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我从国际知名的医学期刊《儿童疾病档案》(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四月号,找到了答案。
大约有二〇%的婴儿,在一岁前会有一些难养育的问题:过度的哭泣、睡眠失调、喂食问题等等。这些婴儿常常表现出焦躁、不安,对于改变无法适应:比方说半夜醒来之后就很难再入睡,或无法接受新的食物。我相信许多家长都曾经历过这些麻烦事。
难养的婴儿vs.行为偏差的儿童
虽然这些难养育的问题可能只是暂时的,然而有些孩子长大,这些行为并没有随着年龄消失。令人惊讶的是,研究者发现如果婴儿表现出多种难养育的行为,将直接导致儿童期的行为偏差。
瑞士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的学者综合过去二十年的研究,搜集了二十二篇文献,从一九三五名婴儿的资料加以分析,试图找出难养育的婴儿与行为偏差儿童之间的关系。
所谓难养育的婴儿包括哭、睡、吃三大型态:比如说婴儿时常无缘无故的用力大哭,且难以安抚,尤其是三个月大后还有这种情形;或宝宝不容易入睡,六个月以上仍无法睡过夜;还有不肯吃东西、呕吐、食量很小、吞咽困难等问题。
至于长大后的行为偏差儿童则包括三大类: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内化行为偏差(Internalising behaviour)、以及外化行为偏差(Externalising behaviour)。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定义大家应该都很了解了;而焦虑、忧郁、退缩等等是属于内化行为偏差;攻击、破坏、霸凌、暴怒等等则是属于外化行为偏差。
研究显示,一岁之前难养育的婴儿,与长大之后的外化行为偏差有强烈的相关,而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和内化行为偏差则有中度到弱相关。难养育的行为以莫名的哭闹最为重要,与上述三种行为异常都有关联;睡眠障碍则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较有相关。虽然过去的研究认为,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哭闹与儿童的行为偏差并无关联;但是这篇研究显示,即便是三个月以内,仍然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如何解读这样的关联性呢?当然基因本身的确扮演部分的角色。然而,大部分的专家都认为,初生婴儿在这一年当中,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婴儿所学习到的气质,以及理性认知的建构,才是更重要的关键。这也可以解释某些行为偏差的孩子,从家庭背景都可以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比如说单亲、隔代教养、照顾者本身情绪不稳定等等。
因此,照顾小婴儿不只是把屎把尿而已,而是培养孩子未来行为模式的关键时期。如果婴儿有难养育的问题,不应该怪罪于婴儿本身,而是积极寻求帮助,找出症结来改善父母自己与婴儿的互动模式。
俗语说:“三岁看到大”,这篇横跨二十年的研究告诉我们不只如此,根本就是“一岁看到大”。身心健康的照顾者,所带出来的婴儿不但有气质又能沟通,他们未来的身心发展也都是稳定而健康的。还有谁敢再说在家带小婴儿是不值钱的“粗工”呢?
【在家带孩子,值得的投资!】相关文章:
最值得带孩子去的地方05-18
在家带孩子好还是出去上班好09-10
带孩子必去的地方05-08
找亲戚带孩子的利与弊09-26
奶爸带孩子更好09-25
带孩子出门散步的好处09-29
带孩子逛超市的好处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