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需要培养安全感吗?怎么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更多细节,父母忽视这些细节,即便充足陪伴、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也可能造成孩子安全感的不稳定,让孩子对上幼儿园等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离开家、离开爸妈的事感到焦虑和恐惧。所以有了今天这个小清单。
第一个细节:这次可以做的事情,以后仍然可以做
今天玩儿沙子,下次想玩沙子的时候还可以玩;今天吃了糖果,下次想吃糖果的时候还可以吃;今天看了动画片,下次想看动画片时还可以看……
这些生活中的小规则如果保持稳定,孩子会感到放松和安全。但是在不少家庭中,都不是这样。
今天允许孩子玩了泥沙,但又觉得孩子弄脏了衣服不好,下次就不让玩了;今天拗不过孩子的央求,给吃了一颗糖,下次又想,不行,再吃就吃坏牙了,于是就不管孩子怎么要求都不给吃了;今天给看了动画片,明天又想到总看动画片会不会看坏眼睛?于是不给看了。
至于什么时候允许,什么时候不允许,可能有几种情况:
一是因人而异,比如妈妈允许做的事,爸爸不让做,这件事就只能妈妈在的时候做;二是因时而异,今天允许了,明天又不允许了;三是因地而异,在家明明让做,在外面又不让做了。
这会让孩子非常混乱:到底什么事什么时候是可以的,什么时候又不可以呢?
真心爸妈认为,更好的做法是,对孩子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有个恒定的准则,家里的成人统一用这个准则对待孩子,并且不因为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随意变动。
在有恒定规则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更容易理解幼儿园生活的基本规则,而且他也会相信,这些规则是确定的,不会突然变化,一下子搞到他无所适从。
第二个细节:大人承诺过的事,不会反悔
大人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如约践诺,对孩子形成稳定的安全感也非常重要。
这些承诺无论大小,只要有诺必践,就会帮助孩子培养起对父母和其他成人的信任感。感到他人和外界是可信的,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少爸妈,其实并不太重视对孩子的承诺。
有时是,孩子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他们会不假思索地随口答应,却很快就忘到脑后,并不真的去实践。
比如孩子说,我晚上要吃什么,妈妈答应得好好的,但晚饭时可能会端上自以为更可口更美味的东西;再比如,孩子说,爸爸你今天早点来接我,结果幼儿园放学时,却让孩子落到最后。
有时是,孩子提出一些比较大的要求,比如买一个大型玩具或者吃一顿大餐,爸爸妈妈明明答应了等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之后却想方设法拖延、找借口,总之就是想反悔,搞得孩子非常失望。
如果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经常如此,会给幼小的孩子一个非常负面的认知:大人对小孩子说话,是不认真的,大人不可信。
他们不那么信任爸爸妈妈和家中的其他成人,刚刚上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老师,就很可能对老师也非常提防,显示出更明显的分离焦虑。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我们要教孩子无条件地信任成人,因为这事关孩子的安全;但是,让孩子对身边亲近的成人有基本的信任感,还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个细节:第一次做的事,会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医生、第一次外出就餐、第一次去游乐园、第一次玩滑梯、第一次和小朋友一起玩、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见到某个亲朋好友……
面对这些第一次,很多孩子都会既好奇又胆怯,既想尝试又有些紧张、既想要又不敢要,这时父母的反应,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
很多爸妈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要勇敢”、“要大胆”,并且在孩子表现得没有预期那么好时,给孩子负面的评价。
比如第一次看医生,孩子哇哇大哭,大人可能会这么“鼓励”孩子:“你看旁边那小哥哥多勇敢,你哭了多不好啊!”孩子第一次见到陌生亲友有点害羞、不能乖巧地打招呼,大人可能会批评孩子:“这多没礼貌!”
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这些“第一次”变成负面体验,让孩子不那么乐于尝试其他的新体验。
更好的做法是,充分理解孩子面对这些“第一次”时的紧张和生疏,完全包容他所有“不佳”表现,并且给孩子必要的辅助。这会帮助孩子相信,当他感到困难时,会从大人这里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支持。
孩子有这样的安全感,等到他第一次上幼儿园,面对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时,更容易相信,老师会给他必要的保护和支持,不会把他丢在那儿不管。
第四个细节:不会被强迫做感到害怕的事
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勇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会特别要求孩子去尝试一些他感到害怕的事。
比如有的孩子怕高,大人就特别找更多机会训练他们爬高,有的孩子怕黑,大人就特别找机会训练他们不怕黑,有的男孩子不太喜欢情节比较紧张激烈的动画片,大人就特别要求他们多看。有一次我就看到一位妈妈要求孩子走那种三四米高的独木栈道,虽然有保护,孩子还是吓得哇哇大哭,妈妈却不让他下来。
我很怀疑这种“训练”是否真能做到让孩子不再害怕这些事,但是有一点非常确定,就是,总是被强迫做这样的事,会大大伤害孩子的安全感,他会特别担心:
如果我上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会不会也让我做这些?如果我害怕,老师会不会批评我,认为我不够好?
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人的安全需求是除了生理需求之外的一个基本需求,在它之上,才是爱与归属、自尊与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果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连“我是安全的”都感受不到,你怎么可能期待他会有积极投入的行动,有更好的表现,并积极寻求认同和自我实现呢?
第五个细节:喜欢的东西,不会突然消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是偶尔三五天喜欢上,有的是一直都喜欢,有的是精致的好东西,比如特别棒的乐高玩具,有的是在父母看来没啥意义,甚至又脏又破的东西,比如粘满泥巴的断树枝。
但无论它们是什么,只要不是有毒有害,会直接让孩子受伤,做爸爸妈妈的,最好都尊重孩子的这些“喜欢”,不要让它们突然消失。喜欢的东西会一直在,这会让孩子感到更安全。
真心爸妈家两个孩子都十几岁了,我们还留着好多他们小时候玩儿旧的玩具,装在玩具箱里,放在架上。其实好几年都不会有人动它们,但孩子们就是喜欢留着,每次热爱断舍离的真心妈妈想把它们清理掉,孩子们都会要求:“留着吧”。
一些父母可能会想,你不让我收拾,那我趁你不注意丢掉总行了吧?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心爱之物突然不见,对谁来说,都不是好感受,它会让人觉得受到威胁。
那么,以后孩子大了,总会经历一些“失去”,现在不让他经历,会不会保护过度?我觉得不会的。尽管有些东西一定会失去,但至少爸爸妈妈需要帮孩子建立这样的认知:在自己的家里,心爱之物会受到保护,家是一个安全基地。这是基本的安全感。
第六个细节:不会突然得到意料之外的反应
孩子对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回应是什么样的,会有所期待,比如笑着说话时,会得到父母的微笑回应,撒娇时,会得到父母充满爱意的接纳,做了一件小小的错事,不会遭到大大的惩罚,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不会遭到严厉拒绝。
如果父母的回应总是在孩子的期待之中,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非常稳定。
但显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如此的幸运。一些父母给孩子的回应是不确定的,很大程度上要看自己当时的心情。心情好的话,可能会特别热情地回应孩子,心情不好的话,哪怕是孩子笑着来找你说话,也可能突然大声呵斥他,把孩子吓得不知所措。
这样阴晴不定的回应方式,会让孩子非常困惑:我到底什么时候能得到什么样的回应呢?我到底怎么做才能得到预期回应呢?也会让孩子变得特别谨慎:我得学会察言观色,免得一不小心就被大吼一顿。
在家庭中有这样经历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都会很难融入,因为他们不知道,和其他成人相处,会不会也有同样的遭遇。
总之,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感到稳定,确认不会有不可预知的风险。
这种感受就像走在河边,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感到不安全,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不是发生极其意外的情况,河水不会暴涨、堤岸不会坍塌,即便河水很深,他也会感到安全。但是走在沼泽地上,绝大部分人都会感到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哪一步迈出去,会踏入泥潭,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除了充足陪伴和及时满足,爸爸妈妈还需要特别留意,通过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帮助孩子培养持续、稳定的安全感。这将是他未来面对新生活、新环境时的重要心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