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最易陷入十大误区

时间:2023-08-15 12:09:55 育儿 我要投稿

  孩子教育最易陷入十大误区,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这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误区,下面分享孩子教育最易陷入十大误区。

  孩子教育最易陷入十大误区1

  1、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孩子可能会阻碍他们的成长和独立性发展。适当的挑战和冒险有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自信心。

  2、完美主义:

  追求完美可能给自己和孩子增加过多的压力,应该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3、过度比较:

  很多父母都会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将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过度比较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不健康的竞争心态,应该重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成长进程。

  4、忽视孩子情感:

  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可能会导致情感沟通困难或情绪问题的出现,应该尊重和关注孩子的情感表达。

  5、严厉的惩罚:

  过度使用惩罚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而不是真正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行为的培养,作为父母应该寻找更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方式。

  6、过度依赖电子产品:

  在这个电子设备的时代,很多家长会放任孩子看手机看电视,但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社交能力,应该控制使用时间并提供多样化的娱乐和学习方式。

image.png  

  7、过度保护:

  因为害怕孩子受伤而过度保护孩子,这可能会阻碍他们的成长和独立性发展。适当的挑战和冒险有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自信心。

  8、期望太高:

  过高的期望可能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应该理性设定合理的目标,并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去追求。

  9、缺乏耐心和理解:

  缺乏耐心和理解可能导致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沟通困难。家长应该耐心聆听、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观点和感受。

  10、忽视好的行为:

  过分关注孩子的.错误和不良行为,而忽视他们的好的行为和努力。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孩子的积极表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每个家庭和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和需求,育儿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关键是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与合适的专业人士交流和寻求帮助也是很重要的。

  孩子教育最易陷入十大误区2

  1、老人帮忙带孩子,天经地义

  对于不少年轻父母而言,家中老人帮忙带孩子显得天经地义,有些人甚至还因此做起了“甩手掌柜”。甚至有些年轻人觉得老人不帮他们带孩子就是故意找茬,跟他们过意不去,并且以老了不赡养为威胁。

  今天,若兰妈咪不讨论权利义务的问题,单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角度来说,也建议孩子还是自己带的好。父母自己带孩子在孩子个性心理发展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父母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人们想象的重要得多。“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如果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培育,对孩子也是一种更持久的幸福。

  2、带孩子就是妈妈的事,爸爸只需要挣钱就行

  妈妈在家带孩子,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这大概是中国目前大部分家庭的常态。在中国不少家庭中,爸爸对孩子来说更像一个影子,他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缺席孩子的成长。

  对宝宝的家庭教育不只是妈妈的事,有父亲参与的家庭教育才算完美。很多爸爸只关注于自己的工作,忽略了与孩子的互动,孩子的养和育都全权交给妈妈,殊不知这种父爱的缺失对孩子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成长遗憾。

  心理学专家经过12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得越多,他们在学校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

  3、一个扮“白脸”,一个扮“红脸”

  宝宝顽皮了,爸爸会出声指责,妈妈舍不得看到宝宝挨骂或是哭,马上哄。次数多了,“红脸白脸”的教育方法就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于家庭教育之中。

  红脸白脸”的教育方法是不适用的,一个打一个护,宝宝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没有,不同的标准很可能会造成宝宝价值观的混淆,让他难辨是非,也有可能会让宝宝将来的个性容易投机取巧,甚至是逃避问题。 在“红脸白脸”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宝宝,可能会让他依赖“外控”,失去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另外,红脸白脸的角色扮演,也有可能会让宝宝产生亲近红脸、但惧怕白脸的状况,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不仅失去了当初的教育目的,更有可能会让家人间失去更多宝贵的情感。

  4、再苦不能苦孩子, 要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

  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当富二代养。有不少父母,不顾家庭资源禀赋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好像已成了“至理名言”。相信这点是每个为人父母都想要做到的,中国的父母更是如此。

  当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东西和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时,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父母的“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贴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时,创造物质的脚步自然会停歇。反之,给孩子真实的成长,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教孩子珍惜馈赠与财富,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努力,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image.png  

  5、爱孩子就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

  现在教育提倡“无条件地爱孩子”。这给不少家长带来了困惑:无条件地爱孩子,是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吗?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要无条件的满足吗?当然不是。

  一切以孩子的要求为中心,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愿望,使孩子的愿望不断地膨胀,结果孩子只知道自己的需要,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在家里“惟我独尊”而变成一个狂妄自大的人。面对父母的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

  孩子欲望的沟壑似乎越来越深、越来越宽,父母的爱和关注把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没有适当的规则和无限制的成长环境导致了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并把和父母打交道的模式带到了新环境,结果出现了许多的适应不良。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以前这样的行为父母能容忍,现在在新环境下受到的却是责难。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把握好孩子需要和给予之间的尺度,鼓励孩子通过恰当的方式争取自己所需,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才是理智的父母应该做的。

  6、爱孩子就要无微不至,包办一切

  中国家庭中很多父母都竭尽所能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给他们洗衣,为他们做饭,帮助他们清除前进道路上一切的障碍。有些爸妈认为,爱就是成天围着孩子转,像“直升飞机”一样,只要有点事儿,马上“飞”去 “救火”。

  与国外父母的自由式养育相比,中国的父母更像护犊的鹰,遮雨的树。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升学就业、婚姻大事,几乎都大包大揽,一手操办。但是我们父母是否想过,舒适安逸的爱,很可能会成为孩子未来人生的“陷阱”!

  因为家长帮孩子解决了生活中所有问题和孩子想要的一切,那么孩子的个人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过多的安排,只会让孩子养成被动的接受,不会主动争取。

  如果父母包揽了孩子所有的问题,可能会给孩子这样一种暗示,会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会依赖大人,从而形成一种自己不行的自卑感。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舒适的环境下,会让孩子的抗打击能力下降,当面对外界的挫折时就会一蹶不振。

  7、孩子就是一切,成天围着孩子转

  ‘孩子就是一切’!这是中国父母们常常喜欢说的一句话。现在很多父母一旦有了孩子,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成天围着孩子转。

  不少家长,尤其是女性,把孩子看成唯一希望,甚至放弃自己的爱好、事业。然而,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里佐教授发现,这些牺牲自我的家长对生活的满意度更低,这样的牺牲还可能导致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稍有过错,家长就易产生挫败感,并迁怒于孩子。

  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的西弗林教授认为,父母整天围着孩子转,无微不至的关爱会让孩子更易抑郁,自理能力也较差。因此,家长应该学会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尤其当孩子觉得被管得太多时,家长要接受而不是抱怨“不被理解”。

  8、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强

  相信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为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父母,最疼爱的当然是自己的孩子,从怀胎10月,到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父母总是为孩子计划、想要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有个好的职业,收入。

  这是父母的.苦心,所以很多父母从孩子2、3岁,还处于懵懂好奇的阶段,就开始给予孩子很高的教育期望, 用尽一切办法想把孩子培养成自己希望成为的人。

  育儿先育己,你首先应该尽最大努力让自己成为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用你的实际行动成为孩子的楷模。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强,一定要比别人做得更好。隔壁小朋友考试拿100分,你也一定可以;谁家小孩今天幼儿园里拿到3个小红花,你明天要拿到4个;不停的让自己的孩子以谁谁谁为目标,一定要比他做得更好。这样会让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下,甚至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一定要赢过谁谁谁,不然就是自己的无能了。

  所以父母都应该清楚了解的一点,健康的自我期望不是比所有人都强,而是做最好的自己。长期与其他的比较,会让影像孩子的性格和心态,甚至以后出现比自己强大很大的人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应对。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无论哪一个方面,我们总会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应该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心态,不必过于纠结,也没必要妄自菲薄。专注于自己的前进目标,并努力地进行自我超越,才是对孩子自我期望的最好的引导。

  9、各种培训要从娃娃抓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高起点,不怕辛苦的,自己不吃,也要给孩子最好的食物,最贵的衣服,只选择最好的幼儿园、学校,课余时间给孩子报读各种的兴趣班、学习班、学音乐、学画画、学跳舞,只要有利于孩子以后升学的课程,别人家的孩子学什么,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学什么。再辛苦,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明智的父母是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所长,而不是强迫孩子有一个所长。少去苛求孩子,不但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更加地快乐、自由的发展成长,自己也不会太累。

  10、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中国的孩子从小最常听到的一句教育用语就是:小孩子要听大人的话。父母最不满意孩子的时候就是孩子不听话。总之,听话似乎成为了“好孩子”的最高标准。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从现代教育的观念来看,用“听话”做为教育孩子的目标,显然是一个误区,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实际上,只强调“听话”容易培养儿童的奴性,使其毫无独立性,对所有问题缺少个人见解,对邪恶势力无力抗争,甚至会因长期压抑而引起性格扭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于听话的孩子反而有可能是一个“问题儿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六大主张”,他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

  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他的主张十分精辟。

【孩子教育最易陷入十大误区】相关文章:

最易陷入感情漩涡的星座女04-07

孕妇易犯的护肤误区有哪些06-07

职业女性易入的心理误区08-09

职场女性易走进这几种心理误区08-07

正确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07-04

儿童节日营养十大误区04-10

认清美容护肤十大误区图04-12

男人最易受诱惑的情节08-10

婚姻最易出问题的情况08-10

期望过高易使孩子心理焦虑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