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中职论文

时间:2024-10-22 10:36:29 美容 我要投稿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护理中职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护理中职论文集锦(15篇)

护理中职论文1

  摘要:文章对PBL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江西省萍乡市卫生学校20xx级中职护理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确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两组的儿科护理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PBL教学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对两组教学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对于知识的掌握准确度和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中职卫校儿科护理教学中,PBL教学法有着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价值较大。

  关键词:PBL教学法;中职卫校;儿科护理

  PBL教学法是一种具有较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此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而且可以从综合层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目前,中职卫校在利用PBL教学法方面尚处于尝试阶段,所以深入分析此种教学法在中职卫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江西省萍乡卫生学校(以下简称“我校”)20xx级中职护理的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确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学生一共60人,其中观察组、对照组各30人,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入学成绩等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二)教学方法

  对照组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遵循传统的“预习—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而教师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观察组采用的是PBL教学法,这种方法遵循“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的教学思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教学课堂中提出问题,有了问题之后,学生可以进行资料的收集,从而展开问题的讨论,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指导者,即对学生的疑惑做出科学的指导,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继续深入。

  (三)评价指标

  此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理论知识成绩,第二项是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病例分析和体格检查两方面。因此,此次分析的评价指标要从两个大项进行。(四)统计学方法此次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项指标用均数±标准差来进行表示,当P<0.05的时候,表示有统计学有意义。

  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在病例分析和体格检查方面,观察组的教学质量综合评分得到了87.52%,而对照组的综合评分则只有73.14%,两组教学的差异明显(P<0.05)。对综合教学的成绩进行对比发现,PBL教学法的效果更加突出。

  三、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PBL教学法虽然存在着很大的优势,但是依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PBL教学法强调的是以问题为教学的起点,也就是说教学要从问题出发进行探讨,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理念的影响,灌输性较重,这就减弱了PBL教学法的探讨价值。第二,教师自身储备不足。因为PBL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儿科护理中的尝试比较少,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教学的开展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缺陷。这种自身准备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第三,学生的主动性不强。PBL教学以问题为起点,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问题的缔造者和探讨者,从而强化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课堂的积极性,但是目前教师身份转换不够彻底,课堂活力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PBL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教师要进一步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升课堂的活跃性。教师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就意味着学生会成为教学课堂的主导者,其问题缔造者和探究者的身份将会得到尊重,而教师则会从原来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与指导者。通过教师和学生更加准确的定位,PBL教学法“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会更具活力。第二,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总结。通过自我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总结,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指导,学生学习的专业性也会更强,掌握的理论和其他知识也会更加准确。总之,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应用效果来看,PBL教学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法更有优势,所以值得在教学实践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立云.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xx(34):203.

  [2]胡志辉.PBL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xx(9):76-77.

  [3]谭立波,谢美燕,蒋创华.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xx(15):76-78.

护理中职论文2

  摘要:随着国际人口老龄化,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同时,护理人才又是国际紧缺人才之一。因此,培养国际化的护士,使之成为具备护理职业技能和英语语言能力,以满足国际人才市场需求,成为护理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目标。“涉外护理专业”应运而生。面对中职学生普遍英语底子薄的特点,如何使他们学好一门语言并使之成为海外就业的敲门砖就成了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涉外护理;英语教育;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除了要对在校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近几年来,中职教育一度成为鸡肋,这就使得许多中职院校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结合实际选择社会认可度高,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学生技能培养。涉外护理专业在此种情况下脱颖而出。长久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的医疗机构护理人员严重短缺,注册护士供不应求,每年都需要从海外引进大批护理人员。不仅如此,在国外从事护理工作者的年收入在人民币30万至70万之间。所以,涉外护理不仅仅是个就业好的行业,还是个高薪的行业。可是如何能把国内的学生培养成能出国就业的合格护士,就成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将英语程度各异,英语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培养成能够出国工作的国际护士,学校要有统一的部署和规划。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体系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状况和培养出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将这一学科分为精读、泛读、语法、口语、听力五大模块,全方位提升学生对英语这一语言的了解。并针对学生实际英语能力水平的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创新,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除了正常授课外,还可播放英文电影、英美文化背景的短片进行赏析,丰富日常教学。

  2.教学方式改革

  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对英语掌握情况不同,不再采取一刀切,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而是采取分层教学模式,使每一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其相应知识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除此之外,还可采取一对一,一帮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一对一辅导学生时更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薄弱环节,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潜移默化的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一帮一,可以将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利用学生之间容易沟通的特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内教学内容,使结对子的同学共同进步。

  3.教学法的改革

  针对学生张不开嘴,不会表达等问题,应加强对学生口语方面的训练,每天至少一个小时,分为不同训练模块进行,例如自我介绍,口语交际练习,并进行每周一篇文章的英语模仿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发音,语调、语感等方面的语言能力。

  二、相辅相成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英文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英语特色,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1.班级设立英语角

  为了能让班级学生有更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培养他们日常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平时就要积累好词,好句,逐步运用到口语和写作之中,班级定期还可以组织英语班会,设计栏目主题,出板报,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也可以组织邀请一些高校留学生参与到学生的班级活动中来,一起参与游戏,同台歌舞,体会文化的多元性。

  2.举办各种英语类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定期举办各种英语类大赛,例如英语话剧表演大赛,英语演讲模仿大赛,英文电影配音大赛等,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在准备比赛期间每个学生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英语学习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与提升。

  3.加强与国际学校间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国外学校建立合作,互派交流学生,或让国外学校定期到校交流访问,访问时让学生充当随行翻译,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速记和口译能力,并且充当翻译的这一经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汇报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学习情况,解答学弟或学妹提出的问题,鼓励在校的学生努力学好英语,坚定在校学生出国的信心,为在校的学生提供精神动力,激发学生出国的欲望。

  4.榜样作用,示范引领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海外学子报告会,让已经在海外求学或工作的学生讲讲自身的亲身经历。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师资的国际化水平,除了引进高水平人才,还可以把国内的教师送出去,鼓励教师出国深造,通过这一举措,可以夯实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口语交流能力,加深教师对国外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提升了英语教师的课程驾驭能力。此外,还可以聘请优秀外籍教师,使师资队伍国际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胆量和信心,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综上所述,要想使学生真正走出国门,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优秀护士,学校不仅要创设相应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还应该从学科细节入手,转变教育教学模式,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从实处解决中职生学英语难的问题。

护理中职论文3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药,对中医药知识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护理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基层中医药服务人员严重短缺。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的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于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的实用型、复合型、服务型、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长。目前,随着中医适宜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易学、易用、见效快、成本低的优势已被社会广泛认可。但是目前其培训往往针对在职卫生服务人员,在中职院校中鲜有对在校生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学、培训。笔者从实际需求出发,依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我校中职在校生及师资实际情况,探索在中职卫生学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学,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毕业生。

  一 、我校中医护理教学现状

  我校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不重视,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教学中少有或没有中医适宜技术相关教学内容等,跟不上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中职护理专业三年制毕业生的认同度偏低,其与大专、本科护理毕业生之间存在差距,在就业方面优势不足,但是可以在基层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目前国内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中医药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的要求,因此培养具备中医素质的护理毕业生具有现实意义,具有中医适宜技术的护理毕业生定会发挥其作用,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医适宜技术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敷贴、药浴、耳穴疗法等百余种方法。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应用,深受农村居民和社区居民的欢迎。

  本课题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中职护理专业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教学的意义、作用、实施办法、途径、课程内容设置、实践方面。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医护理以往教学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对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设计适合我校护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教学的实施方案,形成有关成果(包括论文和规章制度),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查找相应文献资料,分别从中医护理课程设置的时间、学时、教学内容、是否涉及中医适宜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本课题提供立项的理论依据。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主要工作:通过大量资料查阅,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确定所增加的有关中医适宜技术教学内容,形成校本教材;重视课堂的教学效果,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结题阶段)主要工作: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

  三、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成果

  在中职学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重点,中医适宜技术内容丰富,应仔细筛选操作性强,易于掌握,在生活中常用的技术加以教学;难点是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中医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营造浓厚的中医校园文化,在校园内利用广播、黑板报、课外兴趣小组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中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1.筛选适合中职在校生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教学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内容丰富,对于中职护生,应仔细筛选操作性强,易于掌握,在生活中常用,临床中广泛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加以教学;中医适宜技术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上的施治措施,使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医者必须有深厚的中医药底蕴,并且已确实领悟此项技术。调查显示,基层医护人员中西医医生和护士的中医理论知识基础薄弱,使用技术时只辨病不辨证,生搬书本,虽然操作规范,但是疗效却不佳。将中医适宜技术引入中医护理教学中,除了注重临床常用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的教授,还应注重中医思维、中医理论的教学设计。我校中医护理教学团队通过大量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确定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增加相关中医适宜技术教学内容,尤其是常见病的按摩法、保健穴位按摩法、耳穴及冬病夏治等方面形成校本教材,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堂上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漫画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学生容易感觉枯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值得中医教师思索。尝试以漫画形式进行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学生乐于接受,生动形象且妙趣横生的图画配上浅显通俗的文字,让学生记忆深刻。

  3.重视实践技能课

  依托我校中医护理实验室,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结合具体病案,锻炼学生中医护理技能应用的能力,如感冒患者如何使用刮痧法、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穴位敷贴法、治疗小儿腹泻的高氏揉捏法、治疗失眠的三部推拿法等。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任课老师集中备课,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在中医护理的教学中形成以实践活动、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课堂上动起来,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本课题 以我校护理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依托我校师资力量,积极探索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学,并逐步推广。着重探讨在中医护理课程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教学相关内容和实施方案,不断总结中医护理教学经验,自主开发适合中职护生的培养教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护理中职论文4

  1.充分探究中职护理教育实施仿真教学的切入点

  目前国内部分职业院校开展了护理仿真模拟教学,但多集中在本科高职层次,如郎雪南等发现通过ESC,本科护理学生能够形成“Learningfromyourownmistakes”人性化学习模式[2]。向燕卿等对高职护生开展了高级综合模拟人(ESC)仿真教学与传统案例讲解教学对比研究,运用OSCE考核比较发现仿真教学能显著提高护理评估、技能操作和评判性思维[3]。而中职院校护理专业运用仿真教学较少,或虽引入器材却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或开展仿真训练却未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教学实效不高。究其原因是未能很好的分析探讨护理仿真教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差、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是实施仿真教学的阻碍首因。无论是使用ESC还是创设更为复杂的仿真教学情境,其基础条件就是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仿真教学过程和内容所涉及的护理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把握仿真训练要点,但中职护理专业传统教学还存在相当的问题未能有效的`解决,进一步实施仿真训练收效必定甚微,因此解决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问题是第一切入点。大多数研究指出护理仿真训练中的情境设置多采用分组开展、讨论和反思的流程,对中职学生而言,团队配合意识还有不足,在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中还缺乏团队文化的塑造。因此,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理念是第二切入点。对于仿真训练的效果而言,目前最为流行的是使用OSCE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但大多数中职教师由于工作繁重,并没有机会接受相关培训,因此在组织开展仿真训练后缺乏对学生有效的指导和评价,解决该问题是第三个切入点。

  2.严谨规划中职护理教育实施仿真教学的流程

  从以上分析的切入点入手,应当尊重教学规律,体现“精、广、准”三个字。精,就是在实现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案例准备精致典型,能够充分将课堂理论与临床实际相贴近,内容不模糊、数据准确无误;仿真情境设置要精细,不是一间训练室,放置训练假人让护生操作,应该按照医学病房要求建造和装修,有标准病房有标准病房、护理站、治疗室、重症监护室等;分组训练要精心,培养团队意识,达到头脑风暴的效果,在护生分组与指导教师配合上,应当注重性格互补、行为统一等要求。广,就是让学生在仿真实训中能够形成提高批判性思维,一个仿真实训的项目要突出相关理论、实践内容的衍生,在设置案例、提供器具时,要把在理论教学中的交叉点、混淆点提供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认识-理解-发现-批判-掌握。准,体现教学、学习的评价流程、评价反馈中,开展对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双向考察评价,制订科学合理的“综合能力考核评价表”,包括教学环节中的课堂气氛、知识面覆盖等,学习环节中的与病患沟通能力、学习兴趣、团队意识、批判性思维等等,这些指标都应量化,有相应的心理行为佐证,并记录备案,体现形成性。

  3.精心开发中职护理教育实施仿真教学的外设功能

  尽管护理仿真训练教学是对理论学习的有效扩展,但目前有效的仿真训练功能还存在功能单一的情况,局限在某一知识、某一课堂上,推广应用性很差。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应当借鉴仿真训练的思维理念,在安排临床护理课程中,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仿真模拟,让护生得到更多的训练。如可以改革教学内容,提升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在教学设计中更加贴近临床,实现“0”距离。可以开发模拟病房虚拟软件,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展示真实病例。在整个仿真训练中科室运用网络平台配备技能学习进度查询和学习评价反馈功能,鼓励护生通过计算机终端自行学习和练习。

护理中职论文5

  1惩罚的合理性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良好的生活条件、家长的过度重视使学生面对诱惑时自控能力差,适度的惩罚不仅可以起到警示、告诫的作用,还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教育惩罚中以尊重学生为原则,采取有策略、有计划的惩罚技巧管理学生,这对提高课堂管理效率意义重大。

  2惩罚的前提

  斯金纳在强化理论中指出,惩罚会使个体惩罚前的行为发生概率降低,即当个体做出了某一行为之后,如果得到令个体厌恶的刺激,个体做出该种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在惩罚的实际应用中,为避免学生面对教师惩罚时的排斥心理,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2.1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初次与学生接触时,教师应注重个人形象,以得体的仪表、大方的谈吐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再趁热打铁,以精心准备的开场白恰当地导入新课,从而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管理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课堂行为契约

  行为契约是行为主义控制派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课堂行为契约是用一份具体的、书面的.协定,规定其中一方或多方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中需要做出的确切的行为方式以及具体的奖励和惩罚。在开学第一节课中,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全班学生共同商讨课堂要求和具体管理方案,制订奖惩措施,将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明显的预防、监督和教育作用。

  3课堂管理中的惩罚技巧

  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处理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堂问题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挑战,在面对课堂管理问题时,关键是要选择恰当的惩罚方式,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3.1“礼仪式”惩罚

  过错行为是实施惩罚的第一依据,当面对学生迟到、早退这类常见问题时,为了避免此类行为的反复发生,请学生迅速归位后,要求学生采取礼仪站姿,根据迟到时间要求其保持良好姿态,直到将迟到或早退时间补回为止,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这类问题。

  3.2“交流式”惩罚在教学中常常有教师感叹自己辛苦备课并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但结果却是课堂上学生热烈讨论的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让正忙于题

  外话讨论的学生为全班学生讲讲他们正在交流的内容,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回归讨论主题,最终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对于学生即兴表达的与本课题相关的内容,如有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肯定,变惩罚为表扬,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新知。

  3.3“微笑式”惩罚

  微笑是世界性的通用语言,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应有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当面对上课睡觉的学生时,可以让其为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微笑,要求全班学生能够被他的微笑感染,这个方法对于调节课堂气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4“自我介绍式”惩罚

  现在的学生拥有的电子产品较多,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物品在课堂中的使用如不加以规范,将会严重干扰学生的学习。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在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而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抬起头来,让其向全班学生做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以示惩戒,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重于人与机器的交流。

  4结语

  惩罚教育是当前以赏识教育为主体的教育背景下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惩罚方式,重点都在于从学生主体出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运用合理的惩罚技巧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护理中职论文6

  中职护理教育是我国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的数以百万计的人才,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护理人员素质、专业能力的提高。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护理人才结构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因而课程设置是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笔者将对国内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20xx年版教学计划和大纲课程设置由5个模块组成: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和毕业实习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由拓展模块1(基础课程)、拓展模块2(社科人文课程)、拓展模块3(专业相关课程)3种类型课程组成;学时分配:总学时为3596学时,其中基础课程模块为900学时、专业课程模块为918学时、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108学时、选修课程模块为270学时、毕业实习模块为1400学时。

  1.2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2.1课程体系庞大,特色不足张军荣研究发现我国的20xx版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学时偏多,设置科目仍偏离职业教育特色,特色专科护理开设过少。谭耀华认为现行中职护理课程体系异常庞大,秉承了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3段式课程设置方式,学生不仅要继续补偿初中数、理、化、计算机的不足,还要在语文、英语、政治、人文修养、法律、礼仪与人际沟通方面有所提升,而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只是大专、本科的缩略版,内容多而不精,体现不出中职的优势和特色,学习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容易对学习感到失望,造成厌学,甚至流失。

  1.2.2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与岗位需求脱节陈芬研究显示课程设置方面缺乏中职护理专业特点,医学基础知识偏深、偏难,实用性不强,过于强调学科的重要性;医学临床知识偏重于医疗,护理实践和护理社会人文课程涉猎较少,使护生缺乏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就业适应能力及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另外,课程门类也过多,超出了“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李劲峰等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有: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完整性,理论知识偏难,学生学得困难,教师教得困难;课程多、学时有限,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达不到岗位要求,专业定位不切合社会实际。黄刚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与护理岗位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刘彦研究显示中专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主要模式还是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传统的授课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开设的课程不断增加,学生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1.2.3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李晨曦等研究显示课程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之间的界限明显、缺乏衔接,以致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候,往往无法体会前面知识的铺垫性;其次,由于学制较短,既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又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仅有的两年学习时间显得捉襟见肘;再次,人文类课程开设偏少,忽视了护理人才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忽视病人心理需求;课程内容相对落后于临床,知识的应用性不强;课程难度大,缺乏吸引力。李淑芬认为目前的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2中职护理课程设置改进原则

  2.1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黄岩等认为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要以社会专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遵循实用、够用、能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确保教学内容与护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一致,做到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

  2.2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方勤等提出应根据人才培养方向的不同调整课程设置,除应具备护理专业必需知识外,增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社会需求的、有利于就业的专门课程,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专门课课时比例,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2.3发挥职教优势,坚持职业能力培养,增强职业发展竞争力

  何君芳提出必须根据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来调整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坚持职业能力培养,增强职业发展竞争力,尤其是护理专业技能形成的实践环节,这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环节。

  3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进策略

  3.1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增减

  谭耀华等提出中职护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体现出职教特色,对基础文化课应进行适当地删减,特别是减少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课程,增加专业文化课,如护士人文修养、护理法律教育、护士礼仪与人际沟通等内容,稳固扎实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宽基础”,为学生自行选择专业后进入高职学习打下专业理论基础,且要减少分科,缩减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技能培训应缩减项目,如删减给药、输液、插管等项目;强化基础照顾护理技术,如体位变换护理、床上翻身、口腔护理等,为学生就业做好铺垫。符秀华等认为应适当删除或减少文化课,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课的时数,增加人文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学时,如护理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法学基础、预防医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概论、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精神病护理学、创业与就业指导、康复护理学等,将预防保健、康复等理念贯穿于护理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还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品德操行训练、表达能力训练与职业技能训练的“三个不断线”。王俏认为课程设置应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重视素质教育,因为人际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判断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行为、良好的个人修养等素质是从事护理职业的基本要素。杨敏英等提出应早期开展护理专业课程教育,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临床见习,增加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专科实训教学,增加计算机操作应用实训课教学。李晨曦等提出应增加人文类课程,塑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合理安排实训,强化学生实践技能。

  3.2课程的整合

  付杰提出变“学科本位”为“岗位能力本位”,建立模块课程体系“岗位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即首先把岗位工作过程解析对应到行动领域,再把行动领域转换成为相应的学习领域,最后按照认知规律的要求,形成一个个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均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标准,既可以是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综合,也可以是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综合,这就淡化了传统的学科分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张美琴提出按照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重组,构成不同需求的模块,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如将原来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合并重组为人体学基础;将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传染病学合并重组为传染病护理;将基础护理学、护理概论合并重组为基本护理技术;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合并重组为临床护理,并将其按照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婴幼儿、儿童、成人和老年护理;把精神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合并为心理与精神护理。伍小飞提出建立符合现代护理职业要求的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将各分离的学科和课程融合为形态学课程模块(包含正常人体形态和异常人体形态);机能学课程模块(包含正常人体机能和异常人体机能);促进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以增加学生整体知识结构内涵;以人的生命周期重组专业课程,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培训专业技能时,要注重护理人文精神的渗透以及从单纯的技能培训改变为对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训,注重将人文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充分满足现代护理教育的要求。

  3.3构建“12345”的课程体系范国正提出建设

  “一个指导、二个要求、三个对口、四个面向、五个模块的“12345”课程体系,即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以专业能力素质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为要求设置内容,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对口、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对口、实践技能与护理岗位对口,面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4大岗位群的能力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新的五个模块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毕业实习课程模块);以创建精品课程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课程建设。

  3.4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与分层教学

  方勤等提出不同类别的学生给以不同的课程设置,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专业兴趣和自身特点,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愿相结合,开展分层教学,将学生分成专业班、技能班、拓展班等;对专业班的学生开设选修课,加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帮他们通过对口升学和成人高考,进入专科层次学习;对技能班,适当删减公共课的课时,着重于专业课,做到“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设置,还可进行“蓝领护士”—助理护士的培养;对拓展班以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为主,调整课程设置,增开人文、美学、旅游、餐饮、营销等方面的课程。综上所述,中职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体系庞大,具体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改进方向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到小而精,能体现中职教育的特点;要难度适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真正的掌握目标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技能,毕业之后能够顺利的进入工作岗位。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顶层设计方面,如何结合临床需求对护士进行分层培养,并分层使用,体现出各层级护士的专业价值。

护理中职论文7

  外科护理的教学往往基于外科疾病,所以课堂教学时大多从疾病的概念、患者的评估即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查、治疗原则等多方面教授,在医学影视剧如医者仁心、医龙、心术等,健康类节目如中华医药、健康之路、养生堂等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教学资源。这些资料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静下心来慢慢搜索、仔细筛选。资料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搜集:①上网搜索。网上资源丰富多彩,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医疗及健康的关注,媒体上医学影视剧及健康类节目大量热播,医学影视资料非常丰富。同伴共享。同伴包括本校专业教师及其他医学院校的同仁,教师交流与培训机会较多,在相互探讨交流中分享相关资源。③学生提供。学生尤其是往届护理毕业生多数在临床一线工作,更加关注医学方面的新动向新发展。将以上所得医学影视资料下载或收集后保存在电脑的某个文件夹里。

  1.2医学影视资料片段的选取

  为了使搜集的医学影视资料在外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必须对其精挑细选并作妥善处理。教师需将以上所得医学影视资料逐一观看,在观看过程中按照以下几个要求选择医学影视资料作为教学资源。

  1.2.1材料切合教学目标

  根据外科护理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中学生难以掌握的重点或难点,针对性地选择与之匹配的医学影视片段。当然在医学影视片段选取之前,教师需非常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及应达到的效果,还必须了解哪些是学生难以掌握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准确选择影视片段。

  1.2.2内容符合客观事实

  用于教学的影视片段必须具有对医学知识作准确无误说明的性质。现在社会上医学影视作品良莠不齐,有些作品的故事真实可信,但有些作品为了追求“可视性”和“故事性”、提高收视率和卖座率,故意夸大了事实真相,有些则在医学方面的镜头一晃而过,过于简单。这就要求教师用专业的眼光对影视资料进行甄别,选择那些有真实生活背景的视频资料,舍去那些存在争议、尚未肯定、甚至歪曲事实胡编乱造的故事情节。教学内容只有科学规范、严谨缜密,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水平,才能防止学生对医学知识产生歧义或误解。

  1.2.3时长符合教学设计

  医学影视资料信息量丰富,所含医学信息片段有长有短,如电视剧每集长达四五十分钟,如果长时间在课堂上播放影视资料,教学就变成“放电影”。这样做,一方面会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另一方面学校不会允许[2],所以不可能将一集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课堂教学中播放,以免冲淡教学主题。例如:电视连续剧医龙第1部第1集中只截取最后5min左右视频,医者仁心第5集只需截取关于手术室护士的手术配合部分约3min左右的视频即可。

  按照以上要求选择教学所需影视资料,将其截成教学视频片段,但需注意_部影视剧往往包含多条线索,经常有场景不断切换的现象,教师很难将所需视频完整剪切,此时教师可使用相关软件技术,将所需视频分别裁剪,再用软件将其合成连续的片段。将每个片段按照教学内容命名并在名称中注明时长,命名好后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不同章节课件的文件夹中,在制作课件时再在插入视频的幻灯片上用接近幻灯片底色的文字颜色和较小字体注明视频名称及其时长,有利于在课堂上精确把握时间。

  2医学影视资料的课堂应用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用好、用足选取好的资料,是实现素材与教学对接的关键。教师对医学影视资料片段的使用一般采用以下3种方法:

  (1)导入的形式:医学影视片段作为课堂导入播放,先入为主,首先给学生以视听的刺激。如开始讲授第十_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前,先播放“中华医药之冬生夏枯退甲亢”开头的一段视频,紧接着抛出“张女士出现了哪些奇怪的现象?到底什么病能引起这么多身体变化?”等问题,让他们稍作讨论后回答,然后进行新课讲解。作为导入的`影视片段要求短小成章,紧扣教学主题,或具有悬念,或具有震撼力等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容易使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插播的形式:医学影视片段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利用视频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以此帮助学生释疑解难。这种形式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如准备好讨论的问题,是否分组等,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再结合教学内容组织讨论,学生就能依据影视片段和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带来一个思维碰撞、独抒新见的过程。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影视片段,其内容必须紧扣当前教学的重、难点,并将内容展现的更为清晰明了。另外,影视片段所含的医学知识难度应适中,如太简单则一目了然,让人失去探索的欲望,就失去了讨论的必要;太难,则会让学生失去解决问题的信心而放弃讨论。如外科护理第十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中关于“硬脑膜外血肿”的内容较少,但却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此时播放“oncall36小时”中因车祸昏迷的小男孩杜梓霖的影视片段,紧接着抛出“为何两名医生为小男孩是否多留院观察一天而争执?范医生为何看了他的视频后马上要求他回医院?”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真正理解硬脑膜外血肿的特点。

  (3)总结的形式:即在某个教学内容结束后呈现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医学影视片段,作为课堂总结。如讲授完第十一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后,播放“中华医药之冬生夏枯退甲亢”中的视频片段,主要起复习作用,以帮助学生回忆、消化和巩固已学知识,甚至可以拓展知识面。健康北京、健康之路、中华医药等健康类节目中拍摄有真实而完整的医学案例及国内一流医学专家的讲解,这些节目的视频剪辑片段用于授课后的总结较合适,因为此类节目面向大众,讲解浅显易懂,条理清晰,内容科学完整,涉及医学前沿,往往附有简略的重点性的归纳。

  3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自设教学感受调查表,共3个条目,采用二分类评分法,用于评价学生对于影视资料教学的感受。经过1个学期的教学应用,对现在正在进行教学的两个中专护理班1202班和1203班的119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100%的学生喜欢此种教学方式,92.4%和73.1%的学生认为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及成绩。课堂教学中应用医学影视片段,可通过其生动的故事、浩大的场面,让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将影视片段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通过讨论学生可运用已学知识思考影视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即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火花得以相互碰撞,激发他们发生积极的探究行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4.2应用影视资料促进学生理解职业特点,提升职业素养

  从学生到外科护士的蜕变过程不仅仅体现了知识的积累,还需热爱护理专业,拥有爱心、责任心及较强应变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我校尤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这方面医学影视资料的震撼力是常规道德说教所无法企及的。在讲授到外科护理第六章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手术室护士的配合”这部分内容时,播放“医者仁心”中手术台上抢救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时进行胸内除颤的片段,主刀医生要求微型电击仪的电击能量是“5焦耳”,而手术护士将按钮旋到“50焦耳”,此时一个特定镜头:主刀医生在电击前转头看向电击仪按钮,大声问道:“你做什么?请你小心一点儿,再忙的时候也要再次确认,这是生命!”直指观看者内心。在正反影视资料对比之下,道德的力量更易触动学生心灵,产生共鸣[3];同时让学生有机会思考护理工作中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面角色关系的处理;另外,学生往往对教学中影视片段意犹未尽,会主动获取医学影视资料,在不断观看、思考及相互讨论中进一步促进他们对护理职业的理解,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护理中职论文8

  我国许多中职护理学校在走深化“校院共育,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仁爱”为核心理念的“三二六”护理专业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专业训练与素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三维一体”,学校、医院“双方共育”,以精神文化为引领、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师资队伍、环境文化、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六个途径”,构建“三二六”护理专业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从中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人文素质教育在现代护理教学中对其他素质教育有着导向作用。

  一、重要性

  1.加强对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护理整体水平的基石。医院工作的护士首先是从学校走出来的护生,所以在护生在校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不仅可以提升护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塑造其完美人格,使其身心健康发育,也对护生业务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护生对专业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浓厚的兴趣,并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有效地提升整体护理水平,为护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护理学发展的动力。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我们不难看出,良好的人文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而快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又进一步丰富了人文科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加强对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护生成才的必要条件。纵观护理学发展的历史,那些获得南丁格尔奖的护理精英无不德才兼备。所谓“德”就是具有高尚的医德情操,“才”就是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术。护生既是护理学事业的继承者,又是开拓者,变革的时代对护生的成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针对目标

  人文素质缺陷是当今中职护生综合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受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偏重理科的护生文化底蕴普遍薄弱,进入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后,更加局限于繁重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且学习目的是极端功利主义的应付考试,而不是增强人文修养。

  1.从教育背景来看,一方面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过于重视医学基础知识教育,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知识教育,重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知识,忽视心理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临床实习中中职护生不注意护士行为规范,言谈举止不完全符合职业标准,带教老师一般也缺乏对中职护生人文知识教育意识的培养,过于侧重对护理技术的训练。

  2.从社会意识来看,当代中职护生普遍存在社会公德意识差,忽视了患者的社会性,对患者缺乏同情心、爱心、责任心,服务态度生硬,不能从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美学等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普遍造成患者对中职实习护士有看法,认为他们缺乏仁爱精神,始终是无表情、无情感、无责任的.“三无护士”。

  3.从思想道德来看,中职护生没有树立牢固的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思想,部分护生毕业后不能安心从事护理工作,不能爱岗敬业,认为服务患者就是低人一等、工作收入低、环境嘈杂、风险大、时间不充裕、牺牲太大,所以许多护士在工作几年后无法坚持就纷纷步入其他行业,造成目前中国许多医院出现护士的短缺和大量医疗卫生教育资源的浪费。

  4.从专业技术来看,中职护生机械地掌握了一定的护理学知识,但缺乏敏锐的思辨能力,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一味地盲目执行医嘱,导致临床上一些因陈旧知识而出现的医疗事故,使得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5.从心理素质来看,许多中职护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当遇到临床上较为复杂的疾病和患者及家属的否定,就开始出现抱怨患者及家属,工作不负责任等情况。主要原因可能与当代中职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有关,与生俱来的家庭优越感和地位感,使他们变得养尊处优,同时困难与挫折经历也太少,导致遇到轻微的打击,就出现心理防线崩塌而无法继续正常工作的现象。

  三、具体实施

  中职护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与护生在学校的综合情况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学校更新教育思想理念,护生护理专业学习,校园生活中融入人文素质方面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1.增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编写相关人文素质教材,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步建立系统的具有护理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逻辑思维案例分 析、护理反思日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改革教学手段和创建人文学科特色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人文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护理专业教师与人文基础课程老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从而弥补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人文缺陷,达到人文素质教育和护理专业教育的较好融合,整体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

  4.加强中职班主任教师对护生的教育,经常与学生多交流及互动,给予一些语言上的鼓励,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言传身教,使学生自觉地形成服务意识,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

  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帮助护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提高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怎样利用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护理水平来解除病人的痛苦,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于志云,黄延萍,张利苹.浅谈中职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护理[J].实践与研究,2009.

  [2]李静.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J].当代护士,2008:95-96.

  [3]计宏炜.浅谈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途径[J].才智,2011.

护理中职论文9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管理思想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因而工作方法十分重要。中职护理班均是女生,因此,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应抓住女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才能做好班级的全面管理。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护女生;心理

  在多年担任中职护理班班主任工作和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当好中职班主任不容易,尤其当好中职护理班班主任更不容易。中职护理专业基本上都是90后的女生。一般人认为,学习护理专业的女生应该都是很文静并且很听话的,管理好这样一个纯女生班级应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实不然。我们常说“女为悦己者容”,一个班级的构成全是女生,女学生之间少了在男生面前的害羞感和拘谨感,所以在言谈举止方面就显得随便和放纵,管理也比较麻烦。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通过与女生的长期近距离接触,摸索到了她们的一些心理特点。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正是由于抓住了这些青春期女生们的心理,才使得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学生之间友好和谐,学习气氛浓郁。

  一、中职护理专业女生的心理特征

  中职护理专业女生入学年龄多在15-17岁,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她们心理上的特点也逐步明朗化。概括而言,这个年龄阶段女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丰富易分心,情绪易变不稳定。女生与同年龄的男生相比,更富于幻想,易于被感动,被吸引。一篇小说、一部电视剧,或者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都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引起她们强烈的情绪波动。她们一会儿欢天喜地,一会儿又涕泪俱下,仿佛自己真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她们会为师长的一两句严厉批判话语而忧心忡忡,也会为同学间的一点小摩擦而耿耿于怀。而且,她们的情绪常常表现为不稳定、不成熟,容易被动失控,遇到不满和矛盾时,容易激动,甚至难以控制。如我带过的班里就有一个女生,痴迷于网络小说,竟然准备了两部手机,一部手机电耗尽了,马上换另一部手机接着看,好多时候处在小说场景中,情绪变化莫测,根本无心专注于专业和文化课的学习。

  2.心胸狭窄气量小,性格懦弱易受伤。与男生相比较,大多数的女生性格都比较懦弱,胆小怕事,且遇事时往往表现出心胸狭窄,气量很小的一面。比如课堂上教师提问,很多女生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小动作太多被教师批评时就觉得教师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心里愤愤不平。女生之间的是非较多,学生之间交往时往往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立刻针尖对麦芒,互不示弱,互不让步,让原本亲密的关系变得生疏无比。

  3.身体发育迅速,爱美之心显现。刚进校的一年级女生,往往对穿着打扮不在乎,梳个简单的马尾辫,穿一身松松垮垮的校服就是在校的着装标志。而到了二年级,女生就开始注意自身面容和穿着打扮了,再不会像丑小鸭一样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下。一些变化悄然出现,如原来粗粗的眉毛开始变细了,脸上长个痘痘就想马上挤掉,嘴唇上开始涂上淡淡的唇膏,在肥大的校服下穿件别致的衬衣,脖子上戴条个性的项链,甚至有的女生留着长长的指甲,并把指甲染得五颜六色。

  4.依赖性强,意志力弱;自信不足,怕受挫折。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们出于“独苗难栽”的心理,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使得很多女生越养越娇,弱不禁风。即使在班级里担任了班干部,但做事时往往缩手缩脚,患得患失。本来依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做得很好的事情,也要先入为主地寻求教师或其他人的帮助。一旦遇到困难,很少能去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而是选择甩手不干。

  二、管理中职护理专业女生的方法

  1.热心爱心和同情心。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各不相同,每个女生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是,班集体就是一盘散沙。而班主任就要做一个把散沙拢起来最终成为一个沙雕的雕塑家。所以,班主任首先对自己的工作要热心,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工作。那么就能以真诚之心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学生把班主任当做可以信赖的人[1]。而对于自己信赖的人,就能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困惑、忧愁倾诉出来,把自己感受到的幸福快乐进行分享。也正是本着这样的带班原则,在和学生长时间的相处中,班主任就能使学生适应了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情绪逐渐变得稳定,人变得成熟起来,生活上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时,也不会轻易冲动行事了;和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时也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对方了。而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在于虽然是服务类专业,但又属于卫生事业,是和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专业。也就是说,护理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人”而非“物”。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和较强的自控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仁间相互尊重、友爱、团结、协作;具有同情心和爱心,能尊重病人人格[2]。而我们的护生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付出更多的心血。

  2.责任心、信心。责任心,是一个人爱岗敬业的标志。责任心是道德的基点。和其他教师相比,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他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班主任工作完全是一种心中的责任,一种问心无愧的责任。可以说,班主任的责任心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课内课外、班内班外、校内校外,无处不在。简而言之,对学生的负责就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责无旁贷[3]。处在青春期的花季少女,爱美是天性使然。对此,班主任有责任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首先,班主任可从护士的着装要求上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着装风格。其次,班主任可利用自习时间让学生学习护理礼仪,从护士的站立、行走、坐蹲姿练起,改变平时生活中的不雅姿态。班主任还可让两个学生一组,互扮护士和病人,练习语言沟通,纠正平时言语中不礼貌的语言习惯。王尔德说过:“起先是习惯造就我们,后来是我们造就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人生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虽然很多学生起初觉得按护理礼仪的要求做很吃力,也很害羞,不好意思挺胸抬头走路,也不习惯轻声细语地说话。但我一点也不气馁,先是播放护理礼仪示教视频,然后自己和几位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学生一起练习。慢慢地,那些平时胆小内向的学生也开始跟着做。做着做着,学生的信心越来越足,动作也越来越规范。逐渐地,班级的气氛越来越和谐,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初入学时大不一样,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为了让女生们对自己更了解,以利于今后的发展,我还为女生们做了一个心理测试,包括:你是一个乐观的女生吗?你是一个自信的女生吗?你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生吗?你是一个宽容的女生吗?你是一个勤奋的女生吗?你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女生吗?你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女生吗?你是一个易于沟通的女生吗?你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女生吗?通过相关的项目测试,我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有所了解,判断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把自己性格中优秀的品质保持下来,把自己身上不利于今后发展的劣习摒弃,让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打下良好的基础。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女生班班主任的工作更是千丝万缕,不易理清。这就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工作。作为一位女性班主任,我以女性特有的细心与气质去管理一个纯女生班其实对学生是很有益处的。这样既可以从母亲的角度去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让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又可以从教师的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因此,我的学生三年级进入医院实习时在待人接物方面落落大方,干练利索,做基本的护理操作时认真细心,动作敏捷,获得了医院护理部和病人的称赞。

  参考文献:

  [1]高胜礼.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20xx(18).

  [2]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1).

  [3]张芬,孔雪敏.以女生为主的班级管理工作探讨[J].今日南国杂志,20xx(1).

护理中职论文10

  摘要:现阶段,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为确保操作绝对安全,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护理操作规程及规程制度,并在准确执行医嘱的基础上完成全套的护理计划,进而在治疗过程中实现患者的身心安全。护理安全同患者生命具有紧密联系,由于护理人员的一时疏忽将很有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重视和强化对护理安全的研究和教育已成为现阶段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渗透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希望后期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8-0211-01

  1对目前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分析

  1.1教材分析:现阶段,从我国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来看,其中绝大部分的护理安全事件都是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目前在我国护理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中,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中职都未形成一套健全的护理安全课程,由此也就导致了在学习环节和教学体系的欠缺使学生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学生在后期护理工作实践中,也没有一个很好地安全防范意识。相对于现阶段我国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目前所应用的教材主要是李晓松为主编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该教材属于一本很好地护理学教材,它集合了护理学导论、护理技术、职业防护以及安全护理等多项知识,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相关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涉及到了安全护理以及职业防护等传统护理教材中所不具备的相关知识,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材中对于护理安全知识体系的严重不足。

  1.2授课内容分析:对于现阶段中职《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从授课内容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教学,护理教师也都是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性,而护理安全在教学中却很少涉及。而现行的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授课内容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缺陷和不足,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了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并对学生进行了法律意识的相关教育,这对于学生在后期护理工作实践中的职业安全提供了有效地保证。

  2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的分析

  现结合我国中职护理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对其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1],具体如下:

  2.1学生相关法律意识的淡薄:在前期的学校教育以及后期的临床教学中,由于相关法律知识上的欠缺,在临床实践中对相关的法律问题也没有一个足够的重视;比如未能重视起患者隐私权和知情权,从而引发护患冲突等。

  2.2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务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相关工作。对于个别情况,院方护士分配学生进行独立操作的,就需要学生有一个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如果由于自身原因,盲目的执行医嘱将会产生不可预知的护理安全后果。

  2.3专业技能的不熟练:由于技能的不熟练,在操作过程中的经常出错,已经成为产生护理安全事件的重要诱因。比如学生在实习期间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输液管中的空气排空的问题,在对病人进行发药环节又忘记核对患者信息,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错误给药现象的出现。

  2.4责任意识的缺乏:学生没有一个很强的责任意识,遇事容易冲动。就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其明显特点就是过于盲目急躁,在实习期间不可避免的出现情绪失控等现象。

  2.5护患之间主动交流的缺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未做好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如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过程中,由于技术经验的不足,可能会出现穿刺多次未成功的情况,患者可能就会破口大骂,进而引发医疗纠纷。

  3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渗透护理安全的重要作用分析

  3.1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防护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现阶段,随着科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护工作人员也越来越重视职业防护问题[2];所以,在教学中渗透的护理安全教育尤为必要,它不但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于职业防护重要性的认识,更促使其在工作实践中注重职业防护和安全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3.2强化学生法制观念:护理安全同相关法律法规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现阶段所出现的护理缺陷以及医疗纠纷等事件中,其中由于护理人员法制意识的淡薄而引发的安全事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强化学生法制观念就显得意义重大。《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安全护理教育在加强学生的法律观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护理事故的区别、护理差错、护士职业保险以及护理人员的相关权利和职责等;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情景教学法和病例教学法,对于学生法制意识的强化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敲响了安全护理教育的警钟。

  3.3促使学生护理操作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1)严格无菌操作: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中,学生无菌操作观念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无菌操作以及护理操作的规范化能够有效地降低医院事故发生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的安全护理教学,使学生对于由于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有效的加强了其无菌操作的观念[3]。(2)护理操作程序的严格执行:在护理工作中要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同时对于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用药和护理措施等基本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都是一个合格的护理人员所应必备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三查七对”等安全护理知识,如在“输液”等操作的实践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安全护理意识,在执行操作之前需做好核对和解释工作,从而更好地完成操作,减少护患纠纷等事件的发生。

  4结语

  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护理安全教育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安全护理课程,对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以及工作中的持续学习提供了可靠地帮助,也促使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强化,对于护理专业的开展以及护理职业的顺利进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立秋,孙毅恒.浅谈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护理安全教育[J].成功(教育),2013,24:275.

  [2]李倩.浅谈中职学校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2:16-20.

  [3]罗丽静.试论新形势下的中职学生安全教育[J].科技信息,2013,13:256+284.

护理中职论文11

  摘要: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通过让教师认真上好养老护理学课程,认真备课,丰富相关知识;学校提高认识,加大老年护理学教学投入;尊重学生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分层教育方法等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将使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学生能更好地学会养老护理技能,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老年人服务。

  关键词: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中职卫校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非常必要。但是,笔者在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发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认真备课、学校加大教学投入、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等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将能更好地学会养老护理技能,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老年人服务。

  1中职卫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方面

  中职卫校老年护理学教师大多数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不熟悉,重点与难点掌握不准确;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不足。此外,学校刚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无教授该课程的老教师传授相关教学经验,年轻教师教学技能技巧掌握不足,不能有效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无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采用教学方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1.2学生方面

  中职卫校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自律性不强,不愿意下功夫去学习,对学习成绩不在乎,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这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1.3学校方面

  虽然学校有老年护理实训室,但是设置不规范,与实际教学要求相差很远,缺乏必要的实训设备。学校周边缺乏能满足学生生产实习要求的养老机构,缺乏老年护理学见习场所。老年护理学相关教学资源比较缺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2解决对策

  2.1教师爱岗敬业,认真上好老年护理学

  教师必须提高认识,把老年护理学教学工作当成自己必须出色完成的任务来对待。除了常规备课外还必须掌握本学科特点,熟悉不同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课堂讲授内容要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要合理,重点和难点要突出,符合学生实际,此外,还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2.2教师认真备课,丰富相关知识

  备课即备教材、备教案、备学生。首先通过钻研《老年护理学》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掌握课堂教学的核心。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尽可能多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辅书籍,如大学的《老年护理学》教材和与老年人相关的杂志,将其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案例。其次,通过研究老年护理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到使教学内容能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2.3学校提高认识,加大老年护理学教学投入

  学校组织老年护理学教师到有创办老年护理专业经验的学校参观学习,并引进一些先进、实用的教学设备,建设高水平的老年护理实训室;选派老年护理学教师参与老年护理相关会议,让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信息;定期选派老年护理学教师到养老机构进修培训学习,同时定期带学生到老年机构见习、实习;购买最新的、实用的教学视频,供师生学习使用。

  2.4尊重学生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中职卫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发挥学生的潜能,承认每一位学生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树立学生学好老年护理学这门专业课程的信心。

  2.5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直接决定学习的态度和动机,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活动的最佳原动力[1]。在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聊起家中的长辈,使学生对老年人产生亲近感;可以布置“与爷爷奶奶聊天、做饭”的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心态;可以选择社会养老相关热点话题,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对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认识等。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老年护理学的热情。

  2.6开展分层教育,达成教学目标

  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他提示我们要了解学生、观察学生,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即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分层教育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做到教育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情况[2]。由于中职卫校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育方法很有必要。对学习自律性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必须肯定学生的努力及获得的成绩,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提一些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对学习能力、自律性不强的学生,要首先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难点,讲解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要多采用启发式、合作交流式教学方法,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犯错,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布置一定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达成教学的基本目标。综上所述,为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中职卫校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非常必要。为开展好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教师要爱岗敬业,学校要加大投入,尊重学生人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这样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将能更好地掌握养老护理技能,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老年人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小平.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xx(29):148-149.

  [2]王大红.分层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xx.

护理中职论文12

  一、中职《外科护理学》情境式教学的内涵

  中职《外科护理学》情境式教学就是通过设置具体、生动的病人病情、护理人员的具体检查和护士对病人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外科护理知识,学习特定的专业场景中所需要护理技能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给提供学生丰富学习素材,形成广泛、深厚的感性认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掌握不同病人有哪些明显的症状、体征,在护理评估中认真全面分析病人的情况,明确做出护理诊断,并且制定要达到的护理目标。如果每一个系统的疾病都能够找出一个典型病例去开展情境式教学,既使学生获得了正确、清晰的护理概念,又能充分感知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护理措施中掌握各项护理操作,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找出问题和偏差,并及时纠正,进而让学生学会综合分析病情,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病人,更有利于学生在临床实习或工作时很快适应环境,适应临床工作。

  二、中职《外科护理学》情境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1. 设计、展示病人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常以一个系统中典型病人为例,如:颅脑疾病中以脑挫裂伤的病人为例,颈部疾病中以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为例,胸部疾病中以胸部外伤造成急性血、气胸患者为例,腹部疾病中以急性阑尾炎或急性腹膜炎的患者为例等。病人情境先通过放映视频,然后让学生自己扮演病人,这样学生既看到了视频中的病例,也要把病人的症状、体征复习好,这样才能把病人扮演好,使大家能够准确判断病人的`病情,并做出护理诊断,才能实施主要的护理措施。

  2. 设计、展示护理查房情境

  护理查房情境能够创设出学生独立思考,将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的空间。学生要通过护理检查,自己做出护理诊断,并列出具体的护理措施,就必须掌握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等内容,明确有关该病人的护理措施当中涉及的一些护理操作步骤。如对于胸部外伤合并血气胸的患者,在护理评估中第一要问健康史,及患者受伤的时间、地点、受伤的部位、伤时的姿势等,有利于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脏器受损。第二要了解患者身体状况,问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是否有过敏史,尤其是局麻药过敏史,因为患者可能要做胸腔闭式引流。第三要观察病人有哪些症状体征,经过检查确诊为胸部损伤并发血气胸并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护士依据患者的情况首先处理什么问题,然后做什么护理,逐步进行各项护理措施的操作。第四,根据医嘱对病人做出辅助性检查,例如取血标本、尿标本等,了解医生做出的诊断以及需要治疗的各项措施。

  3. 设计、展示实施护理措施

  经过全面的评估患者,教师引导学生为(上述病例)病人实行胸腔闭式引流插管,先选定插管的部位,一般选择腋中线或腋后线第6-8肋间隙,定位后局部消毒,局麻切开1-2cm逐层分离,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将积血、积气引流出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然后指导学生进行静脉穿刺,大量补充液体,以改善患者的休克状态,这样需要学生必须按照基础护理学当中关于静脉穿刺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要注意执行核对制度,而且要求双向核对,尤其需要输血的患者核对要求更加严格,以免出现溶血反应。待病人的病情稳定后,将病人安置舒适体位。加强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如果病情不稳定需要手术的患者,马上进行备皮,下胃管、尿管,打静脉留置导管等术前准备。

  4. 教学效果评价

  在上述操作进行完之后,先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执行的各项护理操作有哪些不足之处,错误在哪里,然后老师再详细地指出错误之处,并进行纠正,若时间允许可重新做一次规范的示教操作,让学生印象深刻,便于学生记忆。由于给了学生动手的机会,有效促进了理论知识密切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从评估病人、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及评价操作效果五大方面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进程,以肯定性的激励为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鼓励和赞扬。通过评价,师生能够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坚定信心,帮助学生进入临床以后自如应对病人,很快适应临床工作。

  几年来的中职《外科护理学》情境式教学,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优化。对于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在临床多变情况下合理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较好地为完成外科护理工作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护理中职论文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机构改革和创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表示我国校园中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中职院校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因此,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分析,了解到医学模拟教学在中职护理专业中的重要位置,并且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模拟出真实的场景,代替患者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同时在中职校园中,还能够通过医学模拟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之中,也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同时,医学模拟教学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促进中职护理专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现阶段人们对于医疗机构中护理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社会中急需医疗方面的人才,这也就要求相关的院校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医学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护理技术熟练,并且能够把学习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具有高素质的临床护理人才。这一点也给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同时提出医学模拟教学在中职护理专业中的意义,以期能够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一、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式不正确

  受我国校园发展形式的制约,在我国的中职院校

  中,很多学生都属于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的类型,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的方式不正确,因此学生很难养成刻苦学习的精神,也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情况的积累,导致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同时再加上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对于护理课程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弱,因此针对护理专业的课程来说,如果教师讲课的专业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非常困难。虽然现在借助多媒体和微课教学可以有所缓解,但是不能短时间进行实践,到真正实习的时候已经有所遗忘。

  (二)知识无法与实践同步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很难快速地融合,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比较客观的问题。同时,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融入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后期的临床实践操作中就难以把所学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之后,在后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就会感到迷茫,甚至会质疑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更难意识到实践操作需要理论知识进行铺垫,导致学生自身缺乏思考能力。这种现象就是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没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出现依赖性,或者是实践能力比较差的现象。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时无法使用理论知识进行思考,更加无法解决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迷茫的现象。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都使用示范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教学的整个过程出现生硬,以及缺乏活力的现象。由于学生在课堂中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因此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护理专业来看,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需要学生具有严谨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严肃态度。而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很多工作都需要发挥出教学的规范化,同时在教学的经验中实现临床护理实践状态的改变,这样才能够保证临床护理学习的实践性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医学模拟教学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一)提供验证知识的机会

  医学模拟教学主要指的就是在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把医疗机构中的工作情况带到课堂中,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医学模拟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模仿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在课堂中进行互换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完全模拟医疗机构中的实际操作,其中的优势就是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立即停止护理工作,并且也能够重新开始,给予学生更多出错的机会,并且帮助学生牢记犯下的错误,避免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同时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还能够实现反复性的常规训练,使学生能够尽早接触到患者,这种无危害、无风险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中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所使用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后都不需要进行复习和查阅资料,甚至不需要完成作业,所以很多学生在多年的学习中没有看过参考书籍,仅仅需要在上课的过程中记录教师所讲内容的笔记,在期末阶段进行复习,就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但是在医学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需要讨论的题目布置下去之后,学生需要去查找相关的资料,通过归纳和总结,在班级的小组之内进行探讨,并且为课堂上的小组发言内容做出良好充分的准备。实际上,每一个学生在内心的潜在想法都是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表现,并且实现自我的愿望,医学模拟教学也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努力实现自我展现的愿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能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新课改中的指导合作自主学习,响应了素质教育的改革。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医学模拟教学和传统的教学不同,传统教学在一般情况下重视的就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一般都是教师使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死记硬背。而在医学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则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性内容。同时医学模拟教学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仿真的实践性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也能够良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由此可见,医学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之间也存在着区别,其所具有的特点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医学模拟教学还能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避免理论知识教学中的各种局限性,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医学模拟教学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和授课模式,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的护理学习方式,这样也能够更加良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保证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并且能重点培养学生对于患者的护理情感,提高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医学模拟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还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学习相互结合,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学习环境中,通过相互之间身份互换的学习方式,提高素质和专业技巧,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在身份互换的过程中,能够在课下交流实习的感受,并且了解患者的感受,也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融入集体生活,最终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在中职院校中,医学的模拟教学一般情况下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是比较开放的一种形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够保证学生最直观和形象地学习和掌握到知识的合理使用方式,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良好地应用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能够良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良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其临床操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提高。所以在中职院校中,医学的模拟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护理中职论文14

  摘要:医用化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每一位护理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本文分析提出,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提高化学实验能力,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不仅备教材、备内容,更要备学生。教师还要及时充电,补充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素养,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

  关键词:医用化学;护理专业;实验能力培养;素质教育

  医用化学也是学好后续医学课程如生化、药理、生理、临床检验等的基础。如何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呢?

  一、明确教学目标

  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是护理学,医用化学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师应重视护理专业岗位与相关化学知识、技能需求的联系,淡化化学学科意识,注重化学与医学的相关关系。从知识性、趣味性、关联性、渗透性、实用性出发,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化学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化学基础更弱,且层次不一。学生中有上过高中的,还有初中未上完的。最头疼的是,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淡漠。很多学生对医用化学不够重视,认为不重要,觉得这门课的知识在以后护士工作中用不到,认为护士只要会发药、打针、输液就行了,没必要学化学。有些学生对化学还有厌学情绪。学生对医用化学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更谈不上认识到医学和化学的关系,对为什么学习医用化学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一课尤为重要。教师可列举一些日常及医疗上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或与医学相关的话题或内容为切入点,逐渐将化学知识渗透进来,让学生了解到医学离不开化学,学护理不能不具备化学知识,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不仅备教材、备内容,更要备学生。教材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少,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强而与医学相关内容偏少,缺乏与医学的密切联系,实用性不强,导致学生未能体会到化学在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实用价值,因而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调整教材的内容,打破其完整性和系统性,降低难度,注重其与医学的关联性,突出化学在医学上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尽可能地把化学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围绕化学与护理专业的相关性进行教学,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与医学相关,让学生易于接受、产生兴趣。如讲碘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注重讲碘酊的成分与用途、人体缺碘的症状及生活中如何补碘。讲到分子的极性及相似相溶原理时,着重讲水分子的极性及维生素VC、VB的水溶性和VA、VE的脂溶性。讲到配合物时,从NH3与H+可以配位形成NH4+,讲到NH3也可以与Cu2+配位形成比较复杂的离子,同时联系学生熟知的血红素、煤气中毒、VB等讲配合物的知识及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领悟化学的魅力及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因为在生活中,化学与医学无处不在。如甲醛对人的危害人所共知,劣质的衣服中含有甲醛,装修材料中也含有甲醛等;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摄入,碳酸饮料不宜多喝等;又如家里的肥皂、洗涤剂、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等等。

  四、教师及时充电,补充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素养

  医用化学应以化学在医学中的实用性为重点,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同时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及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教师都应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搜寻相关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水平。医学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有助于教师将医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医学知识。

  五、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

  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有认真、踏实、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人才是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作为护理专业教师的责任所在。

  作者:徐从蓉 单位:蚌埠技师学院

护理中职论文1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的改革随之受到关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中专卫生护理教育的模式要相应发生改变。为了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护理人员,近几年加强了护生的技能培训,特别是实习前的技能培训工作,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运用了表现性评价,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护生;护理技能;护理技能培训

  表现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完成某些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的水平;目的是测量学生在一系列任务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推理问题的能力,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特点是注重过程、关注个体。对于我校的具体情况,生源来自不同层次,大多数是考不上高中,甚至在初中就已经养成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如何把这样的学生教好,是摆在我校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即是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结合,需要动手能力要强,如何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技能型的护生就是我们护理专业的重中之重,表现性评价的应用使护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就此谈一下近几年的体会。

  一、学校重视,运用表现性评价加强护生护理技能培训工作

  自08年开始,针对即将要生产实习的护生,对于已学过的知识淡忘的很多,特别是实习即将用到的护理技能知识,又考虑到有限的实验室,以往又没有计划学时,怎样来加强?实验中心就向校领导申请决定用7、8节学生不上课时间来加强表现性评价护理技能培训,这一轮培训得到师生认可。就这样逐年的`表现性评价在护理技能培训就开展起来了,经过几年培训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由过去7、8节业余时间改为上课时间,由过去无计划改为有计划,由过去培训标准不统一逐渐统一,由过去考试制度不完善逐渐完善,现已形成了一个有序的体系,在护生即将生产实习前我们就有序地进行加强培训。

  二、师生共识,运用表现性评价共同做好护理技能培训工作

  通过运用表现性评价加强护理技能的培训,师生互相勉励,共同在培训过程中,探讨表现性评价在护理技能培训工作怎样做得更好?培训过程中教师通过表现性评价的应用,都得到了提高和加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责任到位,认真负责指导,对于每项操作,在每轮培训过程中都有不断完善,每位教师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把培训工作做好。

  护生在运用表现性评价培训过程中,受益更是匪浅。通过运用表现性评价培训他们夯实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技能方面地知识,为实习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有自信去实习和工作。 三、解决存在的问题,运用表现性评价不断完善护理技能培训工作

  通过近几年运用表现性评价对护生的护理技能培训,我们是在工作中不断探讨和改进,在培训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纠正。从中看出,护理技能培训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单单从实习前加强护理技能培训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必须从入校就应该着手重视起来。护理技能培训不只是几项操作,在这些操作中充分体现一个护生的综合素质。如从仪表举止到语言沟通,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动手能力,这一阶段培训是对护生综合素质的总加强。因此,要想靠几周时间加强是不够的,必须把每个环节都重视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把这个阶段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做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结论:总体来看,通过近几年运用表现性评价对护生的护理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表明,护生都得到了加强,知识掌握的更比较完整,记忆加深,收效明显,可使护生对各项基本操作有了扎实的专业技术认识,从而加强了各项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临床工作实践也已得到证实。作为培训教师一定从实际工作中把表现性评价教学不断加强和完善,把培训工作,做到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为中职护生的实习及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奠定好基础,更好地把中职护生打造成符合时代所需的有用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肖顺贞护理研究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陈明霞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把握护基实验教学环节【J】科技交流200111(2):39-40【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护理中职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中职论文10-22

护理论文【精选】06-30

护理专业论文07-22

护理论文06-28

护理礼仪论文07-04

内科护理论文07-01

【优选】护理论文06-30

(热门)护理论文06-30

护理学论文06-26

护理论文(合集)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