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者汪丁丁在一次对谈中讲到“家庭学校”,说很多现代教育家都提倡家庭教育,因为家长最了解孩子,从生下来就根据他的生存体验为他设计课程,编写教材,肯定是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读完《今天我来教语文》,我想起汪先生的话,因为,从文章里我看到了他说的“最适合”,作为舟舟同学的妈妈,张燕女士所“执教”的这节在追问中行进、深入并延伸的“语文课”,如行云流水,让人妙悟多多,确然是温馨逗趣的家庭课堂,意味深长的语文教育,真正让家成为“最好的教育现场”。
二
很显然,再没有谁比妈妈更了解舟舟了,你看,妈妈的心一直在说话,“从原有经验出发是可行的”,是了解;“漫不经心的表情暗示了她的不以为然”,是了解;“有百分百的信心让她很快进入状态”,是了解;“读任何课文都要带着点主持人腔调”,是了解……预习伊始,她即以其了解,引导舟舟读通课文、感受情节、深入人物、探究真伪,课堂进程正是由“了解”推动。“了解”是课堂的一部分,而且这样的了解不用刻意,不必强求,而是息息相关心心相印,女儿起初“不以为然”,渐渐“进入状态”,慢慢“主动发问”,后面则已“折服地笑”,顺流而下,设计可谓天然。或者,妈妈根本就没有设计,随着课文,心连心手牵手,贴着女儿走,毕竟她们之间有着最宝贵的“了解”。
只有作为个人,作为“这一个人”,而不是“一般的人”,孩子才能在思想和感情上有所建树,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因为教育首要的原则是对个性的保护与唤醒。是否可以将之作为“某一个人”,取决于为人师者是否了解他的学生。可是,在如今更多是大班化教学模式的主流学校,教师了解一两个孩子并非难事,十个八个或可做到,但不得不说,要对班上三十、四十甚至更多的孩子,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和贴切的了解,难乎其难。就像有学者说的,在我们的学校里,“所招收的学生按成分可以分到十来个不同的学校”,这种状况中,教师可能非但不能很好地了解,相反与孩子还会产生不少误解,他也只能采用制式化的一般方法施教。像舟舟说“老师会这样问: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然后不假思索给出一串答案,这种套路式的问答或思考,表面上教会了孩子很多东西,却未能唤醒孩子天性中已有的,但正在沉睡的东西。而正是这种肤浅与无效的教学行为,占据了日常课堂的多数时间,久已适应,习焉不察。
不过,在另一个地方,对孩子而言会使其始终是“这一个人”,就是家庭。倒不是说家庭教育就一定高明得不得了,而是说它至少能从内心与主观上去了解个人,而不是将其作为“一般的人”。妈妈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往舟舟心里去的,所谓循循善诱,莫过如此。那这一点从何而得?当然是她对女儿的了解,因为“了解”,所以“个性”,每一个教育现场,总是因为活生生的人的存在而精彩,而这应是必然的追求,因这每个活生生的个性都是绝对的,如果孩子始终面目相似话语雷同,那样的现场必定会乏味而无趣,也许连“教学”这件事都未存在。张女士在另一篇文章中,动情地讲“和舟舟的关系越来越好”。没错,正是“关系”。“了解”是母女关系之体现,越来越好的关系,正是我们读到的最好的教育现场的起点。冷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