为职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正确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产品应具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标志和使用说明书等,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用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劳动防护用品中的服装(含工作棉衣)结构及款式,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具备永久性安全标识,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一些专门场合所穿着的服装,不应有明口袋,不得使用金属附件,便于连接和解脱,适应作业时的肢体活动。
(四)、关于从事多种岗位作业的劳动者,应当按其要紧作业工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假如从事其他工种作业时,可由部门提出申请,借用其所需要的防护用品。
(五)、凡职职员种有变动时,应及时办理手续变更现行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原工种的劳防用品发放使用时刻相应延长)。
(六)、职员因某种缘故离开原岗位不从事生产工作,在六个月以上,其防护用品应按实际离开时刻相应延长使用期限或停发。
(七)、关于生产中必须佩戴的安全帽、绝缘防护用品、防毒面具、防尘(毒)口罩等专门防护用品,必须建立定期品质检查和保养制度。使用前要注意检查,使用中要注意爱护,使用后要注意保养。不合格或失效的防护用品严禁使用。
(八)、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置,应依照工作场所及岗位要求编制打算,所采购物品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治法》中的相关规定及相关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必须具备国家安监总局的安全标志、标识,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所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
(九)、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人员,应当配备具有相应防护性能的阻燃服、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或防静电服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十)、职业卫生治理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对职员如何正确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教育和培训,并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判治理制度
为做好本单位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判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保证职员健康,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治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判治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卫生治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卫生治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设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和治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储存。
(四)、职业卫生治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判。
(五)、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判。
(六)、检测与评判结果应及时向宽敞职员公布,并上报本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判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八)、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判、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
(九)、检测结果发觉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判。
(十一)、职业卫生治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打算和经费预算,单位财务部门要保证检测经费的落实。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治理制度
为预防、操纵和排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治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形制定本制度。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二)、关于本单位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实行分类监督治理。依照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职业病危害一样、较重、严峻三类建设项目。
1、职业病危害一样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报告应向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本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形报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备案;
2、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组织验收;
3、职业病危害严峻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组织验收。
(四)、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期托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判,编制预评判报告。
(五)、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报告编制完成后,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报告进行评审,本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六)、本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判备案或者审核,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判备案或者审核申请书;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报告;
3、本单位对预评判报告的评审意见;
4、职业卫生专家对预评判报告的审查意见;
5、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6、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如涉及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本单位需提交建设项目放射防护预评判报告。
(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本单位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判,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
(八)、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本单位应当托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九)、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
本单位应当会同设计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完善,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用性负责。
(十)、对职业病危害一样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
(十一)、对职业病危害严峻的建设项目,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治理暂行方法》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
2、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3、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4、本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评审意见;
5、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
6、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报告审核批复文件(复印件);
7、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十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经审查同意后,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等发生重大变更的,本单位应当依照变更的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并在变更之日起30日内办理相应的审查手续。
(十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进行。
(十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本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十五)、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时刻应当许多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专门要求的行业除外。
(十六)、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本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形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托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
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试运行的,在完工后应托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
(十七)、在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编制完成后,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进行评审。本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十八)、职业病危害一样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由本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并自验收完成之日起30日内向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申请书;
2、预评判报告备案通知书(复印件);
3、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4、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5、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
7、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评审意见;
8、本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评审意见;
9、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自行验收情形报告;
10、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十九)、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本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判报告审核批复文件;
3、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机构资质证明(影印件);
4、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5、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
7、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的审查意见;
8、本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评审意见;
9、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和监理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
10、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二十)、职业病危害严峻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本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复印件);
3、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机构资质证明(影印件);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
5、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的审查意见;
6、本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操纵成效评判报告评审意见;
7、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
8、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二十一)、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分期与建设项目同步进行验收。
(二十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未经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备案同意或者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治理制度
为履行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卫生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卫生监护治理,爱护职员健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形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治理部门依照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形,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员有打算地到法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检查。职员同意职业卫生检查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专门卫生要求作业的职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检查。新进厂职员必须经职业卫生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
(三)、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员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检查和专门人员的复查治疗。由本单位职业卫生治理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核实人员名单,制定体检打算并组织实施。
(四)、对立即离岗的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员,职业卫生治理部门协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进行离岗前职业卫生检查,未进行离岗体检的,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五)、对体检中发觉有职业禁忌证或有从事与职业相关的卫生损害的职员调离原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发觉卫生损害或需要复查的,如实告知职员本人,并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刻,进行复查或医学观看、治疗。
(六)、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报告,并安排进行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看。
(七)、在设备生产、检修过程中如显现职业病危害因素严峻超标,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员,职业卫生治理部门应做好个体防护并及时组织进行卫生检查和医学观看。
(八)、职业卫生治理部门应当建立职员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和本单位职业卫生监护治理档案,并按规定妥善储存,同意安监部门的监督检查。
职员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职员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形;
2、职员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形;
4、职业病诊疗资料;
5、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本单位职业卫生监护治理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本单位申报检测、组织职员体检、托付医疗机构服务等活动的托付书;
2、职业卫生检查结果报告和评判报告;
3、职业病诊断报告;
4、对职业病危害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显现职业相关卫生损害职员的处理和安置记录;
5、本单位在职业卫生监护中提供其他资料和职业卫生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6、设备,设施的改进,隐患整改情形等。
(九)、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卫生检查职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员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职员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十)、职业卫生检查、复查、医学观看、职业病诊疗费用由本单位负担。
(十一)、建立参加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人员体检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等级
参照《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峻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
1、一样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2、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3、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二)、治理分工
1、确立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专职机构和各部门负责人;
2、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方案,明确各类危害事故发生时,各负责人和相应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三)、事故处置、报告
1、依法采取临时操纵和应急救援措施,及时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员,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卫生检查和医学观看;
2、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操纵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3、爱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4、赶忙向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刻、发病情形、死亡人数、可能发生缘故、已采取措施和进展趋势等,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5、组成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配合上级行政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1)现场勘验和调查取证,查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通过、缘故、人员伤亡情形和危害程度;
(2)分析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
(4)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
(5)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6、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治理制度
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为防止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操纵和处理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将事故对人员造成的损害降至最小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确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各部门负责人,确定总负责人;
(二)、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形成书面文件予以公布,应明确事故发生后的疏通线路、紧急集合点、技术方案、救援设施的爱护和启动、医疗抢救方案等内容。
(三)、明确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依照使用物品的种类、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四)、确保应急救援设施完好。
应急救援设施应存放在车间内或临近车间处,一旦发生事故,应保证能够短期内尽快猎取。应急救援设施存放处应有醒目的警示标识,确保职员知晓正确使用方法。现场应急救援设施应是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合格的产品,安全有效,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或更新,保证现场应急救援设施的安全有效性。
(五)、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做出相关规定,对演练的周期、内容、项目、时刻、地点、目标、成效评判、组织实施以及负责人等予以明确。如实记录实际演练的全程并存档。
(六)、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
1、机构职责
(1)、由指挥部公布和解除职业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3)、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形,并向友邻单位通报危害事故情形,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要求;
(4)、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体会教训。
2、人员分工:
(1)、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和谐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指挥部成员:
1)、生产负责人: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形通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工作;
2)、安全主任:负责现场医疗抢救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3)、职业卫生治理部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指挥灭火、戒备、治安、保卫、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公布有关信息;负责车辆调配及抢救物资的运输、供应工作;负责抢险物资及防护用品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
(七)、制定应急设备治理档案,包括:
1、应急设备治理制度书面文件;
2、应急设备台账;
3、应急设备中文说明书;
4、职业病危害防护应急设施台账;
5、职业病危害防护应急设施日常运转记录;
6、职业病危害防护应急设施定期检查记录;
7、职业病危害防护应急设施修理记录;
8、应急救援设施配备档案;
9、应急救援设施定期检查记录;
10、应急救援设施修理记录。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详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详见本单位其它安全治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
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3、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
5、保证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
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二)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
1、明确对本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2、组织职业危害防治检查及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要求;
3、组织制定、修订和审定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4、明确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组织、实施责任。
(三)专职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规、制度和标准;
2、负责日常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技术管理、教育以及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组织、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
(四)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
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五)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职业危害防治的法令、法规、规定、标准及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组织制订、修订和健全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参与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技术规程;
3、对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计划和工程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 二、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一)日常监测
1、明确日常监测人员,并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2、明确尘、毒、噪声的合理布点(布置图)按时监测,并做好记录(记录表);
3、规定监测办法。
(二)检测和评价
1、按规定委托取得资质认定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的检测和评价;
2、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若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定规划,限期达到;
3、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时和在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检测和评价。
三、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一)岗前告知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二)作业场所告知
1、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2、高毒物品告知卡;
3、监测、检测和评价结果公示。
四、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1、明确职业危害检查的任务和要求;
2、明确职业危害检查方式(如日常、定期、季节性、节假日前后和一般性、专业性)及检查周期;
3、明确职业危害检查内容(包括对思想认识、管理制度、现场环境、职业危害标志、职业危害设施、工艺、电气、设备、仪表、问题整改等方面的检查内容);
4、检查记录保存完好;
5、明确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规定;
6、明确对事故隐患整改限期要求及复查要求。
五、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1、申报工作负责人;
2、每年申报时间;
3、申报程序;
4、申报存档资料。
六、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明确教育培训的对象(负责人、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般员工、新进员工、转岗人员、外来人员、临时工作人员等);
2、明确各类人员接受职业危害教育的内容(思想、政策、法律法规、事故教训、职业危害基本技能、常识、经验等)及教材;
3、明确培训应达到的目的及资格要求;
4、明确教育方式、培训时间、考核方式;
5、明确必须持证上岗的人员,依法接受有关培训、考核(包括复审)管理规定的要求。
七、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制定职业危害维护检修规定;
2、明确维护检修单位的职责范围;
3、明确检修的种类;
4、各类检修作业应当遵循的规程或规定;
5、检修的程序和要求;
6、检修的记录要求;
7、检修的验收要求。
八、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明确配备标准;
2、明确采购及特种劳保用品供应方的`资质审验办法;
3、明确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报废管理办法。
九、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一)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1、建立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2、建立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将体检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应当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向所在地安全监管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
3、建立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后参加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员工健康资料。
(三)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职业病报告卡;
4、对职业病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置记录。
十、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并张贴在操作岗位。
主要包括内容:
1、生产操作方法和要求;
2、重点操作的复核、操作过程的职业危害要求和劳动保护;
3、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
4、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十一、职业危害事故管理制度
1、明确职业危害事故报告程序和内容,调查、处理程序及要求;
2、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有关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预防措施不放过、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原则的要求查处事故;
3、事故档案管理和事故台帐。
十二、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1、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资质要求;
2、对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教育和检查办法;
3、职业危害协议签订要求。
十三、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管理
1、明确各级人员应急责任;
2、明确应急方式;
3、明确应急程序。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
为规范我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臵与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公司部门负责及时报告城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三、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4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二、用人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
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实行分类监督管理。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职业病危害一般、较重、严重三类建设项目。
(一)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四、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六、用人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三)用人单位对预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
(四)职业卫生专家对预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
(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涉及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需提交建设项目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
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
八、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九、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
用人单位应当会同设计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完善,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实用性负责。
十、对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
十一、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应当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四)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评审意见;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
(六)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批复文件(复印件);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十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经审查同意后,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等发生重大变更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变更的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并在变更之日起30日内办理相应的审查手续。
十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进行。
十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十五、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十六、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试运行的,应当在其完工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用人单位应当为评价活动提供符合检测、评价标准和要求的受检场所、设备和设施。
十七、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十八、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并自验收完成之日起30日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申请书;
(二)预评价报告备案通知书(复印件);
(三)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五)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七)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八)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九)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自行验收情况报告;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十九、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批复文件;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资质证明(影印件);
(四)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七)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
(八)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九)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和监理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二十、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复印件);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资质证明(影印件);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五)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
(六)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二十一、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分期与建设项目同步进行验收。
二十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同意或者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5
一、1、厕所卫生:建立水冲式厕所,厕所墙面为白色,有防蝇措施
2、高层(30米以上)施工,现场的作业区域应有便溺设施,所有建筑物内随时保持清洁卫生
二、饮用水管理: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饮用井水和河水要进行消毒
施工现场必须专用保温饮水桶,水桶加盖加锁,防止污染施工人员严禁喝生水和共用一个器皿饮水
三、个人卫生: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被褥鞋袜应保持整洁整齐,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随地大小便
四、食堂卫生:食堂应距厕所、垃圾场及其他产生有毒、害物质的'场所30米以外,并做到四周场地平整、清洁、无污水,应有通风、排水和污水排放措施,食堂内墙面应釉面砖,生、熟食品要分开,有防蝇措施,储藏室门口要高挡鼠板,炊事餐具放置整间有序,及时消毒,炊事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实行健康证制度。
六、宿舍卫生:宿舍卫生应有专人负责,搞好室内卫生、用电、火源管理、作息时间等等。
五、现场五小设施的责任区,应有专门的责任人,进行管理。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6
1、施工现场必须每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做到无积水,有排水措施。
2、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有随地大小便现象要对责任区负责人进行处罚。施工区、生活区要有明确划分。
3、施工现场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临时存放不得超过三天,如违反本条规定处罚工地负责人。
4、施工办公室内做到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做到窗明地净,办公文具及工程施工报告摆放整齐。
5、职工宿舍铺上、铺下做到整洁有序,室内和宿舍四周保持干净,污水和污物、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外运。
6、办公室和职工宿舍禁止私接乱拉电线,使用电器、空调等,必须经甲方同意后方可安装使用。
7、楼内清理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用塔吊或提升栏运下,严禁高空抛撤。
8、施工现场的厕所,做到有顶、门窗齐全并有纱,做到天天打扫,每周撒白灰或打药一二次,消灭蝇蛆,便坑加盖。
9、为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施工现场设置保温桶和开水(水杯自备),公用杯子必须采取消毒措施。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7
会议制度
(1)负责组织每个季度的职业卫生办公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研究任务分配、汇报工作情况,专人负责会议记录。
(2)组织科室内部会议。由科主任主持,全科人员参加,每月一次,主要议程为传达上级指示、布置工作、研究业务动态和汇报个人工作情况,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
科室印鉴使用及管理制度
(1)职业卫生管理科设职业卫生业务合同、职业病诊断鉴定等公章,专人保管,并按科室印鉴管理制度,由科主任授权使用。
(2)公章原则上只作职业卫生业务合同和职业病诊断鉴定专用,不作行政公章使用。
(3)各类公章用于职业卫生业务合同签署、职业病诊断鉴定、职业卫生管理业务等工作,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不得用于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职业卫生档案室管理制度
(1)健康监护中心的厂企健康检查资料、评价检测中心的`厂企评价和检测资料、诊断办公室的职业病诊断材料和诊断鉴定办公室职业病诊断鉴定材料可在本部门存放一年,第二年六月前向职业卫生档案库移交归档。
(2)档案材料进库或调出必须进行登记和统计;
(3)每年对库房档案数量、质量和保管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报告分管领导并妥善处理。
(4)除保管人员,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库房;
(5)库房门窗必须坚固安全,箱柜锁匙专人保管,保持库房清洁整齐;
(6)严禁在库房内吸烟和存放易燃物品,注意放火、防潮、防高温、防虫、防光、防尘等;
(7)职业卫生档案资料的借阅必须遵守:
①凡查阅档案资料一律填写《档案借阅登记本》,并填写利用目的,
②查阅档案一律在档案室内查,原则不外借;
③查阅档案时不得吸烟,桌面不得放水,不得撕毁、折叠、拆卸、涂改、污损和在档案上作任何标记,否则追究责任;
④查阅重要材料,需经主管档案工作得领导批准;
⑤各科人员查阅非本人职责范围内得档案资料需经本科室和职业卫生管理科科长得同意;
⑥非本单位人员查阅档案,必须持单位介绍信,查阅人员必须与介绍信上的姓名相符,否则不得查阅;
⑦查阅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按照批准范围查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阅其他档案材料。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8
1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
2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防治职业病,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的健康。
3 职责分工
3.1 公司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职责
3.1.1 总经理对职业卫生工作全面负责,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把职业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2 分管职业卫生的副总经理要定期听取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
3.2 安全环保处职责
3.2.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劳动保护、预防职业病方针、政策、法令,制定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2.2 搞好作业场所监测,组织安排职业卫生体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3.2.3 组织完成上级下达的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任务。
3.2.4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公司改善作业条件治理计划。
3.2.5 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工作,普及职业病科普知识。
3.2.6 负责本公司在建设项目中实施职业卫生方面的“三同时”。
3.3 人力资源处职责
会同医务部门开展就业前体检,对因患职业病或有职业禁忌证需调离原作业岗位者给予妥善安排。
3.4 资产财务处职责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企业年度资金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3.5 工会职责
监督本公司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情况,宣传防尘防毒的重要意义,组织安排从事有害作业人员疗养。
3.6 职工医院职责
协同安全环保处做好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体检工作,建立体检档案。
3.6 生产车间领导职责
3.6.1 教育员工执行操作规程,普及防尘防毒知识,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防尘防毒器材,爱护防尘防毒设施,提高员工个人防护能力。
3.6.2 执行防尘防毒措施和管理制度。
3.6.3 按规定组织安排本单位作业人员的健康检查。
4 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
4.1 应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
4.2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有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批。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应同时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档案。
4.3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卫生验收手续,对不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整改直至达标,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4.4 建立健全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并持续改进。
4.5 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情况和中毒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集团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提供有关情况,并配合做好救援救护及调查工作。
4.6 做好防尘、毒、射线、噪声以及防氮气窒息等防护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应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9
1、监护对象
本加油站的全体员工。
2、监护方式
通过对监护对象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检查,根据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评定与分析,确定员工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监护措施以实现员工的健康监护。
3、健康检查类别
3.1就业前健康检查
对将到本单位参加工作,特别是从事有害作业活动的人员,到指定医院进行身体基础情况检查和相关作业要求项目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合理安排工作岗位的意见和建议,避免有职业禁忌者从事与其健康状况不相符合的工作。
3.2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组织本加油站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经确认,予以转岗、疗养、治疗意见或建议。
3.3应急性健康检查
工作场所发生危害员工健康的紧急情况时,本加油站应指派专人立即组织危害发生时处于危害现场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员工健康受到危害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组织人员监护。
4、检查项目和周期
4.1就业前健康检查包括胸透、乙肝六项检查。女员工增加妇科病检查。
4.2定期健康监护项目和周期按员工年龄段确定检查项目和周期。
a)30岁以下员工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胸透*光片。每四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b)30岁以上员工增加检查生化全项、心电图、腹部b超等项目;40岁以上员工增加颈部*光片检查。每三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c)50岁以上员工和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可增加ct、mri检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d)本加油站领导班子成员健康检查项目不做限定,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e)女员工增加妇科检查项目。
f)特殊情况需进行特别检查的,经本加油站认定,主管领导审批后,可增加健康检查项目或在其他专科医院检查。
4.3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凡长期在本加油站食堂就餐的人员,必须由本加油站组织到指定医院按规定项目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化验单经审核后,方能在本加油站食堂就餐。
4.4食堂炊事人员必须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
5、检查地点
检查地点由本加油站确定,员工应到指定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6、职业病诊断执行卫生部《职业病国家诊断标准》,职业病诊断须由国家授予诊断权的机构进行确诊。
7、本加油站应建立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员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年龄、性别、职务、所从事专业及岗位变更记录、历次健康体检结果等相关内容,以便于对员工进行监护。健康监护档案随员工调动而及时交付新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0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的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市、区预防职业病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责,依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三、凡从事接触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四、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如不适应,及时调离本岗位。不安排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接触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如实记录员工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
六、工会组织配合本单位积极开展职业卫生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认真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指导,对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研究,积极整改。
xx业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保我公司经济的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本管理细则适用于xxx有限公司等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细则所称职业病是指本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危化品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第三条:本企业所设立的职业病危害场所监测点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均按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内容对照本企业相关职业病因素而定。
第四条:企业各主管为兼职卫生管理人员,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岗位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程序、操作规程,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部门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五条:办公室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依法参加针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岗的员工的工伤社会保险,以分散职业病危害的风险。
第六条:本企业实行职业卫生管理监督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体制,职防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职业病危害岗位,职业病防治的基础管理及各项制度法规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七条:本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由各部门主管组成公司级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
第八条: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各主管任副组长,负责本企业职防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依照法律和本企业职防管理细则对本企业内各职业病防治工作及管理,实行检查、监督和考核,办公室负责全公司范围的职防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第九条:办公室负责本企业职防工作的基础管理,组织联系相关的体检、监测及评价工作,负责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完善和保管,制定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第十条:各部门负责检查、监督各项职防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本部门有效执行。
第三章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本企业在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同时应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之对方,并在劳动合同中注明。
第十二条:本企业在录用从事有职业病危害岗位工作的员工之前需对要录用者做专项职业健康检查,即岗前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第十三条: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职业。
第十四条: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安置,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岗位的员工在其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病危害岗位调入无职业病危害岗位时也应对其进行健康检查。
第十五条: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必须是经市卫生行政部门认证的,检查项目由医疗机构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确定,须将员工各时期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相关资料建档保管,并有将检查结果告之员工的义务。
第十六条:以上十一至十五条是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劳动用工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病防治条款,凡因违反以上条款所引起的劳动争议,职业病纠纷及因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承担其法律责任。并对部门主要领导处以500元罚款。
第十七条:对有职业病危害岗位,劳保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应确保进行曰常管理和维修,定期对上述设施和设备的性能和效果进行检测,确保正常、灵敏、有效。
第十八条:在大中修设备、设施改造时,要同时大中修或改造改进劳保及职业病防护装置并与主机装备同时投入运行并确保正常有效。
第十九条:劳保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和装置各部门不得擅自拆除、挪用废置不用或随意改装,如需对上述设施、设备装置进行更新或改装,必须经职防领导小组同意,总经理批准,方可进行。
第二十条: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劳保用品,保护用品应到市卫生部门认证的劳保用品商店或公司家购买。
第二十一条:劳保器具要根据作业性质、条件、劳动强度、防护器具性能和防护范围进行正确选用,不准超出防护范围的`使用或代用。
第二十二条: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用品的购买(领取)、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应按照劳保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和使用中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第二十三条:以上十六、二十二条是对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和个人应采用防护管理的措施,也是职业病防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违反以上所列条款的的主要领导将以100-300元处罚,部门处以500-1000元罚款。
第四章职业卫生监测与员工体检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定时、定点对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检测及评价,并向员工定期公布检测及评价结果,违反此项条款,不对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评价的,将承担由此产生的职业病全部后果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职防领导小组和各主管对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曰常观测,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不符合标准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通报有关职能部门,并做出现场监测报告。
第二十六条:在做好职防监测评价工作的同时要建立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管理制度和监查纪录,部门曰常职防工作由部门主管负责,办公室要不定期的进行现场监查,做好职防卫生监查管理,做好职业卫生档案的存档工作。
第二十七条:办公室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条款定期与职业卫生部门取得联系,组织本企业有职业病危害岗位的员工进行体检,各部门主管必须做好此项工作的组织落实,否则将对部门或个人处以300元罚款。
第二十八条:各部门主管要积极配合公司职防工作,按公司职防小组的要求组织好本部门体检工作,做到不遗漏岗位,不遗漏应体检的员工,不遗漏项目。
第二十九条:凡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一年的员工均应参加健康体检,健康体检职防监测及其他有关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费用均在生产成本中例支。
第三十条:办公室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岗位的员工要建立健全有关其个人的健康档案,主要内容有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对于离退或调离职业病危害岗位的员工的个人健康档案要封存保管不得遗失,遗失一份处以200元罚款,并承担由此而引起的后果。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
1、凡在本项目部从事施工生产的作业人员,都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享有安全与职业卫生用品的权利。
2、项目安全管理部是安全与职业卫生用品归口监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有权对项目劳动保护用品采购、发放实施监督检查。
3、综合管理办公室是安全与职业卫生用品的发放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建立员工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登记卡,按期准时发放或更换。
4、物资设备部是安全与职业卫生用品的`归口采购发放管理部门,按照需要依法采购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职业卫生保护用品。
5、个人安全与职业卫生用品由个人使用保管,到期领用。
6、工地使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由项目部物资设备部统一采购,并建立发放记录。
7、本制度中的安全与职业卫生用品暂定为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绳、绝缘鞋、绝缘靴、绝缘手套、过滤式防毒面具、电焊面罩、防噪声护具、电焊护目镜、防尘口罩、防尘口罩滤料、防静电工作服、防酸、防碱工作服、防尘工作服、防水工作服、阻燃防护服、专用防护手套、鞋盖等。
8、安全与职业卫生用品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验检查,以确保安全性能的可靠和使用的安全,对于不合格或安全性能达不到标准的劳保用品,任何人均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产品坚决清除出场。
9、本制度由安质部负责解释。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
为预防、控制和消退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规矩的要求,结合用人单位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该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该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二、用人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该向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平安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举行。
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采取分类监督管理。按照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职业病危害普通、较重、严峻三类建设项目。
(一)职业病危害普通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向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状况报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该报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三)职业病危害严峻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该报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该报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组织验收。
四、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应该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托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举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用人单位应该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举行评审。
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切性、合法性负责。
六、用人单位应该向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三)用人单位对预评价报告的评审看法;
(四)职业卫生专家对预评价报告的审查看法;
(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机构的.资质证实(影印件);
(六)法律、行政规矩、规则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涉及发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需提交建设项目发射防护预评价报告。
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用人单位应该对变更内容重新举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
八、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应该托付具有相应资质
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九、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该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举行评审。
用人单位应该会同设计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举行完美,并对其真切性、合法性和有用性负责。
十、对职业病危害普通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应该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根据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
十一、对职业病危害严峻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应该根据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方法》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向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四)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评审看法;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单位资质证实(影印件);
(六)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批复文件(复印件);
(七)法律、行政规矩、规则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4
1、资料与范围
1.1.为贯彻执行《中国职业病防治法》,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方针,保证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贴合卫生要求,控制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改善劳动条件以保障职工的身
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1.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1.4定义:
1.4.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4.2职业危害作业人员:是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劳动者。
2、职责
2.1公司主要领导全面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
2.2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参与公司制度修改。
2.3安全生产管理部
2.3.1负责制定公司年度职业卫生目标和方策计划。
2.3.2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各事业部中心每年度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确认,对外协调联系检测,结果数据分析、评价存档,杜绝公司三、四级职业危害。
2.3.3负责指导各事业部中心正确识别职业病危害作业和特种作业人员,分别建立作业人员登记台帐,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每年及特种作业人员每两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全健康档案。
2.3.4负责组织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的观察治疗、诊断和处理。
2.3.5负责协调配合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及职业病诊断.负责上报公司年度职业健康年报表、职业病病人相关信息、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至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3.6配合工艺工程院实施公司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竣工验收前的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2.3.7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公司年度作业环境专项治理项目的立项、报批并监督完成。
2.3.8负责实施对各专业厂分管安全和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配合指导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岗前、岗中定期职业卫生专业知识培训。
2.3.9负责审核发放平台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保健费。
2.3.10负责对各事业部中心上报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基础数据进行审核、整理、汇编、汇总。
2.3.11负责填报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及报批工作,电子版本报合肥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上报材料整理归档。
2.4事业部中心
2.4.1依据公司年度职业卫生目标方策进行分解,制定职业卫生年度工作计划。
2.4.2负责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登记并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备案,组织实施现场检测,数据存档。
2.4.3负责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公告栏的`设置,公布相关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设置危险化学品使用场所的安全告示牌、MSDS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告知牌。
2.4.4负责识别职业病危害和特种作业人员并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备案,组织实施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2.4.5负责组织实施从事职业病危害和特种作业的新员工上岗前、离岗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并建档,杜绝职业禁忌症。
2.4.6负责承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所发生医疗费用,并按公伤审批程序上报。
2.4.7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的经常性回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并做好记录.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2.4.8负责实施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保健费的审核、发放.(标准见附表)
2.4.9负责组织实施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定期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
2.4.10负责对职业病患者或职业禁忌症者的调岗。
2.4.11负责为从业人员供给贴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2.4.12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2.4.13负责每年一次申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
(一)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景;
(二)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景;
(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景;
(四)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景;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景;
(六)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景;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2.4.14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方式,报安全生产管理部。
2.4.15下列事项发生了重大变化,负责向安全生产管理部申报变更: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20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资料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2.5技术中心工艺工程院
2.5.1负责组织实施公司新、改、扩建建设项目中职业卫生的设计、施工和评价验收,投产使用须贴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并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评价验收。
2.5.2负责根据公司年度作业环境专项治理计划承担职责项目方案设计评审及实施移交。
2.6人力资源部
2.6.1督促各事业部中心职业病危害及特种作业人员体检后,岗位禁忌症、职业病患者的岗位调离工作。
2.6.2负责组织安排公司平台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员工岗前体检工作,杜绝发生职业禁忌症者上岗。
2.6.3负责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缴纳保险费。
3、工作程序
3.1职业病危害及特种作业人员体检管理
3.1.1各事业部中心统计人员名单并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
3.1.2安全生产管理部与合肥疾病控制中心、医院联系,确定体检项目和日期,组织实施,体检结果分析建档。
3.1.3安全生产管理部输出体检结果处理报告,人力资源部及各事业部中心对职业病患者或职业禁忌症者出示调岗证,安排调离原岗位。
3.1.4安全生产管理部安排职业病患者或观察对象进行医治或疗养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3.1.5人力资源部及各事业部安排将要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员工进行岗前体检,医院实施体检,体检结果报告安全生产管理部及各事业部,并分析剔除职业禁忌症,信息反馈人力资源部并组织安排新员工上岗.3.1.6各事业部中心安排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在退休、离岗或变换工种时到医院进行体检,体检结果报告各事业部备案并建档.3.2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监测、治理管理
3.2.1各事业部中心填报职业病危害作业登记表并制作平面布置图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
3.2.2安全生产管理部与合肥疾病控制中心联系,确定检测项目和时光,组织实施,检测结果存档。
3.2.3各事业部中心分析检测结果,对不贴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提出综合治理计划并立项报公司领导审批,技术中心工艺工程院和事业部组织制定治理方案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部监督实施并验收。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
一、目的:为保证生产作业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内容:公司所有生产场所及作业人员。
三、场所安全要求:
1、进入须配戴防护用品的作业现场人员,必须按要求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等。
2、作业前应按要求对机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危险部位设置必要的`安全提示。
3、不得让物品随意堵塞消防及逃生通道。
4、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5、临时用电由专职电工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临时拉线要妥善保护。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特殊作业配戴相应的劳动安全保护用品。
四、消防安全要求:
1、建立健全的消防组织和人员,进行经常性巡查,不漏死角。
2、消防用水,消防器材具备充足适用,布局合理,消防设施1米内不得堆放物品。
3、对易燃易爆等物品,要设有专用库房和地点存放。存放领用专人管理,严格手续。
4、明火作业,采取专人检查批准,实行“动火证”制度,现场禁止吸烟,必要时设置安全的吸烟场所。
五、场容、卫生、环保措施:
1、路平整畅通,无积水。
2、材料构件等物品分类码放整齐。
3、做到搬运物料等,不沿途遗洒及清扫维护。
4、生产区内外保持清洁卫生,生产垃圾,生产废物及时清除。
5、供应充足的饮用水,禁止饮用不清洁的生凉水。
6、随时注意治理冒、滴、漏等现象。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经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03-1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精选)03-14
(精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05-30
[精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06-1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02-27
(精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03-30
[经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05-30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管理制度06-28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03-1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集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