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有磨蹭的习惯,可是家长你知道吗?孩子磨蹭并不是坏习惯,不要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问题!
孩子磨蹭对于不少家长来说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早上起床磨蹭、吃饭磨蹭、穿衣磨蹭,越是时间紧张他越“不着急”,家长急得火冒三丈,孩子却是慢条斯理。
其实,磨蹭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给孩子贴了一个负标签,家长认为的磨蹭就是坏习惯吗?
误把专注当磨蹭
凡凡平时酷爱飞机模型。每次画飞机,他都会非常认真地勾勒出飞机的每一个线条,不仅如此,他还会在原有的图形上加以改装,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新型飞机。
有一次下午放学后,凡凡一边等奶奶来接,一边学叠飞机。正起劲的时候,奶奶来了。老师看凡凡正在专注地叠飞机就没有打扰,对奶奶说:“让孩子再叠一会儿吧,您耐心等等。”奶奶却说:“这孩子就知道玩,玩起来没完没了。”
于是,不顾老师的劝阻,走到凡凡的身边没好气地说:“别玩了,快点收拾书包,奶奶还有事呢,快点啊!别再磨蹭了,你听到了吗?”
因为凡凡还没有学会叠飞机,对于奶奶的最后通牒充耳不闻。在催促了几次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奶奶终于按耐不住,上前拽起凡凡就往外走,由于用力过大把孩子拉倒在地,还在不停地说:“你磨蹭什么啊?我这里还有急事呢,能不能快点啊……”
错误地把专注定义为磨蹭,成人总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从来不顾及孩子的内心需求与感受。
这种错误的论调,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仅仅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了伤害,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孩子的专注,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错误教养造成磨蹭
幼儿园规定每天上午9点之前把孩子送到,可是,总会有一部分家长不按时间规定接送,比如瑞瑞妈妈。
瑞瑞妈妈说:“之所以经常迟到,把时间都耽误在瑞瑞吃饭上了,因为瑞瑞吃饭太慢。”
瑞瑞妈妈每天早上7:30分准时让孩子起床,起床的时间要用去半个多小时。妈妈嫌孩子磨蹭,怕耽误时间,只要是能够代替孩子做的事情,妈妈都会亲力亲为,为孩子做好。
可是,吃饭这件事却不能代替。担心孩子吃不饱,全家人齐上阵,每天都要上演“车轮战”,这个喂了,那个喂,全家人追在孩子的屁股后面,跑一圈喂一口,玩一会儿喂一口,这一顿饭下来就要一个多小时。
表面上看是孩子吃饭磨蹭,其实,是因为家长爱孩子的方式错了,导致了孩子的磨蹭。
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但是,却因为家长无原则的溺爱,让孩子不仅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剥夺了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尊重儿童成长中的磨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呈现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在自己功利心的驱使之下,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拔苗助长,对孩子实施“催熟”。
儿童在做事时,常出现“慢”动作,比如:穿衣、吃饭、洗手、说话等,这是因为他们一方面需要学习,另一方面他们自身正处于发展阶段,有些事情之所以会出现磨蹭的现象,正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和过程,成人不要简单地把儿童这种特有的学习方式定义为磨蹭。
当遇到孩子磨蹭的时候,家长不要指责和批评他们,而是要尊重他们的行为,认识到生命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防止拔苗助长。面对儿童磨蹭的行为,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儿童在一次次磨蹭的过程中掌握和习得熟练的技能,从而完成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